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週報|10/24-10/30】澳洲長照機構平均一週 50 起性侵、電子支付捐款成長 128%、東部終於成立「無障礙考場」

由於人力短缺、資源不足以及管理不力,澳洲老人長照機構一年內發生 2520 起性侵案,平均每個禮拜 50 起。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由於人力短缺、資源不足以及管理不力,澳洲老人長照機構一年內發生 2520 起性侵案,平均每個禮拜 50 起。
Read more「Little Ones」長年協助翻修空屋、讓單親家庭入住,致力於落實單親家庭居住權。
Read more晚晴協會不只強迫 20 位社工回捐薪資,回捐總額破百萬元。近日更逼社工簽自願離職書,使該社工欲跳樓輕生。
Read more今年開幕的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將輪椅座位,安排在距舞台最遠、視野最差的區域,未重視身障者權益。
Read more社會局應該盡快從「弱勢家庭如何取得電器」的思維,更全面進階思考「弱勢家庭需要什麼樣的能源服務」。
Read more對弱勢貧困者而言,耗能的屋子與家電,不是他們求學或過渡期的暫時選擇,而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Read more本屆諾貝爾獎頒給了聯合國底下的世界糧食計劃署,這個組織雖然救人無數,卻多次發生性暴力爭議。
Read more相較於外來的陪產員,社區自己培訓出來的陪產員不只具備專業的孕產知識,更理解特瓦族的文化,也更清楚社區既有的問題。
Read more翻譯不該是防疫「之餘」、救援「之餘」再去做的事,而是防疫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Read more性別不平等下,女性的需求常常被忽視,導致有用的性別數據難以取得,更可能因此排除最需要資源的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