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諭專欄/生兒育女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確實修法,讓雙親都能享有身心支持和友善職場

臺灣約有 50%-80% 的媽媽在生產後,會發生「產後情緒障礙」,產後憂鬱症就是其中一種。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臺灣約有 50%-80% 的媽媽在生產後,會發生「產後情緒障礙」,產後憂鬱症就是其中一種。
Read more根據報告統計,最初接收到網路性傷害的平均年紀為 12.7 歲-13.4 歲。這或許和網路普及度大幅增加有關,接觸到網路的年齡下降。
Read more私密影像散布的受害者,幾乎是女性,明顯看出這類行為屬於性別暴力── 父權體制下,男性對女性的掌控和貶低。
Read more身為女性障礙者,僅用單手要在貼身衣物上墊好衛生棉相當困難。每次更換完後,經血還是會外漏出來已是常態。
Read more親密關係型態的家庭暴力,近 10 年
來整體通報件數微幅上升。然而社會卻很少友善、充分的討論和認識。
精神障礙雖然常是人掉落街頭的「原因」,但也更可能是「結果」。惡劣的生存環境,經常以最快速度毀人心智。
Read more精神障礙在女性街友占比中高達 6、7 成,是男性街友的近 3 倍,這種情形近年還出現在較年輕的女性身上。
Read more刑法怎麼修?跨部會要怎麼處理?法務部沒有正面答案。除此之外,現況欠缺法源依據,要求已經散佈的影像立刻下架。
Read more刑法目的只在「究責」,如果要針對數位性暴力「防制」,應該從前端宣導、究責到事後的被害人保護都包含進去。
Read more校園與機構成為性侵高風險場所,心智障礙孩子尤其是最高風險群。原住民和男童的受害比例持續攀升,男童受害甚至幼小化至 0-6 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