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時代的捐款調查、企業捐助樣貌、風險社會的責信新意義/公益責信協會

編按:去年,臺灣公益責信協會發表了近 20 年來最大規模的民間捐款調查報告公益觀察 2021:風險社會裡的信任與連結》,今年 6/24(五),公益責信協會也將發表今年度的捐款調查報告《公益觀察 2022:韌性與復歸》。

今年的報告,公益責信協會不但延續過去的研究,分析新冠肺炎疫情與突發事件對捐款造成的影響,也首次擴大調查臺灣企業的捐款行為,期許未來捐款市場能更加透明、促進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良好合作,並持續累積珍貴的捐款行為調查資料與知識。

本文由公益責信協會所撰寫,作為 6/24 發表會的前導文,帶領讀者看見《公益觀察 2022:韌性與復歸》的綱要與意義。多多益善也將於發表會後推出相關報導,並附上報告連結

撰文/余孟勳 公益責信協會創辦人兼執行長

如何療癒」(how to heal)是 2021 年 Google 搜尋的熱門關鍵字,新冠肺炎(Covid-19)不只造成全球超過 6 百萬個家庭痛失親人,更對社會運作按下了暫停鍵,讓許多人必須隔離在狹小空間,而被孤獨感所淹沒。

聯合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專題報告共同指出,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人類的生計、社會的運作以及自然環境的永續,變得更加危殆。目前各國似乎逐漸恢復生活的常態,但仍有「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也就是 Covid-19 對康復者遺留的影響),以及精神健康難以復原、經濟衰退、社會動盪及貧窮等長期挑戰。

疫情顯然已搬動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轉轍器,我們還有可能復歸原本的軌道嗎?

Covid-19,還有更早的 911 事件、金融危機、福島核災,一再提醒我們「無常」已成為「人類世」的新常態。為了因應未知的風險,跨足歷史、財經、外交領域的學者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在出版著作《末日》認為,「必須設法知道如何建立堅韌乃至『反脆弱』的社會和政治結構」。而為了建立更有韌性的社會,關照各種公共議題和弱勢處境的公益部門,就是非常核心的貢獻者

但是,疫情導致的服務中斷或是個案量遽增,以及經濟不穩定對捐款的擾動,對公益組織造成了雙重夾擊的困境,也成為近年媒體報導的焦點。我們可以怎麼理解這個狀態,以積極提升臺灣社會的韌性?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公益觀察》持續觀測並分析公益捐款,希望不只提供工具性的資訊,更試圖展示公民社會的動能,踏查社會變遷的痕跡。

公益觀察 2022:擴充調查至 2000 家上市櫃公司

前一年的《公益觀察 2021》委託民調公司執行民眾調查,並與 20 年前主計總處的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比對後,發現不分收入、年齡或性別,民眾的捐款比例和捐款金額均大幅上升。公益組織更積極也更擅長進行公益勸募,而捐款人的思維也從過去單純的慈善情懷、投入捐款且不求回報,轉變成在乎並參與特定議題。

奠基於此,原訂 2 年執行一次的調查,因為希望更密集追蹤大疫時代裡捐款的變動,在明怡基金會的支持之下於隔年再度執行。《公益觀察 2022》希望確認宏觀的社會變遷趨勢仍然一致(例如捐款人愈來愈在意特定議題),並辨認微觀的變動(重大事件如疫情和太魯閣號事件對捐款的影響)。此外,我們更將調查範圍擴充到上巿櫃約 2000 家公司的企業捐款行為,力求更全面的理解臺灣公益捐款行為。

明怡基金會與企業跨界合作,討論企業的公益合作如何發揮社會影響力。圖/取自明怡基金會 fb

《公益觀察 2022》希望提出更多的客觀事實及有意義的敘事,以建立更有立體感的情境,成為所有人後續行動的參考。同時並提供給贊助企業/捐款人的「公益捐款指引」,以及給公益組織的「韌性檢查表」,希望在概念上和工具上都能協助公益支持者及行動者。

這份報告也同步公開原始資料,邀請各方指正與對話。未來,期待能獲得長期穩定的資源支持,持續調查、思辨及分享。

大疫時代捐款:美國連年增加、英國滑落,臺灣影響不明顯

根據世界慈善指數(World Giving Index)2021,Covid-19 讓人們覺察到自己需要別人的幫助,或可以在某些事情上給予別人幫助,使得全球的平均捐款比例躍升為近 5 年的新高。但其他研究發現,公益組織運作層面主要浮現的問題是關於員工精神健康、高階主管及員工留任更加困難,以及數位轉型的困境等。

此外,疫情雖在 2020 年激起了英美的捐款熱潮,但到了 2021 年卻有不同的變化。美國捐款情形仍維持高峰,英國則隨著逐步解封而快速回落到疫情前的狀態。這顯示在不同的國家或文化中,個體如何理解狀態並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有可能大不相同,而形成某種集體結果。

同樣的疫病底下,究竟臺灣民眾和企業的捐款行為為何?面對可能仍有起伏的疫情波段,或更長遠的未知風險,我們如何前行?這不只關於長期的慈善底蘊,更照見了民眾和企業如何辨認自己的狀態而採取行動的細微差異。

臺灣長期面對各種政治經濟風險,就像是為了風險社會預先準備,這 2 年來相較其他國家,經濟和社會層面較為穩定。與此共伴的是,延續自 20 年前或更早的,不論自身處境想要關照他人的幽微心意,《公益觀察 2022》再次見證了這樣溫潤豐厚的公民社會。

而這個願意關照他人的心意,也解釋了為何在一個以經濟發達國家為調查對象的研究中,當詢問 1.9 萬名受調查者「生活的意義從何而來?」時,17 個國家中有 14 個都認為「家庭」是自己的意義來源,唯有臺灣將「社會」而非「家人」擺放在人生意義最重要的位置

17 個國家中,只有臺灣將「社會」放在人生意義最重要的位置。圖/《What Makes Life Meaningful? Views From 17 Advanced Economies》

企業捐款:疫情與重大事件影響不大,金融業捐款更活絡

依據財政部資料,臺灣企業年度捐款金額約 250 億元。而此次首度針對上巿櫃企業的捐款調查發現,企業不只相當信任公益組織,持續一年以上的疫情對本業收入有所影響的現況下,仍有企業選擇逆向增加捐款,從而抵消了衝擊。此外,2021 年發生的太魯閣號事件,企業捐助比例不高,也沒有排擠常態捐款。

今年的公益觀察最主要的發現是,企業捐款可能因為投入動機不同或人力資源限制,關注焦點還沒有放在「社會問題是否能被有效解決」這樣更積極的目的。各行業中較為特殊的是金融業,不僅較有策略的投入公益、捐助議題較多元,也更在意受捐助對象的資金需求程度、透明度及成效等元素。

這與金融業較早被強制要求編制社會企業責任(CSR)報告書,以及長期直接接軌國際資本巿場潮流有關。相對而言,近年 ESG 概念(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蔚為主流,而吸引更多企業意欲擴大或加深公益投入,但缺乏對等規模的經驗,仍需要更多工具或方法協助。

民眾捐款微幅增加、調節疫情影響,信任依然是關鍵

民眾捐款調查結果與媒體報導或直覺不同,雖然確實有部分年齡或收入族群的民眾減少捐款,但因其他民眾自發性的增加捐款而填補了空缺。經我們的調研推估,臺灣整體民眾整年捐款達 1097 億,不僅沒有減少,還較前一年度增加 3.3%。換句話說,企業捐款與民眾捐款不約而同展現了自我調節的能力。

除了捐款人組成有所變動,這一年臺灣個人的捐款行為,無論是對組織的信任度、捐款的議題、忠誠度或捐款旅程裡的各種要素,沒有什麼重大變化。

此外,疫情看似加速了整個社會的數位轉型,但就調查結果來看,在獲取資訊管道方面,「世代差異」因素在前次調查就已存在、捐款關係的維繫仍然以較傳統的管道為主,線上捐款雖然有增加的趨勢,但仍不是主流。

而與去年相同的幾個現象,仍然值得思考:中高收入民眾有一部分是因為公益「資訊不足」才沒有捐款;雖然民眾在意捐款如何運用,組織的工作報告及財務報告的閱讀率仍相當低,也不特別在意成效,代表民眾對捐款組織的信任,主要還是基於助人的價值觀或素樸的情感,而不是解決社會問題的專業或成果。

Photo credit: yangui on Visualhunt.com

公益責信在新時代的新意義

關照他人的善意和對責信的要求不高,雖然讓臺灣的公益捐款穩定而堅韌,卻也同時降低了公益組織自我革新的需求和動力。如同臺灣的防疫政策,過度憑恃既有的成就,反而拖遲了轉型的動力,帶來新的風險。

在這表面看似平穩其實持續變動的常態裡,公益組織、企業與民眾不僅應該關注趨勢,也應該把握機會重新審視自身策略,以作為未來轉型的鋪墊和準備,也能更全面性的回應、實踐理想中的責信。

與此相關的是,對於公益更有想法、更有態度的企業和民眾共同建構的「策略性公益」(strategic philanthropy),例如在單純回饋社會或積陰德求福報等因素之外,更進一步關注特定議題、積極參與和理解,注重改變的方法和影響等,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

因為符合數位科技發展趨勢以及講求證據(evidence-based)的實證精神,可以預期這種講求依據的公益捐款人將會愈來愈有自己的想法,未來的影響力也將持續增加。我們也可以預見的是,做公益的自利與利他動機逐漸可以同時被運用在說服群眾投入公益的故事裡,對個人、企業或公益組織來說,將成為未來主流的溝通語言及團結眾人的基礎。

隨著社會地景的劇烈變動、數位科技發展逸出人類想像,以及實證精神的不斷擴張,公益責信也具有新時代的意義。我們期望集結眾人的共識和力量一起行動,重建信任、重新設計和聚焦,攜手探查可持續前進的航路。

復歸,不是指回到過去的幻想或刻舟求劍的鄉愿,而是不停叩問真正重要的本質:我們身在何處、要往哪裡去?


善盡天良【眾聲相 EP35】千億捐款從哪來?2022 公益觀察報告來啦!


【公益觀察 2022:韌性與復歸|臺灣捐款調查線上發表會】活動資訊

◆ 時間|6/24(五)14:00-16:30
◆ 開場|李安妮/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
◆ 主講|余孟勳/公益責信協會創辦人暨執行長
◆ 與談|江明修/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 、吳易峰/基督教勵友中心執行長
馬上報名


延伸閱讀:
1. 10 大重點看臺灣捐款:疫情中反增 30 億、青少年比不上毛小孩吸睛、金融業最慷慨但也最警覺/《公益觀察 2022》
2. 每 2 人就有 1 人捐款?全臺捐款年收破千億,近 20 年來首次大調查/《公益觀察 2021》
3. 2021 捐款市場與企業公益合作調查:用地圖找到彼此,用對話搭起橋樑
4. 捐款人變少,但留下來的人捐更多了!/公益觀察 2019:正在消失的善意
5. 余孟勳專欄/汲取臺灣抗疫經驗,強化風險社會中的組織韌性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台灣公益責信協會
台灣公益責信協會
文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