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在臺灣:帶著問題去參訪,帶著視野做服務/創學程2:創新,從模仿開始
活動主題:《同學我有問題》2021 創學程第 2 場:創新,從模仿開始
地點:空中相聚(Google Meet)
時間:2021 年 9 月 26 日(日)14:00-17:00
公益同窗:
劉毓秀/彭婉如基金會董事長
廖福源/伊甸基金會真福之家主任
周文珍/畢嘉士基金會執行長
主辦單位:Right Plus 多多益善
協辦好同窗:蘆葦女力公益信託社會福利基金
由 Right Plus 多多益善主辦的「創學程」活動第 2 場「創新,從模仿開始」再度邀請了深耕公益領域的 3 位公益同窗──彭婉如基金會董事長劉毓秀、伊甸基金會真福之家主任廖福源,以及畢嘉士基金會執行長周文於線上集結,分享他們從國外引進服務模式後,在臺灣實踐的困難與經驗。
有別於第一場創學程「舊瓶也能裝新酒」,聚焦於服務的創新可以從優化日常工作流程著手,這一場強調「創新」也可以從借鑑「他山之石」開始,向國外經驗取經、帶回國際視野與方法,並透過多層次的模仿,讓創新服務貼合服務使用者的需求,真正落地臺灣、開創屬於臺灣的服務實踐模式。
不分世代,讓每個人在這裡自然相遇
深耕屏東、提供多元照顧服務的畢嘉士基金會在屏東縣政府社會處的支持下,於 2017 年至德國、荷蘭參訪交流,看見德荷為了因應高齡化社會高齡長輩不斷增加、照顧人力逐漸不足的現況,發展出跨世代互相照顧、自然交流的場域。
周文珍回憶參訪的所見所聞:「德荷的跨世代中心以開放、彈性運用的建築空間供人們停留、交流,甚至保留每個人隱身在和諧互動中的孤僻需求,也在居家內外提供照顧、自我學習與成長的服務,更大量使用無障礙、輔助性自動設計等,從公領域到私領域都為跨世代族群敞開大門。」
臺灣許多社區裡也不乏活動中心、文康中心等空間,卻乏人問津,對參訪完德荷的周文珍來說,獨有空間並不夠,還需要軟硬體的支撐,空間的設計不能只回應一種需求、只具備一種功能,必須能打破隔閡、包容且共融;且經營者必須有意識的規畫活動與服務,讓人與人在這裡自然交流,甚至捲動社區的認同及參與。
「如德國跨世代之家 Waffensen 保留了時代久遠的土地跟農舍,農舍旁的餐廳提供社區長者用餐,也供應孩子們下午的點心,讓老幼能自然的出現在這邊互動;」周文珍對跨世代中心發生的溫馨故事如數家珍:「備餐廚房也開放給社區借用,不管是辦節慶活動還是喜宴都沒問題;甚至也在挑高農舍的夾層中放置撞球檯,讓青少年可以在這邊玩球團練。」
畢嘉士基金會於是串連屏東在地的友好組織屏東基督教醫院、勝利之家,並爭取企業支持,在鄰近大馬路與店家的勝利之家一樓,催生全臺灣第一座跨世代共融空間「聚樂部」,內外空間規畫處處都以人為主體在思考──
1. 「集客站」如社區交誼廳,輕度認知障礙、失智症者在這裡參與認知訓練活動,家屬支持團體有討論交流的場合,甚至勝利之家烘焙坊的庇護員工也可以在這裡工作,創造身心障礙者的就業機會。
2. 「益康花園」由舊有的花園改造而來,來到這邊玩遊具的孩子(勝利之家服務的孩子)與一般親子可以自然相遇,特製的高架花圃則讓長輩、身心障礙者、輪椅族都可以一起參與園藝活動、療癒彼此身心。
3.「水中運動場」改建自勝利之家的療育水池,不僅以熱循環方式兼顧環保需求,更具備水適能教練,讓長者、親子、身心障礙、成人都可以享受水中樂趣。
4.「多功能教室 & 集會室」則是一個保持彈性開放且多元的活動空間,有時會讓勝利之家服務的孩子和畢嘉士服務的長輩在這裡透過活動互動。
對周文珍而言,空間的各種設計和運用,能創造出社區的良好互動關係,透過這個計畫已得到最好的驗證。
例如,有一位霞霞老師從基隆回到南部照顧婆婆,她帶著中度失智的婆婆來參加畢嘉士基金會於聚樂邦舉辦的活動,周文珍在閒聊中發現她過去曾是一位幼稚園老師,便邀請她到聚樂部教幼兒體適能。到後來,霞霞老師總是把婆婆帶到聚樂部、自己也能在這裡教學,一起找到歸屬。
「在這裡,她不再只能當一個照顧者。」周文珍說。
建立社會關係,本身就是一種價值
想要做到「不排擠任何一個人」的社會,得先讓精神疾病經驗者得以融入社區。以廖福源的經驗來說,許多精神疾病者發病後,社會關係就被切斷,「過去的關係都跟他沒有關係了,同學遺忘他,他就不會去上學,即使後來去工作,也有高達 7、8 成曾經遭遇職場霸凌。請問這樣的狀況下,他們真正需要的是專業的服務,還是社會關係的建立?」
這樣的叩問,成為廖福源推動會所模式的關鍵。90 年代末,臺灣精神障礙領域開始向國外學習精障會所(Clubhouse)模式,會所模式必須遵循全球會所認可的 37 條會所準則運作。
會所準則的第一條,即規範了會籍的「永久性」,會所並不把服務對象視為「帶病的個案」,而是這個空間、這個組織的成員,因此服務者(例如社工)跟服務使用者(例如精神疾病經驗者)之間,也並非是專業上的「服務輸送關係」,而是「人與人、人與社群的連結」,大家是一起工作的夥伴。
「過去的服務模式中,因為社工發現需求就開案、達成目標就結案,這種一段一段的關係,使得服務使用者常常換社工、重複開啟又結束關係。」廖福源說:「而會所模式希望達成的,不是這種斷裂的樣態。我們陪伴他走的是長期的生命歷程,讓這個人成為社會的一分子,解放彼此之間的專業服務(社工/病人)關係,培養生活中的『社會關係』。」
「這種社會關係,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廖福源說。
然而,引進這樣的模式回臺灣充滿挑戰。2004 年,伊甸基金會在臺灣試行會所「活泉之家」(現為真福之家),便碰上了不合身的身心障礙機構框架:「當時活泉立案為身心障礙日間照顧機構,必須符合許多『照顧思維』的評鑑指標,例如曾有評鑑委員認為我們廚房過於開放,容易取得的刀具可能造成危險,竟然以此評價說我們不夠專業。但這其實跟會所強調的相互支持、民主參與是相違背的。」廖福源說。
後來,伊甸基金會前往澳洲參加國際會所 3 週培訓,確立了會所的實踐方式,但要讓會所在政策裡面發生,還是相當困難。「政府部門很難自己創新,一定是民間先提供模式,他們才有可能做。」廖福源回憶,民間團體歷時多年通力合作,2017 年真福之家才終於成為臺北市第一家公辦的精障會所。
即便如此,會所的推行仍困難重重,尤其是我國陳舊的社會福利思維,經常影響評鑑方式跟預算提撥的彈性,擠壓會所的發展。「例如政府評鑑常常只花費半天、打打分數,做得不好就縮減你預算;相較之下,國際會所認證往往耗時 4-5 天,專心參與會所工作、撰寫參訪報告,並協助聯繫當地政府,一起討論怎麼樣可以更好。」
廖福源強調,公部門不應該只是給錢,真正的公私協力必須雙方都對服務有共同的想像,進而發展一起行動的夥伴關係。政府的角色若不轉變,創新服務的推展也會有所限縮。
照顧支持,應該成為跨階級共享的公共服務
臺灣生育率長期低迷、位居全球倒數第一,從公部門祭出的催生政策、民間團體對友善育兒環境的倡議等看來,多數人對於生育率必須搶救也許毫無疑問,然而,什麼才是最有效的作為呢?
2019 年聯合國人口與發展處的研究報告指出,針對低生育率,切忌各種不同的政策方法胡亂湊成一團,唯一確定有效的政策是「提供符合家長上班時間的普及、平價、優質的公共托育」。
這樣的模式,讓女性生育後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將孩子送托、回到職場工作,不必只能在家庭與職場之間做出二擇一的沉痛選擇;50 歲以後的女性也無須為了照顧孫子而提早退休;幼兒也能在優質的托育環境中打好就業就學的基礎。
90 年代中期,包括劉毓秀在內的臺灣婦運團體向北歐取經、多次到北歐參訪,從國際經驗與研究中發現,為了破除低生育困境,必須效法北歐,如推行公共托育有成的瑞典,擴大公共托育涵蓋率,包括推動 0-2 歲的保母居家托育、3-6 歲的公幼及非營利幼兒園,以及國小課後班等。
1997 年,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婦權會,現為行政院性別平等會)因此成立,成為跨部會推動、執行政策的管道,2006 年更確立了普及照顧政策的基本定位,強調照顧服務應該拉攏社會各方,以民主共決的形式(即北歐的「民主組合機制」,Democratic Corporatism),來建立「人與人的關係」。
說服政府參與改革不容易,必須同時考量民間的需求與政府的能量。例如臺灣稅收不如北歐多,政府難以像北歐一樣,為照顧福利服務扛下大部分的預算,婦權會便建議,可以「提升使用者自付額」來減輕政府負擔,並依照政府的財政能力和社會需求,調整政府經費的比例。
此外,為了達到「普及」的照顧福利制度,就必須扭轉傳統的「殘補式社會福利制度」,也就是政府不應該等到市場和家庭功能失靈時,才出面提供「暫時性」或「替代性」的社會福利。此外,照顧支持也應該成為跨階級共享的公共服務,必須破除照顧服務「雙重私化」(家庭私領域照顧 + 私部門營利單位照顧)的現象。
劉毓秀指出,過去政府以「多元」、「自由選擇」等名義補助營利單位的模式,儼然是「肉包子打狗」。營利單位在追求利潤的目標下,不僅無法有效控管服務的品質與數量,也難以顧及家長和孩子真正的需求,更不用說家長難以負擔昂貴的費用,對政策施行也欠缺參與管道。
帶著問題去參訪,帶著視野做服務
取經自北歐的保母制度、向德荷學習的多世代共融園區、延襲國際準則的會所模式,都是臺灣 NGO 向外學習、在地實踐的模式。然而國際學習機會雖多但成本高,有時能參訪的時間也不多,如何帶回最豐富的理念、落地生根?
周文珍強調,國際參訪是民間發展創新方案常見的方式,但是參訪後的在地實踐往往無疾而終,或碰上困難就停擺,她提醒,參訪前後必須做足一番準備。
「參訪前的功課一定要做足,必須帶著問題意識、想著你要解決的問題前往,經驗才不會白費。」周文珍說:「再來是要避免去脈絡化的思維,帶回國外的優秀創新服務方法後,也必須思考在地的需求、政策、傳統文化、價值等,才能實踐出臺灣真正需要的創新服務。」
善盡天良【後臺人生 EP17】創學程:創新,從模仿開始
延伸閱讀:
1. 成功的創新從面對問題開始,解決需求不斷試錯/創學程1:舊瓶就是能裝新酒
2. 從臺灣的偏鄉到世界的偏鄉,畢嘉士改變了什麼?
3. 「我人生中最接近當阿公的體驗。」3代共生的跨世代社區,讓受創兒童、孤獨長者與困難家庭自然相遇
4. 【民視異言堂】瘋印的異世界
5. 《北歐經驗 x 臺灣轉化》普及公共托育又充分就業,北歐國家為何辦得到?
首圖/創學程活動大合照;Right Plus 多多益善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