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有互動感的生日捐、會建立自己的行善清單、拒絕被情勒捐款/捐款人真心話

編按:根據 2021 年多多益善和公益責信協會合作發表的《NPO X 企業跨界合作地圖》,全臺年度個人捐款規模已達 1062 億元;公益責信協會最新調查也顯示,即使在疫情後,個人年度捐款規模也超過 700 多億。

這些在捐款市場不斷流動的龐大金額,讓我們看見臺灣社會相助的巨大善意與整體趨勢;但從微觀層次上來說,我們還想知道,每一位捐款人如何做出選擇、行動時的想法和觀點,還有在數據上較難呈現的個人心聲。

身為一個也非常仰賴公眾捐款的獨立媒體,《多多益善》從 8 月開始,每隔週推出 2-3 位捐款人的深度訪問,傾聽他們的真心話。期待能以此持續勾勒捐款人的多元樣貌和圖像,也作為各組織勸募、和捐款人維繫關係時的重要參考。

建立自己的行善清單,拒絕在壓力下被情勒捐款

Sylvia

35 歲,自由接案視覺設計師,新北市,年收入 90-100 萬元

最近半年到一年,我有單筆捐款過幾個組織。第一個是隸屬於農業部、在南投集集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為了推動臺灣的生態教育,這座展館有一部分是以靜態展示的「保育教育館」;有一部分則專門做野生動物急救站,每天接受民眾、團體或政府單位送來的受傷/生病的野生動物,而且不收任何費用。

除了緊急醫療、救護和照護,野生動物痊癒後,特生中心也可能會將動物放回原地,讓牠們回歸原本的棲息地。我很認同這樣的行動,有單筆捐助過幾次,每次的金額約 1000 元,讓他們可以補充救護相關的物資等。

我也有單筆捐款給台南市野鳥學會。我看到他們在臉書倡議遊蕩犬貓影響生態的現象和議題,說臺南有很多溼地,最常被遊蕩犬隻攻擊的便是野生小鳥或水鳥,大部分的野鳥體型小、生理構造沒辦法抵禦貓狗的抓咬,因此死亡。

當時他們以這個議題募款,希望大家可以捐款讓他們有經費購買物資、繼續救援少數能活下來的野鳥,我單筆捐贈約 300-500 元。

野生動物急救站野放曾經醫療、照顧、訓練的鴒角鴞。圖/野生動物急救站 fb
台南市野鳥學會在臉書倡議流浪犬隻在濕地遊蕩,使野鳥無法安心棲息的議題。圖/台南鳥會野鳥救傷組 fb

第 3 個捐助的組織是支持流浪貓絕育計畫協會(TNR 協會),他們曾在臉書發文說救援了哪隻街貓、幫街貓拍照,也會告訴我們這隻貓咪的絕育費、醫療費是多少並募款,我曾一次捐助 300-600 元。

TNR 協會也會推出一些募款小物,如果是我家裡一定會用到、固定汰換的東西,像是每年的掛曆,我就會等他們出再買,當作支持。我也有購買過蘆葦女力出的募款產品,我很喜歡他們培力年長女性做作品的理念,就真的跑去寄賣點購買、支持。

購買 NGO 出的物品,對我來說有許多好處。一來是向他們買我本來就固定會買的常態用品(如掛曆、襪子)省下很多搜尋、比價的時間成本;再來是也可以支持組織,且能清楚知道自己身上的用品,是為了彰顯某些價值觀而買,我覺得很值得。

建立屬於自己的行善清單,想捐款的時候就派上用場!

我長期都有在捐款,會選擇單筆,而非定期定額捐款,是因為我習慣轉換捐贈單位和議題,讓我能在每次想要捐款的當下,憑感覺自由捐款

這幾年我傾向捐款給協助動物或環境保育的組織,因為我內心深處覺得大自然的生命很重要,且他們幾乎沒辦法發聲,如果某個環節損傷,很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傷害,影響整個地球。

以前我曾經捐款給綠色和平。那時候有支很紅的影片,是海龜鼻子被吸管插入,我為了支持海龜、環境保育而捐款。但後來我對綠色和平的印象沒有很好,除了每月系統發信,他們的專員還打電話給我,希望我轉成定期捐款,他的態度給我的感覺是動機很強烈,我覺得有點不舒服,他募款的說詞帶給我壓力,像是「一個月捐OO元真的不算很多錢啊⋯⋯」,讓我有些愧疚感。

我可以理解用這樣的方式募款,但我不喜歡。後來綠色和平在國際上的行動,我似乎也沒有很認同,例如直接開船撞擊捕鯨船;還有可能是因為組織型態是國際型 NGO 的關係,他們也較少關注我在意的臺灣本土議題,是我深入了解後反而沒那麼青睞的組織。

我的電腦裡,有一個「捐款行善」的書籤,裡面存放好幾個我長期關注的組織。有一部分是我接觸過甚至捐款過,覺得可以再捐的組織,想要捐款時,我會從這個清單撈;另一部分是還在觀察,不一定會捐款,但有興趣、感到好奇、想要繼續了解的組織。

Sylvia 的「捐款行善」書籤列,有「捐款」字樣為曾經捐款的組織,其他為有興趣、正在了解的組織。圖/Sylvia 提供

未來如果有機會收入比較多時,會想要捐給台灣猛禽研究會,他們研究的對象比較冷門,是老鷹、鵰、隼等這類食物鏈頂端的鳥類。許多猛禽因為棲息地跟城市腹地重疊,時常因為被建築物反光折射影響,導致迷航、撞到牆面而重傷或死亡。一旦牠們的數量減少,就會影響生態平衡。

就算做的事看來很平凡,只要知道有在前進就夠了

關於募款,我比較喜歡當某個事件發生,相關的組織能在當下出來回應,分享他們長期以來累積的觀察、知識或行動,例如野鳥學會在輿論關注流浪貓狗時,以真實的照片呈現流浪狗圍攻水鳥的畫面,也寫到溼地、野鳥面臨的生態危機,就深深打中我。

我會進一步看看他們的臉書粉專的貼文、官網的資訊,看他們在做些什麼、關注什麼議題。組織社群平臺放的內容多寡和品質,也會影響我對組織的喜好,有的組織官網只放單純的必要資訊(如組織架構),缺乏一些故事性的內容,就比較難理解他們在做什麼。

我不喜歡在路上向我宣傳議題或募款,有時他們會邀請我點選平板回答問題,一步步引導我捐款,讓人覺得很有壓力,我曾經覺得「被困住」、為了逃離現場只好答應募捐的請求。這不是因為認同議題而捐,讓我回家後很懊悔。

如果組織爆發重大的醜聞、缺失事件,比如欠工作夥伴錢不還,這在我心中屬於低級失誤,我不想再支持它。

我第一次知道組織會把善款用在人事行政時,就覺得這樣的做法很合理、馬上接受。如果我捐出去的 100 元,有 50-60 元用在人事行政或一定要開銷的項目上,40 元留給議題本身,我可以接受;如果最後用了 70 元支應人事,只要能跟我說清楚也沒問題。

對我來說,組織定期做到基本的公告捐款名單、收受善款的情形,其實就夠了。如果能寄財務、成果報告給我也滿好的。最重要的是我能看到組織收到多少錢、做什麼事、過什麼樣的日子,知道組織每天有在前進,就算每天做的事看起來很平凡,也已是足夠的交代。

喜歡像遊戲、有互動感的生日捐,不只是單向捐款

美玲(化名)

31-35 歲,自由業,桃園市,年收入 40 萬元,一年內曾月定捐 300 元

我目前只有捐款給 Right Plus 多多益善,從今年 6 月開始定期定額每月捐助 300 元。會有這個捐款行動,是我 6 月時看到多多編輯俞茹發起的「生日捐」活動,就是以生日為名義,邀請大家以捐款給她推薦的組織作為生日祝褔,我便捐給俞茹推薦的多多。

2021 年前後,重啟核四話題因為公投很熱絡,我也有去參加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舉辦的相關講座,當時我覺得他們的文宣做得很棒、對議題的陳述也很清楚,也有在現場單筆捐款 300 元。

我也參與過陽光伏特家的綠能公益專案,出資認購一片太陽能板放在苗栗的閒置屋頂發電,既可以參與公民發電的行動,臺電收購這些電能後,我也能獲得一些些發電收益。

捐給多多,是我第一次參與生日捐,我覺得不僅俞茹寫的文字很真誠、很吸引我,生日捐的方式,也讓人覺得很像在玩遊戲,而不只是單向的拿錢出來捐款。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很認同多多做的事。多多看起來就像一直在寫字,但很重要的是,多多陪伴、協助許多不知道怎麼說出自己的困難的人,說出他們想說的話;而且多多的內容觸及很多議題,不只有單一對象。

也許多多不一定有為事件、困境提供任何建議或解答,卻提供了一個管道,讓我和大家更知道、更理解不同的人怎麼在世界上生活;同時,每個議題中的關鍵單位、組織(如政府)也可以透過報導看見真實的困境,作為擬定策略的參考。

還有,多多的報導其實跟生活息息相關,報導中提到的困難看起來發生在別人身上,但我們或身邊的人有一天可能也會遇到。例如人一定會老,需要長照資源;或以兒少報導為例,即使我已經長大,但我或朋友未來都可能養育孩子,這些文章促使我思考、衍生自己的想法,可以跟身旁的人討論,也可以讓他們覺得不孤單。

陽光福特家邀請全民參與公民電廠的建置。圖/陽光伏特家 fb

我會選擇定期定額捐款,是因為其實我想要捐助更多錢、不想要只捐 300 元,但以我現在的經濟能量,又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很多錢來捐款。每個月從信用卡扣款 300 元,不僅很方便,我不用特別記得付款的日期,對我來說沒有金錢上的壓力,也實現想捐更多的心情。

此外,如果同時有好幾個類型相似、我也都認同的組織(例如都是非營利媒體),那我會將有限的金錢捐助給比較缺乏資源的小型組織。

喜歡組織辦的影展、展覽,能參與藝術又增長知識

我屬於比較被動接收資訊的類型,如果組織的募資廣告剛好打中我,說他們需要幫忙或贊助,我也對那個議題有興趣的話,就會點進去看;如果是主動搜尋,比較會直接搜尋我有興趣的議題,再從議題去觀察有什麼組織在做相關的行動。

捐款後,我很少主動再了解組織做了些什麼,如果組織定期寄送電子報,我會打開看看,了解他們有什麼產出、行動。我不在意量化的成果,只要說明清楚在做的事就好了;如果組織沒有主動跟我聯繫,導致我每個月看到信用卡扣款帳單,卻想不起來他們平常跟我有什麼樣的互動,可能會影響捐款意願。

我很樂意參加我有興趣的活動。例如我對電影、展覽等跟藝術相關的活動本來就很感興趣,如果再加上特定議題,對我來說更吸引人,因為從事感興趣的活動之餘,還可以增長知識、更了解這個世界。

我曾經參加過無國界醫生舉辦的影展、One-Forty 舉辦的移工展覽,也曾經在市集上的導盲犬協會攤位停下來聽組織介紹導盲犬的培訓工作,當時我剛好很喜歡他們的周邊商品,就有購買支持。

One-Forty 於 2019 年舉辦年度展覽「轉機臺灣」。圖/One-Forty fb

如果組織在街頭上向我募款,我一定會搖搖手離開、拒絕停留,電話募款也是,我會說我沒空,因為我不擅長也不喜歡跟陌生人聊天。

加上如果要捐款,我會希望可以先了解組織在做什麼,那這件事勢必要花許多時間,不管在路上行走,還是接到突然打來的電話,通常沒有閒暇時間可以好好了解。

希望組織正面表述議題,讓人看見捐款帶來的改變

我在意組織跟我的價值觀是否相符合,例如組織以服務流浪動物的行動募款,但我透過臉書、管網,甚至 ptt 等平臺觀察後,發現他們某些做法我不認同、有疑慮,可能就會選擇退捐。

我也曾經在臉書看到某組織以救援流浪動物的名義募款,同時放了一張流浪動物過得很淒慘的照片,不僅腿斷掉,眼睛也早已潰爛,非常怵目驚心。看到這張照片並不會引起我想要捐款的想法,反而只會覺得很可怕,好像很用力的在販賣同情、兜售可憐。

我比較希望看見正面的表述,例如組織陪伴動物、帶牠去醫院檢查、動物恢復的情形,甚至為動物找到一個家、在新家生活的情形等,這樣我會覺得看了比較舒服,也會知道我的捐款可以帶來什麼樣的改變,會比較願意捐助。

我知道組織運作需要人事與行政費用,我可以接受 50-80% 的捐款用在這個層面。畢竟我們要先顧好這群做事的人、發合理的薪水給他們,才可能期待這些人再去照顧更弱勢、需要協助的群體。



延伸閱讀:
1. 捐款人真心話|Right Plus 多多益善專欄
2. 希望慢慢捨棄悲情牌募款、每隔幾年轉換捐款單位、期待組織培力服務對象/捐款人真心話
3. 「不喜歡街頭募款」、「重視官網」、「喜歡真誠分享的電子報」/捐款人真心話
4. 「期待組織成員現身、組成多元」、「組織陪伴我堅持下去,希望捐款讓更多人受惠」/捐款人真心話
5. 「組織和捐款人維繫關係的心意很重要」、「想支持有價值又做得很好的團體」/捐款人真心話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黃愉婷
黃愉婷

曾任資深社會學學徒,也曾經當過研究論文的逃兵,沒寫完的 10 多萬字,正慢慢的寫進報導故事裡,不得不相信「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文章: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