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使用者、銀髮族、視障者、聽障者和心智障礙者等不同身體需求的人,怎麼參與藝文活動呢?多多蒐集了 10 種共融設計要帶大家一探究竟!

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重障者玉姐呼籲新北社會局別再上訴:「我的歲月正跟時間賽跑。」、「我奢求的只是最基本的生活,晚上不要泡在尿裡。」而這並不是重障者第一次求助無門。
Read more »「個助和身障者是在同一個位置一起做事,不是單方面主導他們的生活。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最大啟示,就是把人當人看沒有那麼難。」
Read more »當外來文化入侵,影響原住民男性自我價值,可能是家暴的根源。因此在家暴防治服務中,由部落長輩協助、納入傳統療法,更勝主流法律制裁和監禁。
Read more »能夠回到自己的生活,並不代表哀悼就結束了,只是哀悼的強烈程度逐漸減輕,讓遺族能夠繼續他們的日常。
Read more »或許我們該學著區分一下愛心和無力感—— 大量的捐物究竟是因為在乎脆弱處境人群的需求,還是為了紓解自己一再看到災難畫面的無力感?
Read more »都市長大的原漢混血青年,從小對原住民的認識來自被特殊標示的身分。回部落後起初為獲接納也得努力證明自己。「必須知道我是誰,同時也是為了回答我是誰。」
Read more »原來,即使身體需求不同,我們仍然可以一起發揮想像、善用輔具、凝聚業者的支持和旅伴的互助,一起享受豐富的旅遊體驗、走進沿途風光!
Read more »輪椅使用者、銀髮族、視障者、聽障者和心智障礙者等不同身體需求的人,怎麼參與藝文活動呢?多多蒐集了 10 種共融設計要帶大家一探究竟!
Read more »高等教育的斷線,連帶使最終能積極參與社會,甚至進入多元領域的身心障礙者人數更少,長久下來更難翻轉身心障礙者只能「依賴社會」的刻板印象。
Read more »輪椅使用者、銀髮族、視障者、聽障者和心智障礙者等不同身體需求的人,怎麼參與藝文活動呢?多多蒐集了 10 種共融設計要帶大家一探究竟!
當外來文化入侵,影響原住民男性自我價值,可能是家暴的根源。因此在家暴防治服務中,由部落長輩協助、納入傳統療法,更勝主流法律制裁和監禁。
活著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要把死亡的原因單一化。跳樓的人從來就不是衝動,而活著有時候也只是倖存。
在精神醫療中生存的代價,好像就是失去人格尊嚴與合法性,然後學會忽略發生在身上的所有暴力和不正義。我可以伸張嗎?我不行。
立法院於上週(11/29)三讀通過精神衛生法 15 年來最大修正,其中 10 大重點引起各方關注,並計有 27 條附帶決議。
我們整篇專題在問的問題,也是勞動部依然沒有回答的問題: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到底幫助了誰?
除了讓居住端能適時連結社會安全網,資金支持也是社會局無可迴避的責任。否則即使民間自行運作出「友善業者結合公益團體」的服務模式,也難以走得長遠。
當父母心力交瘁、老師無計可施、醫療信任不足、孩子孤立無援,「不乖的小孩」如何得到支持?
當地磚淤泥逐漸褪去,是洗地的一大成就。而當街友的難處被老闆所重視、被他人尊重對待時,這一份穩定的工作,也讓人重拾好好生活的權利。
當外來文化入侵,影響原住民男性自我價值,可能是家暴的根源。因此在家暴防治服務中,由部落長輩協助、納入傳統療法,更勝主流法律制裁和監禁。
或許我們該學著區分一下愛心和無力感—— 大量的捐物究竟是因為在乎脆弱處境人群的需求,還是為了紓解自己一再看到災難畫面的無力感?
或許我們該學著區分一下愛心和無力感—— 大量的捐物究竟是因為在乎脆弱處境人群的需求,還是為了紓解自己一再看到災難畫面的無力感?
多多邀請各界公益同窗來上節目,與聽眾們分享豐富的工作甘苦與經驗談,包括困境、成就感與未來。
多多寫不進報導裡的採訪軼事、趣事與後記,還有那些感動人心的小故事。
公民示威運動其實是社會改革不可忽視的強大動力,也可能是值得資助、給予支持的項目。
影響力並不一定和數量劃上等號,在某項領域具有公正性、權威性、可被公眾信任等也是一種擴張。
希望《尋找尊嚴》,能夠讓更多人反思毒品文化,以及社會邊緣,乃至於社會不平等的議題。
現在我們說韌性,是社會或組織在經歷災難後,能從中學習知識與經驗,不能被同樣的災難和失敗,打倒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