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的偏鄉到世界的偏鄉,畢嘉士改變了什麼?

活動名稱:臺北社企大樓 2016 年度講座-社會創業家思維養成 #1
日期:2016 年 3 月 17 日(星期四)
地點:臺北社企大樓(臺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 174 巷 28 號)
主辦:臺北社企大樓 & 公益交流站
主講:周文珍/畢嘉士基金會執行長

「所有改變,都是從一個人開始;但沒有任何改變,能只靠一個人成就。」——畢嘉士醫師

50 年代的臺灣,面臨公共衛生的重大挑戰,肺結核、小兒麻痺、麻診、漢生病……當年的畢嘉士醫師,從挪威坐了 2 個月又 28 天的船到了臺灣,首先進駐臺北樂生療養院,2 年後南下經營如今的「屏東基督教醫院」(屏基)。

一個出身貧窮礦工家庭的孩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考取內科醫師執照,卻立志到海外做宣教工作。臺灣受惠於他的無私暖意,不僅讓飽受社會歧視的廣大漢生病人得到治療,還擁有了第一所小兒麻痺兒童之家(即今日的「勝利之家」),同時於 1962 年第一次大規模接種小兒麻痺疫苗。

畢嘉士甚至成立臺灣第一個支架工廠,因為他相信「小兒麻痺的孩子要能從地上站起來,才能找回尊嚴」,屏基更因他而名列世界 8 大脊椎矯正中心,臺灣也在國內外醫師協力合作下,於 2000 年正式從小兒麻痺國家中除名。

2013 年,在心路基金會任職祕書長 7 年、在聯合勸募任職 14 年的周文珍,銘記著畢嘉士醫師的精神,創立了畢嘉士基金會。基金會看似年輕,其實深耕在前、成立在後,要延續的正是畢嘉士在屏東超過一甲子所打下的人道基礎。

畢嘉士醫師

「我們的核心精神就是偏鄉服務。從臺灣的偏鄉屏東,到世界的偏鄉如泰緬邊境、中亞的吉爾吉斯、非洲的馬拉威和布吉納法索。」畢嘉士基金會執行長周文珍說。

屏東是臺灣的偏鄉?屏東是青壯年人口移出率第二高的縣市,整個屏東縣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高達 13.5%,高於全國平均的 11.5%,長期照顧需求人數估計超過 1.6 萬人。

臺灣高齡人口中,除了 13 萬的失智症患者,還有 46 萬的失能長者,其失能後的平均餘命是 7 年。而根據研究,失能 5 年以上的長者,有 2 成超過 2 年沒洗過澡。

「你相信嗎?洗澡是種尊嚴。一般人 3 天不洗澡已經無法忍受,一週不洗澡就怕自己惹人嫌,你能想像 2 年來臥床只靠擦澡活下來嗎?」周文珍說,近 7 成的家屬公認替長輩洗澡是長期照護最困難的部分,畢嘉士基金會因此成立了居家照護中心,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居家服務員到府為失能長者洗澡。

2013 年 9 月,屏東第一輛到宅沐浴車出發。

「我們期望能和當年的畢嘉士醫師一樣,看到問題,看到服務的破口,然後去貼近它、了解它的需求,然後解決它。面對問題的態度,決定了它後面的結果。」周文珍說。

屏東首輛沐浴車上路。影片/畢嘉士基金會 YouTube

該是回饋的時候了

抱著這種心情,如同畢嘉士當年在臺灣所做,如今的畢嘉士基金會開始到國際上去做出同樣的回饋,例如,替馬拉威咖啡小農賣咖啡。

「過去我們得到這麼多人幫助,如今絕對有能力去幫助別人。也因此,我從來不覺得我們是在做國際援助,我們做的是國際合作與互利。」周文珍說:「現在的馬拉威,就像 60 年前的臺灣。」

馬拉威位於非洲的東南方,人口是臺灣的一半,土地是臺灣的 2.5 倍,名列世界十大窮國之一。馬拉威 9 成人口住在未發展的農村裡,8 成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之下,每年有 5 萬人死於愛滋病,造就 77 萬愛滋遺孤。馬拉威國民平均壽命 53 歲,孩子要到 5 歲之後才會擁有名字,因為 1/10 的小孩根本活不過 5 歲。

「咖啡據說是很高價值的經濟作物,是嗎?拿臺灣來說,臺灣人每天喝掉 3.8 杯咖啡,過去 10 年來進口量更是翻倍。」周文珍說:「但是當馬拉威人民砍掉玉米改種咖啡後,卻沒有人投資翻新技術、買肥料,種了也找不到人買,找到了又被中間商層層剝削,到最後當然是愈種愈窮。」

周文珍堅定的說:「於是我想,我一定要做得不一樣。」

剛開始,咖啡生意吃盡苦頭,沒有人拿得到一點收入,當地咖啡小農甚至為了先求收入,不惜以欺騙做出斷頭生意,實際的貧窮困境當然沒有解決。周文珍痛定思痛:「要解決地區問題,非得找到永續的方式,不能只靠愛心和匹夫之勇。」

思慮再三,她決定加入公平貿易。

在公平貿易認證機制之下,咖啡農不再單打獨鬥,而是組成合作社,更確實的掌握咖啡豆的市場價值,並且共同購買生產工具、共同獲利、互相學習,享有保障的收購價,並且享有社區發展回饋金,自行決定如何使用。咖啡農甚至能因此能在家裡牽線裝電,能夠計畫讓孩子上大學,能夠吃得更好,並且為家人買了床墊。

公平貿易的精神,就是對每一個人都公平,包括土地、小農、消費者和貿易者。維持這樣的公平,就是消滅貧窮、改善弱勢的機會。而問責與高透明度更是公平貿易的兩大重點,包括確定生產過程中的性別平等與杜絕童工,這些全都要經過認證。」

「我們要讓婦女都有土地,讓她們經濟獨立,以此提高社會地位,確保她們在合作社中平等、民主的參與。」周文珍強調:「我們把我們做的這些事,都放在咖啡裡,包裝好賣回臺灣,一包 250 元,一點也沒有比較貴,因為公平貿物對消費者也要公平。然後我們再把賺的這些錢,回饋給我們在當地的馬拉威經濟教育計畫。我們就是要做公平又公義的事。

如此遙遠的馬拉威計畫,如何在臺灣尋求社會認同?如何拉進企業,讓全民一起參與推廣,感受到馬拉威咖啡的香醇?畢嘉士基金會從問題開始,自問:該找誰買?公益行動參與的藍海在哪裡?哪個企業有興趣?如何讓企業買咖啡還有更大的社會效應?

「我不只要賣咖啡,我也希望消費者不只是買咖啡,而是要創造更大的社會效應來支持公平與公義的目標。」

沒多久,公益豆英語小學堂應運而生。

「我們希望能促進學習、開拓小學生對非洲的想像,同時又能做公益。於是我們鼓勵全臺灣的小孩來背單字,答對了就賣出咖啡豆給企業。我們清楚告訴他們,透過他們的認購,如何幫助了馬拉威的家庭,並且把他們認購過多、無法消化的咖啡豆,再轉捐給身障者餐廳。」

社會企業究竟行不行?

從居家沐浴服務到咖啡豆經銷,畢嘉士基金會在其中看到的究竟是商品還是服務?

「從這方面來說,我從來不覺得我是社會企業家。」周文珍強調。「馬拉威的居民教會我,因為分享自身擁有的,能因此帶來更多的豐富。屏東的居家沐浴影響了當地居家照護的生態,馬拉威的咖啡豆經銷影響了當地人的生活,讓他們脫貧,讓婦女更有保障,提升他們對愛滋的知識。這些都是我要解決的『社會問題』,而不是為了『收服務費』或『賣咖啡豆』。

對周文珍來說,「社會企業」的概念聽起來很行,政府與媒體亦大力鼓吹,從 2013 年到 2015 年,臺灣社會企業如雨後春筍,從 30 多家躍增至 100 多家,類型幾乎跨及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然而,實際上到底行不行?她心存疑慮。因為現行的社會企業幾乎分不清究竟是為了「解決」什麼。是為了解決個人的獲利,還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它的核心在哪裡?

此外,臺灣的社會企業還沒有專屬的法規能予以規範,再加上稅賦、管理與控制、資本與融資、甚至利潤分配都還在各說各話。這是否會帶來制度上的混淆與資源的錯置?

初衷不同,做出來的事就會不同,後續的一連串選擇都會不同,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在社會氛圍如此擁抱社會企業的當下,「我不是社會企業家。」周文珍如此再三強調。


本文原刊載於公益交流站,於此收錄於原作者作品集中。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葉靜倫
葉靜倫

Right Plus 創辦人 & 總編輯。曾任出版社資深編輯、NGO 雜工、NPOst 主編,對書寫斤斤計較但錯字很多。除了文字沒有其他技能。

想當特務卻當了 10 年編輯,想養獅子卻養了一隻貓。相信智慧比外貌還重要,但離不開放大片。最喜歡善良的朋友,聰明的情人,以及各種溫柔的對待。

文章: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