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汪育儒、張哲誠/從障礙經驗看《反歧視法》(下):展開平權的討論,才是立法原意

汪育儒、張哲誠/從障礙經驗看《反歧視法》(上):何謂仇恨言論?如何定義歧視?

「改善交通,能改善一整個家庭」裕隆愛的里程數公益平臺,接上助人工作最後一里路

我的自閉症生活密技:當朋友理解我克服障礙的方法,我們變得更加親近了/《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什麼是自閉症?我們由下而上理解世界、擁有特殊興趣、誤解與嘲笑讓我們隱藏自己/《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在多多益善的【精衛修法】系列追蹤報導後,【帶病生活】系列欲呈現的是臺灣(相對於龐大的精神障礙需求來說)極其稀少的 NPO 社區服務模式,包括入家工作、精神障礙會所、勞動就業、社區居住等。
相比於藥物、病房、療養院等醫療對待,這些協助精神失序者邁向復元,讓人能與疾病和解、與社會共存的社區服務長年為人所忽略。然而生活在我們身邊、鄰里間的精神病人數,卻是醫院收治病人的 5 倍。
此外,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高收入國家每人享有的精神衛生預算,換算新臺幣為 2380 元,其中 56% 用在非醫療的社區支持。然而在臺灣,不僅每人享有的預算只有國外約一半,其中還只有 7%(89 元)投入社區,僅占國外的 1/8。
期望多多益善的【帶病生活】系列和紐約降落傘計畫、多倫多精障快遞公司、加拿大 ACT 計畫等國內外整理報導,能讓你我更理解精神疾病相融於社會的各種樣態,也讓社區服務無論在資源預算、9 月初的精衛修法與你我生活周遭,都能得到認同與支持,緩解臺灣沉重的精神醫療與精障家庭負擔,消解社會的恐懼與汙名。
本專題感謝台灣一起夢想公益協會與其捐款人部分支持。長期的研究與深度報導需要更多細水長流的支持,邀請您捐款多多益善,一起促進共融社會、做無聲者的後盾。
採訪撰稿/葉靜倫
執行編輯/黃愉婷、王俞茹
社群編輯/許佩珊
視覺設計/林 俐
專題支持/台灣一起夢想公益協會
如果你喜歡這篇報導
延伸閱讀:
1. 【精神衛生修法 & 社區支持】系列報導
2. 你不只是病人,我也不只為你而活/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5 週年
3.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02-2230-8830(週一至週五 13:30-20:30)
延伸專欄報導,了解「帶病生活」服務模式:
1. 紐約降落傘計畫:結合精神病人同儕支持和開放對話,讓「帶病生活」成為可能
2. 美加澳數十年 ACT 實踐:5大核心讓精神病人在社區穩定生活,有效支持家庭
3. 精神障礙者開創的快遞服務:不再需要假裝沒病,不再落入「失業而後無家」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