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和捐款人維繫關係的心意很重要」、「想支持有價值又做得很好的團體」/捐款人真心話

編按:根據 2021 年多多益善和公益責信協會合作發表的《NPO X 企業跨界合作地圖》,全臺年度個人捐款規模已達 1062 億元;公益責信協會最新調查也顯示,即使在疫情後,個人年度捐款規模也超過 700 多億。

這些在捐款市場不斷流動的龐大金額,讓我們看見臺灣社會相助的巨大善意與整體趨勢;但從微觀層次上來說,我們還想知道,每一位捐款人如何做出選擇、行動時的想法和觀點,還有在數據上較難呈現的個人心聲。

身為一個也非常仰賴公眾捐款的獨立媒體,《多多益善》從 8 月開始,每隔週推出 2-3 位捐款人的深度訪問,傾聽他們的真心話。期待能以此持續勾勒捐款人的多元樣貌和圖像,也作為各組織勸募、和捐款人維繫關係時的重要參考。

捐款能幫助我關心的社群,又加深與社會的連結

李小姐

31 歲,服務業設計師,臺北市,年收入約 45 萬元,一年內(曾)月定捐 1000 元

去年 11 月離職前,我有固定收入,定期捐款給無國界醫生南島魯瑪社,每個組織每月分別捐款 500 元,維持 3 年。

會捐給無國界醫生,是有次我在等車時,逛了一下路邊的組織勸募攤位,覺得他們很棒、很認真做事,跟我宣傳的人,也剛好很誠懇,我拿了一本雜誌回家,當天就在線上捐款;

捐給南島魯瑪社,則是因為我滑到他們的 Instagram 廣告,點進去發現他們在做原住民母語教育、母語學校,對我來說很有趣,幫助小朋友學習他們的文化也很重要,覺得想捐就捐了。

在捐款之前,我一直想要做公益,但沒有真的實行,直到我看了一本理財相關的書,裡面提到每個月將收入的 5-10% 奉獻給社會,可以讓我跟社會的連結變得比較深刻,也可以提升自我價值感幫助關心的社群,我想試試看,就開始捐款。

我曾經因為澳洲大火,很多森林燒毀、無尾熊死掉,需要重建家園的經費,而一次性捐款給相關團體;也曾經有罹患乳癌的朋友推薦我乳癌服務組織,而單筆捐款過。我之前很想捐款給流浪動物,上網搜尋後發現資訊很多、很零散,不知道怎麼判斷要捐給誰,最後就沒有捐這個議題。

通常我捐款前,會先上網找資料。我會直接打「組織名稱、架構」看看組織怎們分工、主要針對哪些事募款,再看這些元素跟我的想像是不是一樣,例如組織目標明確、持續介入議題、有成長、服務過程盡可能透明化、可以階段性看見成果;我也很在意評價,會打「組織名稱、評價」看看大家怎麼評論這家組織、受幫助的人有什麼樣的回饋。

我也會看組織有沒有明確的目標,未來 5 年、10 年想做到什麼事,有長期的規畫,才會知道自己現在在什麼樣的階段、要走到哪裡、需要什麼過程和資源,如果一直拿取資源卻都在做一樣的事,就比較不符合我捐款的意願。

李小姐曾捐助無國界醫生,支持他們做國際醫療援助工作。圖/無國界醫生(MSF)fb 粉專
李小姐也曾捐助南島魯瑪社,支持原住民母語與文化傳承工作。圖/南島魯瑪社 fb 粉專

組織定期更新、跟捐款人維繫關係的「心意」很重要

我認為長期捐款對組織來說,金錢會比較好運用。長期資助的話,組織也會定期以週刊、月刊的形式回報資訊,這對我來說很重要,我可以看到他們在做什麼,感受到他們跟我聯繫、維持關係。

捐款後,我不會主動、仔細查財報,錢怎麼用、用在哪裡,我覺得很難真的知道,畢竟我不在現場,它也可能重新發 10 年前的照片、自由編造書寫的內容。

最重要的是「心意」,如果他們持續主動更新訊息、更新官網、跟捐款人做更深的連結,光是花費心思做這件事,我都會相信他們願意在自己的領域耕耘。就算短時間內沒有進度、不是很有效率都沒有關係,只要有心意,我就會支持。

最近,我剛到德國柏林工作,看到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府已經高度介入社福工作,我必須繳納將近收入的 40% 作為稅金,政府也會告訴我,這當中有固定比例用在各項國家福利,讓所有人無論收入高低,都能享有相同的教育、醫療資源,因此我就不會再捐款、也沒什麼餘裕。未來有機會,會選擇身體力行的方式參與社會福利,例如做志工。 

我知道我的捐款會運用在人事、行政成本上。以前我曾付費參加伊甸基金會舉辦的海外志工團,出發前,他們很明確的說,我們的錢會花在哪裡,有部分捐贈給當地學校,也有部分用在人力成本,讓我有了這個觀念。

我可以接受 6-7 成的捐款用在人事、行政、場地和器材等費用,其餘的 3-4 成用在我想要捐贈的對象身上。我認為工作者要有一份基本、有尊嚴的薪資,不只維持基本生活,還要能夠享受娛樂,才能做好服務和工作。

雪倫

35-45 歲,媒體工作者,雙北市,年收入約 30-40 萬元,一年內(曾)月定捐 300-500 元

我維持訂閱左轉有書端傳媒。我每個月捐給左轉有書 300 元,是因為我過去就注意到他們做得滿好,也滿辛苦的。有一天發現他們快做不下去了、發出需要錢的訊號,我就覺得可以捐。

以獨立書店來說,左轉有書經營得很好,選書很棒、空間對 NGOs 很友善。有些獨立書點有強烈的選書偏好和經營脾氣,身為讀者的我,有時候甚至不太敢跟老闆說話或詢問。但在左轉有書,我總是可以找到想要的東西,並且覺得被平等的對待。

端傳媒採訂閱制,我年繳 498 港幣(約新臺幣 1950 元),相當於每個月臺幣 163 元。其實我平常沒力氣固定看端傳媒的長篇內容,所以訂閱就當作捐款,但粉專只要滑到就常會點進去看。

反送中後,很多香港媒體被鬥垮,立場新聞也被迫停運。立場倒了之後,我立刻訂閱端傳媒,因為感受到香港被噤聲的危機,也知道這個時代還要在兩岸三地做新聞,很辛苦,我希望他們可以活下去。

左轉有書為臺灣社運主題書店,同時也提供餐飲、時常舉辦講座。圖為 NGO 工作者李明哲主講的講座。圖/左轉有書 fb 粉專

我對這 2 個組織都有深刻的共鳴,它們跟我任職的媒體很像,都是一個「讓很多事在這裡交會」的社群空間,並且試著讓重要的議題跟大眾有連結。但也不只因為共鳴,而是在我捐款前,他們已經做得很好。

我覺得這是很關鍵的因素。如果只是有理想性或做得很辛苦,可能內心會認同,但不會馬上捐款,因為這樣的團體太多。當我發現他們的產品/服務真的做得很好,又意識到他們存在的意義,有一天發現他們需要用錢時,才會想捐款/訂閱。

我常會去左轉有書使用他們的實體空間,也是因為喜歡他們經營出來的樣貌,而不只為了支持理念。他們會固定寄電子報給我,我不太會細看,但會掃一下標題和粗略的內容,大概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組織維繫捐款時的好感,就會持續支持

以前我曾經捐過家扶基金會,長期助養一個國外小孩。當時的我不太懂公益的複雜性,但想要捐款。我會跟助養的孩子通信,也會買禮物給他,家扶會協助我們翻譯、往來,後來他長大、成年,就換一個小孩助養。

後來我信用卡到期,家扶打電話來,我還在思考要不要換卡片時,他們就說:「還是要幫妳停掉(捐款)?」我想那就這樣吧也好,就順勢停捐了。

後來我也才知道,家扶的資源很豐富,可能不缺我這筆錢,加上他們做的事相比其他同類型團體,好像沒有特別驚豔,也沒有像左轉、端傳媒那樣讓我有強烈的共鳴,所以不會主動想繼續。

對我來說,要不要捐款的重要考量是經濟。生活拮据的狀況下,我不會輕易捐給誰。說真的,我經濟壓力很大,原本根本不可能捐款,但要是我真的有錢了,想要捐款的團體還滿多的。

對於已經捐款、訂閱的組織,因為已經有高度認同,我希望捐款時組織是什麼樣子,只要維持那個品質、不要變差、維繫住好感,我就願意持續捐款。當然如果因為財務困難、品質有點下滑,但可以感受到用心、撐得很辛苦,還是會繼續捐。

雪倫持續訂閱創立於香港的獨立媒體端傳媒。圖/截自端傳媒官網

我不太會去看組織的官網,fb 粉專跟 Instagram 也都是被動接收資訊,而且通常滑社群時,還會滑到其他組織,訊息容易被淹沒。我覺得組織用電子報跟我保持聯繫是最好的方式,沒空時可以先放著,有空時可以找出來細看。

討厭電訪和街頭募款。我不覺得短暫接觸可以把事情講清楚,也不喜歡事情被打斷。很久以前,我曾經單筆捐助某個環境基金會的專案,後來他們將我列入名單、一直打電話來,我覺得很困擾,不太想再捐;或是如果我去書店逛書時,店老闆跑來向我募款,我也不會捐。

如果組織在意識形態上,變得跟我想的差太多,我可能會考慮停捐;或是出現另一個很相似的團體,也做得很好但更需要錢,我可能就會轉移捐款給新團體。

對組織用錢有疑慮時,希望能獲得回應和說明

我不會看財報。我知道財報可以看出端倪,但反過來說,若想隱藏訊息,也可以辦到。但如果我對組織的某個用錢方式產生疑慮,卻長期沒有得到回應或看到相關的說明,下次信用卡再到期時,可能就會順勢停捐。

不過,這不一定是因為懷疑他們財務使用不當,而是對組織的治理、經營和捐款人溝通有了疑慮。至於如何使用財務才叫做「不當」,我覺得每個組織都有自己個別的樣態。

如果是左轉有書,從空間經營、行政人事、餐點設備等,都可以想像是很必要的花費,只要我有疑問時,可以說服我就好;

端傳媒是很需要知識和腦力工作的產業,人事占比到 6-7 成甚至更高,我都覺得合理。有時候我反而在意其他錢是不是被壓縮,例如是不是壓迫了外包夥伴的待遇或作者的稿費。

不過這些都是定期捐款才會想這麼多。單筆捐贈時就比較不會在意,因為那只是我當下的心意,沒有想維持長期的關係。定期捐款就是長期的關係,每個月扣款是一種保持關係的提醒,提醒我有 1、2 個值得關注的朋友。



延伸捐款&公益:
1. 捐款人真心話|Right Plus 多多益善專欄
2.「捐贈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捐款人和組織是互惠、陪伴的關係」/捐款人真心話
3. 個人捐款全年蒸發 376 億,富人捐款雪崩、中產與中高齡成公益主力/《公益觀察 2023》 
4. 10 大重點看臺灣捐款:疫情中反增 30 億、青少年比不上毛小孩吸睛、金融業最慷慨但也最警覺/《公益觀察 2022》
5. 2021 捐款市場與企業公益合作調查:用地圖找到彼此,用對話搭起橋樑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黃愉婷
黃愉婷

曾任資深社會學學徒,也曾經當過研究論文的逃兵,沒寫完的 10 多萬字,正慢慢的寫進報導故事裡,不得不相信「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文章: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