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週報|12/30-1/13】「數位性犯罪」納入刑法、《氣候法》三讀通過、勞動部推出移工一站式服務

立法院最近三讀通過《刑法》修正案,未來,未經同意散布性影片、挖面假造性影片等都將觸犯《刑法》。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立法院最近三讀通過《刑法》修正案,未來,未經同意散布性影片、挖面假造性影片等都將觸犯《刑法》。
Read more時間銀行的成功需要許多務實的條件,例如社區要有基本的信任、有可信任的第三方協助累計時間;第三方也常需要強大的媒合能力,能媒合供需並促進社區融合。
Read more正在立法院審查中的《平均地權條例》因為將直接打擊房市炒作,被稱為「最強打房法案」,12/21 在立院通過初審。
Read more社福團體「薪資回捐」事件層出不窮,衛福部因此修法,未來違法單位會被公布在網站上,全臺捐款人都可以查到。
Read more立法院最近排審《身權法》,但身障團體抗議,修法內容根本與身障者需要的「社區自立生活」方向背道而馳。
Read more自律聯盟發布數位捐款調查,顯示捐款平臺 LINE Pay 占大宗,且捐款人中高達 45% 的人不到 30 歲。
Read more11/4,臺灣電影史上第一部提供口述影像服務的院線片上映,視障也能和明眼人同場欣賞。
Read more「即使發現親友吸毒過量,但因害怕被抓,而不敢求救。」因此減害的出發點,不再只是譴責和禁止,而是賦權給藥物使用者,讓使用者能互助與自救。
Read more身心障礙者在疫情間面臨許多困難,相關指引至今還沒出爐,包括疫苗、口罩等問題,障礙者都得「靠自己」解決。
Read more由於身心障礙者需要認證身分,才能購買演唱會優惠票,因此很多售票系統竟只提供身障者「傳真」購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