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週報|11/21-11/27】單親媽媽殺子後自殺未遂被判死刑、身障機構二審確認 3 院生遭性侵 、N 號房主嫌被判 40 年徒刑

1. 司法|「都是我一個人在顧」單親媽媽殺子後自殺未遂,法院判死刑

新北市一名吳姓單親媽媽獨自撫養 6 歲兒子和 8 歲女兒,今年今年 2 月因經濟狀況困窘,又與兄嫂爭執,勒斃兩名孩子後企圖輕生,吳女經搶救後撿回一命,而兩個孩子被發現時都已經明顯死亡。檢方依殺人罪嫌起訴,11/26 新北地方法院判處死刑。

法院審理時,坦承犯行的吳姓女子曾說:「我獨自一個人面對所有輿論壓力與各式異樣眼光,包括工作找得不順遂,我會覺得,為什麼這兩個小孩這 7 年來都是我自己──他們生病的時候、不舒服的時候──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在顧,我 24 小時去哪裡都要顧著他們,我完全沒有自己的自由。」

法院認為吳姓女子藉此正當化犯行,認為吳女僅因一時生活不順遂,片面決定結束小姊弟生命,異常殘忍冷血,嚴重扭曲人類存在基本價值,如此輕賤子女生命,顯露極自大、自我、自私與無知性格,已泯滅人性。

立委王婉諭表示,父母雖然不該奪走孩子性命,但法院的說法忽視了每位家庭照顧者的辛苦,更可能傷害到直到現在,仍因為這些壓力而掙扎、脆弱、痛苦的人。

婦女新知基金會也發布聲明表示,殺害幼小性命無疑是重罪,司法部門卻忽略政府沒能照顧單親的家庭,判處當事人極刑,令人難以接受。婦女新知希望政府積極檢討改進現行福利政策的種種缺失,不要再出現「國家福利缺席」而導致人民自殺殺人的悲劇。

圖/Photo by Julien Pouplard on Unsplash

新聞來源:
1. 單親媽勒斃子女後輕生獲救 新北地院判死
2. 單親媽勒斃子女遭判死 王婉諭:家長無力須被看見
3. 單親媽勒斃子女遭判死 婦女新知盼檢討社福政策
延伸閱讀:
1. 靠爺奶撐起半邊天,還問年輕人為何不生?公共托育難搶、職場掏空家庭人力,沒人有餘裕愛小孩
2. 把「媒合」做到好也是種創新:LITTLE ONES 一舉解決空屋危機與單親媽媽困境

世界上還是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只是你現在暫時無法看到。仔細想想之前的你,這樣可怕的夜晚來臨之前,還能那麼開心。你曾經辦到過,你的心理忘記了,但身體會記得。明天,也可以再辦到一次。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24 小時)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2. 身心障礙|機構組長性侵院童:諮商師協助偵訊,確認至少 3 名院生受害

花蓮市一家收容身心障礙院童的機構 2018 年遭院內吳姓護理師舉報,有多名院童被院內張姓行政組長性侵多年,且管理階層疑知情不報,檢舉的吳姓護理師還遭院內吳姓主任打傷。

法院一審時因部分被害人說辭反覆,只確認 1 名院生遭性侵,判刑 4 年 10 月。檢方不服上訴,二審法官透過專業心理諮商師創造偵訊環境,再次詢問多名被害人受害經過,排除前後不一的供詞,最終確定另外 2 名女院生也曾遭指侵、猥褻,3 案合併執行共 13 年有期徒刑。

新聞來源:臺版熔爐!社福機構淫魔組長性侵身障女童 連犯 3 案重判 13 年
延伸閱讀:
1. 如果霍金生在臺灣,也能追求自我實現嗎?身心障礙者的去機構化與自立生活/《障礙研究與社會政策》
2. 系列報導/南投安置兒虐/安置機構遭爆性侵,院內少年:「寧願被丟到感化院上手銬腳鐐,也不願在那裡被拳打腳踢。」
3. 系列報導/反酷刑系列/借鑑捷克,國家如何防範老人之家與機構虐待?/捷克 NPM 手記


3. 性別|南韓「N 號房」主謀趙主彬,被判 40 年有期徒刑

南韓警方今年 3 月破獲「N 號房」性剝削集團,這個犯罪集團於 2018 年 12 月開始運作,威迫利誘女性充當「性奴」,並將性虐待影片上傳至 Telegram 等多個社交媒體的不同聊天室,從而向會員收取費用,集團在高峰時期有多達 26 萬名付費會員。

2019 年年中,趙主彬加入集團運作,並且創辦了「博士房」,「房內」流傳的影片及照片所涉及的性侵、性虐情節尤其嚴重。去年 5 月至今年 2 月間,趙主彬就勒索至少 74 名女性(包括 16 名未成年少女,年齡最小的只有 11 歲),脅迫利誘她們拍攝性虐待色情內容,藉此牟取暴利。

趙主彬被控 14 項刑事罪行,南韓首爾中央地方法院 11/26 判趙主彬 40 年有期徒刑、個人資料公開 10 年、就業限制 10 年、穿戴電子腳鐐 30 年、罰款逾一億韓元。

新聞來源:晚報:南韓「N 號房」網絡性犯罪案,主謀趙主彬被判囚 40 年
延伸閱讀:
1. 南韓 N 號房再現網路未成年性剝削,7 個你必須了解的犯罪模式與防範重點
2. 專題報導/看見孩子/陽光、沙灘與性虐待:網路影像背後,那些真實遭性虐的孩子
3. 你知道你的孩子在網路上做什麼嗎?給家長們的務實指引,防止性剝削

圖/Photo by Charles Deluvio on Unsplash

4. 精神健康|明年不再獎勵精障團體的「同儕支持」?陳時中表態支持保留

為了鼓勵民間團體或機構協助精神疾病患者或家屬,衛福部每年都會撥款獎勵這些機構或團體,且每年都會公告年度獎勵計畫,説明獎勵的條件。

衛福部今年度的獎勵計畫中,明確列出獎勵項目為「提供陪同精神病人就醫及同儕支持服務」,但明年度最新的修訂版本中,卻修改獎勵項目,原有的「同儕支持」4 個字刪除。立委王婉諭表示,精神疾病患者照顧中,康復者的經驗分享也十分重要,質疑衛福部為何不獎勵「同儕支持」。

衛福部心口司長諶立中表示,同儕支持的定義還需要再研議,且去年同儕支持相關的獎勵,國內只有 1 個團體符合申請條件,考量預算,因此刪去文字。不過,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支持先保留文字,會在 1 個月內對此提出檢討報告,具體擬出改善方案。

什麼是「同儕支持服務」?
同儕支持是一種服務障礙者的模式。會由有類似經驗、受過訓練的障礙者擔任「同儕支持員」,這些同儕支持員會通過傾聽、分享經驗、探索資源等,幫助其他障礙者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是跟自己有類似經驗的同儕,比起社工、醫師等,更能夠同理障礙者的感受,也更容易產生連結。已有自立生活經驗的同儕支持員,可以突破當事人對自己生活的想像、增加嘗試的勇氣,並且看到未來的可能性。

新聞來源:
1. 精障團體「同儕支持服務」獎勵遭刪除 陳時中表態先保留
2. 臺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同儕支持服務發展之回顧與現況
更多文章:
1. 「別人有豐富的履歷,我只有越來越厚的病歷」帶病人生,我們同病相陪
2. 王婉諭專欄/臺灣的社區精神照護出了什麼問題?

5. 身心障礙|「永久效期」身障手冊,再也不必 5 年換發一次

身障手冊過去分為「具有效期」及「永久效期」,具有效期指醫師認為可能恢復,例如輕度中風者;永久效期指被判定沒有復原的可能。2007 年制定新的身障鑑定制度,也調整永久效期身障手冊換發頻率,統一改為 5 年換發一次,無法復原的身障者每 5 年就得舟車勞頓到區公所領新證,被批擾民。

立法院 11/26 修訂《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14條,未來持有永久效期身障手冊的民眾,不必再 5 年更換一次,僅需更換一張登記有「無註記效期」的身障手冊,預計 62 萬人適用。

新聞來源:立院通過! 永久效期身障手冊未來免再 5 年換一次

6. 公益新聞|喪父少年捐款爭議:協會是侵吞募款?還是幫助其他需要的人?

新竹縣一名張姓少年的父親去年 5 月因故過世,但因家中經濟平時靠父親打零工支撐,父親過世後,少年無力負擔喪葬費用,就連生活費也不知從何而來。時常在臉書發布窮苦人家照片以募款的台灣急難救護協會理事長陳在斌,在臉書發文以協會名義替少年募款,少年的故事曝光後,短短 2 天就募集 619 萬餘元。

不過,新竹地檢署表示,陳在斌並沒將善款交給少年,而是侵占其中 300 多萬元,檢方因此依公益侵占罪起訴陳在斌。但陳在斌表示,他早已跟家屬說好,募款足夠就好,多的款項轉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是少年家屬後來變卦。

內政部表示,陳在斌涉嫌挪用善款屬於個人行為,針對社會團體收受善款,是否可與當事人協議從中取得多少 ,屬於團體內部自治事項,法規內並沒有詳細規範。

新聞來源:侵占「新竹少年葬父 307 萬善款」遭訴 陳在斌:家屬起貪念就變了
延伸閱讀:
1. 4 天收 200 倍捐款!佛洛伊德之死與全美抗爭,海嘯般的捐款何去何從?
2. 全球精選/「不指定用途」的捐款對組織更有幫助

7. 公益新聞|「傳善獎」頒獎,除了 1200 萬經費,還有進修管道「傳善學苑」

震旦集團創辦人陳永泰所創辦的陳永泰公益信託每年都會主辦主辦「傳善獎」、今年第 6 屆傳善獎在 11/26 頒獎,8 家得獎機構「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Teach For Taiwan)」、「普仁青年關懷基金會」、「得勝者教育協會」、「臺東縣教育發展協會(孩子的書屋)」、「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現代婦女基金會」、「癌症希望基金會」、「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

公益信託總幹事王景賢表示,傳善獎除提供得每家每年 400 萬元、連續 3 年 1200 萬元的經費支持,去年也與自律聯盟合辦社福界 EMBA「傳善學苑」,讓社福界有進修成長或申請獎助金的管道。

圖/傳善獎

新聞來源:善念再擴大-「傳善獎」做公益機構的溫柔後盾!


8. 公益新聞|龍巖集團創辦人挪用 2100 萬公益捐款圖利私人

2013 年以來,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主導「龍巖基金會」董事會議,以龍巖基金會運作需要款項為由,陸續出售該基金會所擁有的龍巖公司股票,再將出售股票所獲部分款項,以公益捐贈名義匯至福澤基金會帳戶,而福澤慈善基金會由李世聰的妻子劉萍擔任董事長,捐贈的款項供李世聰及劉萍個人私用,共計不法所得約 2100 萬元,11/26 李世聰、劉萍遭檢調起訴。

新聞來源:龍巖集團李世聰夫婦涉挪用公款 2,100 萬 遭檢調約談

9. 貧窮|金門縣開辦「理財工作坊」,教弱勢檢視家中經濟問題

金門縣政府為經濟弱勢族群開辦「理財工作坊」,教導經濟弱勢族群檢視家中收入及流向,並由老師協助進行財務盤點。現場也提供臨時托育服務,讓參與者能專心上課,合計 60 人次受益。金門社會處處長董燊表示,歷年來的社會救助政策大多採取「現金補助」方式,這種方式除了無法滿足多元需求,也無法預防家庭經濟問題的產生,如果重新檢視家庭經濟問題的根源,就可能強化家庭經濟能力。

新聞來源:金門辦理財工作坊 期能翻轉弱勢家庭
延伸閱讀:
1. 專題報導/貧窮人的臺北
2. 專題報導/關係者的距離-司法篇 2/一個深刻的法官無法處理貧窮,但能讓犯罪不再蔓延
3. 專題報導/關係者的距離-里長篇 1/「住山莊的歧視住別墅的,住別墅的歧視住大樓的」小區裡的日常,是大社會的縮影

圖/Photo by Micheile Henderson on Unsplash

10. 公益新聞|貝佐斯捐出 6.84 億美元股票,給氣候、環保 NPO

亞馬遜公司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今年 2 月宣布成立「貝佐斯地球基金」(Bezos Earth Fund),11/16 貝佐斯發文表示,已經選擇了 16 個 NPO 作為貝佐斯地球基金第一批捐款對象,並捐出價值 6.84 億美元(約 195 億台幣)的亞馬遜股票,而資助對象含「環境保護基金會」(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等氣候、環保相關 NPO,以及致力於環保或氣候研究的研究機構。

新聞來源:貝佐斯宣布捐 6.84 億 Amazon 股票!資助對象含氣候、環境保護領域
更多文章:
1. 「氣候慈善運動」如何調度社會資源、培力草根組織,共同抵抗全球暖化?
2. 如何善用富豪捐贈者的公益影響力,以氣候慈善運動減緩全球暖化?
不同觀點:貝佐斯捐出 6.84 億美元給環保團體,但亞馬遜集團的碳足跡去年上升了 15%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李修慧
李修慧

曾任「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採訪記者,專長原住民、性別、勞動權益報導;「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小編。目前就讀於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臉書專頁 Poem4life。

文章: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