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街頭募款」、「重視官網」、「喜歡真誠分享的電子報」/捐款人真心話

我不喜歡在街頭被攔下募款,很難好好停下來聽完。如果有越來越多捐款人不喜歡,也會期待各組織是否考量不要繼續在街頭募款。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我不喜歡在街頭被攔下募款,很難好好停下來聽完。如果有越來越多捐款人不喜歡,也會期待各組織是否考量不要繼續在街頭募款。
Read more我滿喜歡也很接受組織工作者現身,例如在組織錄製的影片中,讓內部人員露面說明工作狀況,以「執行長某某某」、「總編某某某」的方式說話,有個明確的形象,也讓人覺得更親切。
Read more重災區居民的帳篷,不是政府支援,也僅有 NGO 提供生活援助。難民在強震後更是無工可找。從前烤肉餐廳老闆,臨時搭建流動攤位,說會一直留在這裡,給予其他災民一份希望。
Read more根據 CSCS 報告,臺灣 NGO 常見的資安問題,很多都可以從良好的資安習慣開始改善。
Read more許多人往往一邊倡議著「我們必須理解」,實際上卻做不到理解。如果連在倡議修法的人都這樣,我又該如何期待一般人理解我們?
Read more近年由地方政府或中央發起再轉交地方使用的募款,在民眾愛心熱潮過後往往無人追蹤。
Read more區塊鏈大幅提升協助路徑的效率,也降低各單位間的協力成本,讓資源有效分配給更多需要的人。
Read more取經自北歐的保母制度、向德荷學習的多世代共融園區、延襲國際準則的會所模式,都是臺灣 NGO 向外學習、在地實踐的模式。
Read more以人為本的非營利幼兒園,社會住宅裡的受創家庭支持,我們如何在夾縫中做到那些不可能的事?
Read more當 NGO 了解數位技術的無限可能,卻缺乏資源進行商業開發,g0v 零時政府就相當適合 NGO 工作者去參與和見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