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掃除聰明節電包:汰換冰箱、換對燈,照亮弱勢家戶的每一天

家裡明明沒什麼電器,電費卻要五六千?歲末年終你也可以當節電小幫手!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家裡明明沒什麼電器,電費卻要五六千?歲末年終你也可以當節電小幫手!
Read more人的狀態和空間息息相關。生活在有愛的環境,自然會有想做的事。而弱勢對於居住的期待,很多時候我們其實只要做一點點事,就能達到。
Read more拾荒者或酒店小姐的生活場域、弱勢兒少的社區據點,都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家」,卻讓人看見不幸的相通、對幸福的想望,以及營造幸福的多元可能。
Read more「即使發現親友吸毒過量,但因害怕被抓,而不敢求救。」因此減害的出發點,不再只是譴責和禁止,而是賦權給藥物使用者,讓使用者能互助與自救。
Read more當地磚淤泥逐漸褪去,是洗地的一大成就。而當街友的難處被老闆所重視、被他人尊重對待時,這一份穩定的工作,也讓人重拾好好生活的權利。
Read moreH.O.M.E 看似只是一臺「行動診所」,卻不僅提供弱勢者基本的醫療、社福服務,更讓「多重服務,一次滿足」 ,也讓他們相信:沒有誰會被拋下。
Read more面對罕病折騰的障礙者,每一次向外求助,都需消耗龐大的勇氣和愧疚感。加上政府協助資源不足、「難用」,且經費難以負擔,更讓人看不見希望。
Read more此案顯示社會安全網層層漏接、社政與衛政欠缺整合,導致誤判女嬰的人身安全風險和困境,嚴重損及兒童最佳利益、生存發展及健康等權益。
Read more相比於去年兵荒馬亂,今年疫情影響更深更廣,萬華地區許多老人、新住民、中低收入戶或無家者,疫情期間的生活「起伏伏伏……」。
Read more希望《尋找尊嚴》,能夠讓更多人反思毒品文化,以及社會邊緣,乃至於社會不平等的議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