看見真實的需求、有意義的創新:讓家庭在社區落地生根、安心生養/創學程 3 :創新,從解決問題開始

活動主題:《同學我有問題》2021 創學程第三場:創新,從解決問題開始
地點:臺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 77 號 6 樓 & 雲端同步(Google Meet)
時間:2021 年 11 月 27 日(六)14:00-17:00
公益同窗:
許麗娟/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副署長
李玉華/勵馨基金會林口服務中心主任
主辦單位:Right Plus 多多益善
協辦好同窗:蘆葦女力公益信託社會福利基金

撰文/許馨月 Right Plus 特約記者

Right Plus 多多益善主辦的「創學程」活動第 3 場「創新,從解決問題開始」邀請了深耕公益領域的 2 位公益同窗──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副署長許麗娟、勵馨基金會林口服務中心主任李玉華,分享他們在實務工作上,如何針對「問題和需求」集結政府、民間機構,和社區的力量,以創新的方式,邁向一個讓各種型態家庭都能安心生養、落地生根的社會。

活動入口處門上是本次活動的海報。攝影/陳家瑩

非營利幼兒園公托與私幼之外的第 3 種選擇

根據「內政統計通報」顯示,2020 年是臺灣近 10 年來,死亡人數首度超越新生兒人數,呈現人口負成長的一年。面對少子女化衝擊,其實教育部國教署早有預備。

5 年前(2016 年)教育部推出「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4 年計畫(增設非營利幼兒園為主,公立幼兒園為輔)投入 62 億經費,協助各地方政府增設 1000 班公共化幼兒園 。期待降低家長的育兒負擔,也能藉此盤整、營造出更符合家長需求,友善且優質的幼兒教保環境。

創新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許麗娟簡單以一句話回應。不同於多數公共托育、公共教保政策是從北歐或北美等外國經驗引進,「非營利幼兒園」的規畫則是看見了臺灣社會真實的需求,從在地發展而出。

許麗娟說,「大部分公立幼兒園,是附設立在中學或小學內,作息跟著中/小學一起,收托時間較沒有彈性,家長需要克服寒暑假期間的托育問題。」而私立幼兒園雖然服務時間可以滿足家長期待,但在激烈競爭下也容易為了迎合家長而安排「超前學習」的課程,實際上卻不見得符合幼兒發展取向。

許麗娟因此開始思考,公私之外,還有沒有另一個軌道?非營利幼兒園會不會是解方?

創新變革,是為了打造多贏的模式

非營利幼兒園的前身,是教育部在 2007-2012 年的嘗試,由公部門與民間非營利團體共同執行的「友善教保服務實驗計畫」── 在全臺各縣市開辦共 10 個園區,由教育部提供資源,像是土地、建物和設備等,徵求有意願的民間團體經營,能收取合理的費用維持非營利經營,同時也接受政府監督,發展出有別於公立、私立的非營利幼教型態。

「政策如果要永續,就需要入法。」許麗娟說。《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在 2011 年上路,第 9 條首度為設立非營利幼兒園提供法源依據;2012 頒布的《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也清楚明列成本計算方式、民間法人(合作承接幼兒園的民間團體)如何評選、教保人員薪資如何訂定等細節。

「實施辦法實質影響非營利幼兒園的資源分配和運作,但合作的法人來自各縣市,據點規模也不同,辦法難免有不合身的時候。所以從 2012 年到 2021 年總共修了 8 次辦法。」許麗娟說,國教署每半年會舉辦一次法人大會,蒐集各方建議與回饋,逐次修正辦法,讓政策能依照實際需求滾動修正。

許麗娟說明推動公共化教保服務的歷程。攝影/陳家瑩

許麗娟對「創新變革」的期待,是打造出多贏的局面。例如,非營利幼兒園的成本和薪資是由政府計算和制訂,讓民間團體有營運的基礎;對教保人員來說有合理的薪資,更讓家長得以負擔平價的支出,進而放心讓孩子參與更多活動、適性發展。

「政府贏、法人贏、教保服務人員贏、爸爸媽媽贏,孩子也贏。」許麗娟還補充:「各個民間團體還有不同的社會服務專業,能帶來跨領域的資源和不同的幼教視角。」她以伯利恆社會福利基金會承辦的慈母非營利幼兒園為例:「伯利恆具備許多早療資源,對早療服務具敏感度,能發展出更符合身障兒少需求的教保服務。」

經過多年的努力,全臺 2-6 歲幼兒入園率在 3 年間從 60%(105 年)上升到 67%(108 年)。截至 2021 年12 月,全臺灣共有 294 個非營利幼兒園據點,共計 1053 班,未來在 2022 至 2025 年預計會有 150 個據點陸續成立,許麗娟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社會大眾和民間團體一起參與,落實非營利幼兒園共學成長的價值。

社會住宅服務:換位思考、用新視角看待老問題

同樣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發展出的創新,勵馨基金會在林口社會住宅實驗性的方案,也是極具挑戰的嘗試,更是社會工作長年以來面對個案共同的需求、換位思考後終能萌芽的計畫。

「社工,你覺得我該回家,再給我先生一次機會?還是要下定決心離開他?」從事家暴服務超過 20 年的資深社工李玉華說,自己過去面對暫時逃離暴力家庭、棲居庇護所的婦女個案,經常聽到這樣的掙扎。

她接著說:「以前我覺得要『離開』還是『返家』,是受暴婦女個人的選擇題,只要她下定決心,就可以停止暴力。」然而數十年服務經驗後,讓她有了不同的看法:「這個過程就像過河一樣,與其問婦女想不想過河?有沒有決心過河?更重要的問題應該是:她要『如何』才能安全過河,達到彼岸,生存下去?」

現實情況是,政府資源大多只集中在剛開始的「暴力危機處理」,例如提供受暴婦女 1-3 個月的緊急短期庇護。「這就好像給婦女第一塊踏出河的石頭,後面的路卻任由她們載浮載沉。」

李玉華說起他看見受暴婦女在返家與離開之間的掙扎。攝影/陳家瑩

以勵馨近 10 年來服務經驗的觀察,受暴婦女離開短期庇護所後,有超過一半選擇重新獨立生活。然而在租金負擔與育兒照顧的負荷之下,下一個家,會不會是離開了暴力,卻落入貧窮?

李玉華舉例,有一個受暴超過 15 年的個案沛沛(化名)曾說:「離開庇護家園後,我著急著想搬到市區裡住,因為需要找工作,但房子真的不好找。」後來她帶 3 個孩子搬進新莊一處 40 年屋齡的老舊住宅,每月一萬多的租金是省不了的硬開支,硬生生占掉沛沛月薪的 4 成多,生活品質卻極差。

「房子只有大概 10 多坪,2 個房間、1 個客廳、1 間廁所,晚上會聽到蛀蟲在蛀蝕木板的聲音。」環境破落、空間和生活品質都不足,甚至有安全疑慮。李玉華解釋這種租屋市場「垂直不公」的現象:「所得越低的家庭,租金占可支配所得的比重越高。

弱勢家戶即使靠著社福資源或租金補助,仍然捉襟見肘。從中也可以明顯看見,離開暴力家庭的婦幼要能獨立生活,第一個關鍵就是,能不能找到一個穩定、安全、可負擔的住所。

不再自我孤立,回到社區、重建生活支持網

2019 年7 月,勵馨基金會依法(《住宅法》第 35 條)以非營利法人身分,向國家承租林口社會住宅 26 戶家庭式住屋。是臺灣第一個進駐社會住宅展開受暴婦女、孩童中長期安置與照顧服務的組織。

「我們的服務重點是培力。 包括協助婦女從安置到自立、提供孩子創傷輔導、遊戲治療等,更召集社區志工為孩子提供課後輔導。」多管齊下陪伴婦女自立,更重要的是發展社會住宅的社區照顧能量

圖片左欄為進駐林口社宅的服務項目,由不同的社福組織(右邊數來第 2 欄)提供給服務對象使用。圖/取自李玉華活動簡報

李玉華說明,舊有的服務形式如緊急短期庇護,為了確保受暴者安全,通常地點都十分偏僻、隱匿,婦女也必須離開原先居住的社區、斬斷既有的人際關係。「這很不利於生活重建,也不利於社區支持網絡的建立。」

「不是只要有地方住,問題就能迎刃而解。重要的是社會福利服務應該要能結合居住,導入網絡式的支持。」李玉華說:「社區式庇護的另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打破孤立』。」

社區經過一連串的培力,逐漸發展出互助的照顧網絡,「當選擇回到家庭的婦女又遭受暴力,但衝突沒有嚴重到要進庇護所時,她們常會找曾在家園一起生活的姊妹,我們住在社會住宅的婦女也能為她們空出一間房間,陪伴、理解她們歷經的衝突。」

李玉華認為,這些落腳在社會住宅中的婦女家庭,就像是庇護家園的延伸據點,不須經歷繁瑣的評估程序、也不用承受親友不諒解的眼光,成為融合在社區裡、最自然的關懷陪伴。

此外,為了讓社會住宅成為資源相互流通的有機體,而非貧窮的標籤,李玉華也強調「我們服務的對象並不只限這裡的住戶,而是整個大林口地區。」

用實驗解決問題,發展跨越對立的創新模式

在完成更大的目標之前,往往需要勇於嘗試小型的試點計畫。像是非營利幼兒園的長期目標是「0-6 歲國家一起養」,而社會住宅居住服務目的在於實踐「受暴婦女居住正義」,都是透過小型實驗方案的規畫與運作,累積扎實的經驗,並汲取需求者、使用者的回饋,持續調整以回應社會真正的需求。

「所有發展都是為了解決問題。」許麗娟一再強調。在服務優化與嘗試的過程中,他們不斷跳脫現況的限制,無論面對家長在公私幼選擇的兩難,或是受暴婦女要返家或離家的進退維谷,都不認為事情是「非此即彼」的二選一選擇題。

不管是非營利幼兒園還是林口社宅,反而容納了對立選項的優勢和特質,進一步整合政府、民間機構與社會的在地資源,為看似無解的難題找到新答案,打造出對多方有益的解決方案。

許麗娟與李玉華,在活動下半場藉由互相提問,交流彼此經驗。攝影/陳家瑩

延伸閱讀:
1. 成功的創新從面對問題開始,解決需求不斷試錯/創學程1:舊瓶就是能裝新酒
2. 他山之石在臺灣:帶著問題去參訪,帶著視野做服務/創學程2:創新,從模仿開始
3. 非營利幼兒園:家長的第 3 種托育選擇、以人為本的教育實踐、跨世代的好投資
4. 放下育兒軍備競賽,實踐共同照顧:引發爭端的孩子不是「他家的問題」,而是「大家的課題」
5. 荷蘭「橘屋計畫」顛覆全球家暴庇護思維:親近社區才能重返社區,終止暴力未必要終止關係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