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財務 & 徵信報告:捐款投資一個不歧視、不排除人的共融社會

2023 年我們需要至少 430 萬元,才能讓多多益善更穩定、更長久的前進,和幽微角落的無聲者互相陪伴,讓細微但是重要的聲音,不被忽視和淹沒在人群裡。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2023 年我們需要至少 430 萬元,才能讓多多益善更穩定、更長久的前進,和幽微角落的無聲者互相陪伴,讓細微但是重要的聲音,不被忽視和淹沒在人群裡。
Read more直到被放到群體中,ADHD 的孩子才開始發生困擾。因為在偏靜態的教育環境中,學生總被期待要守規矩、乖乖的。
Read more「我們不急著改變他們的腦,可以先改變環境、調整對待孩子的方式和看法。很多孩子需要不同的對待和氛圍,而不是公式化的學習方式。」
Read more藥物以外的輔導和治療其實既多元又細緻,如果學校、輔導、家庭等各系統間沒有好好串接、溝通,好不容易累積的微小轉變,都可能被打回原形。
Read more現在我們說韌性,是社會或組織在經歷災難後,能從中學習知識與經驗,不能被同樣的災難和失敗,打倒第 2 次。
Read more當勞工爭取勞動權益時,卻又必須承受非議,如「你們服務的對象是弱勢者,怎麼能不顧弱勢者的權益,跑出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Read more取經自北歐的保母制度、向德荷學習的多世代共融園區、延襲國際準則的會所模式,都是臺灣 NGO 向外學習、在地實踐的模式。
Read more公益組織的溝通能力相當重要,必須想想如何帶領行動者一步步參與,從捐款人變成一起改變社會的合夥人。
Read more人跟人之間的情感很重要,我們期待的是,雇主,甚至社會能將移工視為「新的家人」或「照顧合作夥伴」。
Read more「創新」並不一定要無中生有,也並非得從頭開始打造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方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