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大重點看臺灣捐款:疫情中反增 30 億、青少年比不上毛小孩吸睛、金融業最慷慨但也最警覺/《公益觀察 2022》

主題:《公益觀察 2022:韌性與復歸》臺灣企業暨民眾捐款調查發表會
時間:2022 年 6 月 24 日(五)14:00-17:00
地點:線上直播
開場貴賓:李安妮/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
主講:余孟勳/公益責信協會創辦人暨執行長
與談:
江明修/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
吳易峰/基督教勵友中心執行長

臺灣公益責信協會致力於促進公益組織財務透明與責信,去年,他們發表了近 20 年來最大規模的民間捐款調查報告,今年為了再次驗證調查結果,並了解外在環境變動(如疫情或臺鐵事件)對捐款的影響,再次展開調查,並且在 6/24 發表了今年度的《公益觀察 2022:韌性與復歸》。

這次調查針對年滿 18 歲的一般民眾發放問卷,完成 2555 份有效樣本(其中 1092 人平日有在捐款)。此外,這一年最大的亮點是擴充調查 2000 多家上市櫃公司,回收 429 份有效樣本,成為臺灣第一份清楚勾勒企業捐款樣貌的報告。

協會創辦人余孟勳受訪時指出,希望這些調查能成為各個受捐的公益組織(NPO)未來擬定、發展決策時的重要依據。而整體調查結果也顯示,疫情和重大社會災難如臺鐵事件目前都沒有造成衝擊,但依然有 10 個值得注意的重點。

1. 個人捐款總額提升 30 億,30-39 歲是主力

臺灣個人捐款總額從 2020 年度的 1062 億元成長至 2021 年度的 1092 億元,比起企業,仍然是捐款大宗。雖然金額成長 30 億,但捐款人數比例(已捐款 + 將捐款)其實微幅下降(從 46.2% 至 43.9%),只是每人平均年度捐款金額成長了約 500 元(從 11896 元至 12400 元)。也就是說,捐款人看似減少,但留下來的人增加了金額抵消衝擊,使得捐款總額不減反增。

圖表/取自《公益觀察 2022:韌性與復歸》;公益責信協會製作

捐款的人中,生理女性占超過一半(55.5%),略高於男性,不過男性一整年平均捐款超過 1.5 萬元,比女性的 1 萬元約高出 5000 元;以世代而言,捐款主力則是 30-39 歲的民眾,占比達到 3 成。  

2. 青少年獲得關注不到兒童的 1/4,毛小孩越加受重視

以捐款議題而言,「兒童與青少年」延續了上次的結果,再次成為捐款市場上的強勢議題,有超過 4 成的捐款人傾向關心、支持兒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查特別把「兒童」與「青少年」選項分開,結果發現「兒童」雖然是最受矚目的族群(獲得 34.6% 捐款人的青睞),但青少年僅獲得 8% 的注目,甚至不到兒童的 1/4,落差顯著。

不僅如此,排名僅次於兒童的其他族群議題如老人(16.4%)、急難救助(14.2%)、身心障礙(13.5%)、動物保護(12%)等,都遠遠超越青少年。

余孟勳提醒,這透露出臺灣社會未來的隱憂:「青少年受到的身心、外在環境等衝擊都很大,大部分的資源卻落在兒童身上。少子化的社會,大家一直鼓勵生小孩,然而青少年階段如此辛苦,卻出現這樣的斷層,我們如何指望大家會想生小孩?」

另一方面,動保議題獲得的關注持續增加,不僅逐漸追上身心障礙議題,也成為「個人捐款者」越來越重視的主題(在企業的捐款偏好中並不顯眼)。余孟勳指出:「這裡折射出一個殘酷的現實,也就是大家寧可照顧毛小孩,渴求微小卻立即的溫暖擁抱,也不願意照顧人類小孩,這跟少子女化現象也息息相關。」

3. 疫情衝擊年輕人對公益的支持,爺奶幫挺住!

單以年齡來看,這次在疫情中捐款變動較大的是 30-39 歲與 50-59 歲的民眾,前者捐款金額降低,後者則是捐款人數變少。

「普遍而言,30 多歲生涯剛剛起步,收入還沒到最高點,可能還要承擔成家立業、養育孩子的經濟負擔,受到疫情的衝擊,容易對未來感到不安,會想著減少捐款、日後有餘力再加入。」余孟勳說:「50 多歲後則接近退休階段,對公益的使命感比較不那麼強烈,容易直接退出捐款。」

然而,調查中也發現,這些捐款的缺口最後由 60 歲以上的長者們補足了!因此嚴格來說,疫情確實衝擊了臺灣的捐款市場,卻因為長輩們願意付出更多而讓整體捐款反而成長

60 歲以上的長者們捐款貢獻度增加許多,補足了年輕人捐款貢獻減少的缺口。圖表/取自《公益觀察 2022:韌性與復歸》;公益責信協會製作

余孟勳說,他們在做報告的過程中幾次受到感動:「長輩們似乎發現大家過得很辛苦、自己又還有點餘錢,便挺身而出、撐住捐款規模,在大家都沒有彼此協調過的情況下,形成一個集體的結果,也體現了臺灣社會自我調節的能力。」

4. 中高收入青壯年風險意識高,遇到疫情首先退捐

為了進一步了解不同群體的捐款行為,調查中以 50 歲為年齡分界、以 6 萬元為月收入分界,將捐款人劃分為 4 個類型,分別是高收入青壯年、一般收入青壯年、高收入中老年、一般收入中老年。

結果發現,去年捐款貢獻度最高的高收入青壯年,在疫情中的捐款人數和金額都明顯下降,一般收入的青壯年捐款卻上升了。而高收入中老年的捐款人數雖然下降,但是捐款金額不減反增,足足上升了 7 成。

對此,余孟勳推論,疫情雖然對捐款造成影響,但真正的影響很可能來自不同程度的「風險意識」:「中高收入青壯年未必收入短缺,但他們對環境的變動比較敏感,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會優先選擇縮減捐款。相較之下,一般收入青壯年對風險的感知不是那麼敏銳,或甚至願意反向付出。」

5. 為自己積福報而捐款,最終反而能利他

在前述的 4 種捐款民眾類型中,絕大部分的人之所以選擇捐款,是想要回饋社會(25.7%),但這個占比今年稍有滑落,其中又以中高收入青壯年的變化來得最明顯。而次高的捐款動機「做功德、積福報」,則從去年的 21.4% 上升到 24.4%,再來才是因為自身關注某些特定議題(13.6%)。

「想要回饋社會、利他取向的捐款動機流失了,這樣的結果顛覆了我的想像。」余孟勳說:「過去我認為做功德、積福報的動機似乎帶有宗教色彩、比較不理性,也偏向利己的取向。但現在看來,其實這股力量相當重要,它在疫情時期穩定了整體社會的捐款。」

公益觀察 2022:韌性與復歸》發表會現場(限定入場)。攝影/陳星穎;公益責信協會提供

6. 現金捐款過半數,定期捐款占比低、線上捐款未來看漲

以數位工具在線上進行捐款,似乎很符合數位時代對捐款行為的想像。然而,本次調查結果發現,超過半數(52.5%)的臺灣民眾仍以現金捐款為主要的捐助管道,與去年沒有太大的差異,其次是實體銀行匯款(24%),再來才是線上(信用卡、網路)捐款,僅占約 17%,定期扣款更只有 13.9%。

對此,余孟勳表示,其實英美使用線上捐款的比例也差不多如此,甚至更低(美國只有 20% 左右,英國更只有 6%),這樣的結果幫助我們看清事實,但並不代表「線上捐款不重要、不值得發展」。「30 歲以下的年輕族群,線上捐助的比例還是超越傳統現金管道,代表這也許是未來的趨勢,而現在就是著手準備、優化線上捐助流程的時機。」余孟勳說。

線上捐款牽涉定期定額勸募,占比卻這麼低,對需要細水長流支持的公益組織來說實在不樂觀。面對疫情的影響,又身處風險社會,余孟勳也指出這個矛盾:「對民眾來說,合理的決策是避免在變動中做長期的承諾,因此,推動民眾以定期定額支持組織,確實有困難;但對組織來說,又只有穩定的承諾,才有辦法繼續經營。」

余孟勳直言,這的確是一個社會集體溝通的課題,但如果組織採用的敘事對累積捐款人的信任有所幫助(而非一味的煽情),捐款人也許願意選擇多承擔一些些風險,長期支持組織。

7. 企業年度捐款至少 253 億元,金融業捐最多

針對首次完成的企業捐款調查,結果顯示,臺灣企業捐款總額保守估計至少有 253 億元(註),其中年度捐助規模最高的是產業營收和利潤都較高的金融業,超過 7000 萬元;其次為服務業(3684 萬元)、科技業(2650 萬元),最低則是傳統產業,約 1040 萬元。

圖表/取自《公益觀察 2022:韌性與復歸》;公益責信協會製作

金融業不僅捐助金額最多,關注的議題也比較不一樣。除了大多企業都會捐助的兒童、老人、教育/科學、身心障礙、醫療/健康等,金融業還會另外捐助青少年、環境保育與婦女

余孟勳分析,這是因為金融業最早被金管會強制要求負起社會責任、編制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書,且因為產業性質,金融業較常直接接觸國際金融市場,對責任投資、永續發展目標(SDGs)等概念也都較熟悉。

註:《公益觀察 2022》發現企業年度捐款約 253 億元,與去年甫發表的《NPO X 企業跨界合作地圖》中提及的 500 億元落差整整一半。

余孟勳解釋,因為這次調查僅以上市櫃企業為對象,並未包含中小企業,且僅採用財政部公開資料「營所稅捐贈費用統計表」,得出企業捐款總額約為 250 億元。這當中不包含企業基金會、企業創辦人成立的公益信託等廣義的企業捐款,再加上國稅局規範了企業捐贈金額上限(避免成為過度抵稅的工具),因此實際上的捐款總金額應該遠高於 253 億元。

8. 疫情重創各行各業,但企業捐款總額未受衝擊

2020 年初開始,新冠疫情肆虐,也重創各產業。其中,首當其衝的當屬服務業,不管是大眾運輸、觀光休閒、餐飲等皆遭受影響。根據這次的調查,服務業的捐款比例也確實減少較多。

但與此同時,仍有來自傳產、服務與科技業的公司願意持續甚至增加捐款,抵消了負面影響,僅有風險意識高的金融業態度轉趨保守。因此整體而言,企業捐款並未因為疫情受到太大的衝擊。

9. 金融業更要求責信、服務業重視品牌、傳統產業重視關係

在捐款動機方面,有將近 8 成的企業捐款是為了回饋社會、善盡企業社會責任(CSR)。而在蒐集捐助對象的資訊時,企業們共同在意的是組織的理念(16.4%)、社會公益趨勢(14.9%)以及組織是否合法勸募(13.5%)。不過,不同的產業還是有各自的取向。

例如,服務業相對來說比較重視 NPO 的品牌(組織能被辨識的程度)、組織文化,以及受捐組織對服務業本身能加分的程度(例如聯名後的效應);金融業的要求則較多。因為產業特性,金融業對數字敏感、看得懂財報、風險意識高,相較於其他類型企業,會更要求 NPO 的資金狀況與透明度。

「而傳統產業,就像你家隔壁的歐吉桑,為人親切、樂於幫助,且重視關係;科技業則比較沒有明顯的性格,多半是被要求要做(例如被政府要求要做 CSR 或投入 ESG),就去做。」余孟勳說。

而在捐款後,除了瀏覽成果報告,傳產和金融業還喜歡實地參訪組織、進行訪談;金融業更重視組織是否能提供客製化的資料;服務業通常會去看看組織官網、最新動態,科技業則傾向實地參訪和瀏覽官網。

公益責信協會創辦人暨執行長余孟勳,於發表會現場分享此次調查結果。攝影/陳星穎;公益責信協會提供

余孟勳還在多多益善的訪談中提醒,在他們對企業的訪問中顯示,企業普遍雖然在意善款的運用,但基於回饋社會的心態和對組織的信任,其實有超過 3 成幾乎不在意所謂的「服務成效」。且相對於個人捐款人,其實企業對於「經營一個組織」的痛點,例如人才難覓、管理成本和財務金流等,是相當了解的。

「一般捐款人可能需要花很大的力氣去溝通,為什麼捐款需要拿去做人力薪資和後勤。但企業同樣在經營一個組織,他們可能對議題和社會部門的工作沒那麼了解,但關於組織經營的困難,很多時候企業還是和 NPO 有共通點和共同語言的。」余孟勳說。

10. 多數企業願意持續捐助,偏好專案型的贊助模式

調查顯示,超過 7 成的企業在做公益事務決策時,主要由高層自行決定,經常出於經營管理層的人脈絡網、事業關係或自身關心的特定議題。也有超過 7 成的企業表示,他們會選擇捐給與過去完全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組織,顯示企業的「續捐率」相當高。

調查也指出,比起一般民眾,企業更願意信任公益組織,因為企業捐助之前,相比於個人,更容易取得組織的相關資料。而對公益組織而言,若想要發展企業募款,首先面臨的課題是如何接觸企業、讓企業認識自己、建立信任關係,一旦企業成功加入捐助後,後續的合作就相對容易維持。

此外,余孟勳也提及。他們在企業訪談中發現,大多企業還是偏好以專案型式贊助,不容易直接捐款給組織本身。對公益組織來說,若能將自身原本在做的事打包成專案去提案,有明確的期程、對應的預算和觀察指標,不僅對組織自身來說較有利,對經辦的企業窗口來說,也比較容易向上說服。

風險社會的解方:韌性與復歸

余孟勳最後總結,今年的公益觀察主題強調「韌性」與「復歸」。其中,面對風險社會,培養足夠的韌性是當前最好的解決方向。不過他也指出,近年來國際間所說的韌性,有了進階的意義。

「原本韌性的意義是承受風險、減少災害,並回復到原本的狀態。但現在我們說韌性,是希望社會或組織在經歷災難與危機後,能從中學習知識與經驗,成為更好的、更有能力的狀態,不能被同樣的災難和失敗,打倒第 2 次。」

而復歸,指的則是回頭省思自身:「復歸不是為了回到疫情前的世界,」他說:「而是回頭叩問最重要的問題:我們是誰?要往哪裡去?在社會上的角色是什麼?以及,人類如何共構一起發展的未來,直到下一個百年。」


善盡天良【眾聲相 EP35】千億捐款從哪來?2022 公益觀察報告來啦!


延伸閱讀:
1. 大疫時代的捐款調查、企業捐助樣貌、風險社會的責信新意義/公益責信協會
2. 每 2 人就有 1 人捐款?全臺捐款年收破千億,近 20 年來首次大調查/《公益觀察 2021》
3. 2021 捐款市場與企業公益合作調查:用地圖找到彼此,用對話搭起橋樑
4. 捐款人變少,但留下來的人捐更多了!/公益觀察 2019:正在消失的善意
5. 余孟勳專欄/汲取臺灣抗疫經驗,強化風險社會中的組織韌性


首圖/公益責信協會創辦人暨執行長余孟勳。陳星穎攝影;公益責信協會提供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黃愉婷
黃愉婷

曾任資深社會學學徒,也曾經當過研究論文的逃兵,沒寫完的 10 多萬字,正慢慢的寫進報導故事裡,不得不相信「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文章: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