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週報|11/19-11/25】未來手語也能立遺囑、政府主動「提醒」身障者避孕有補助、第一份動保「捐款資料庫」出爐

1. 公益責信|你捐的錢花哪去了?全臺第一份動保團體「捐款資料庫」

隨著民眾對動保的認識提高,臺灣有越來越多動保團體出現,也有越來越多民眾願意捐款,幫助動物們提升福利。關注動物權益的媒體「窩窩」 11/21 公布全臺第一份動保團體捐款資料庫「動保捐款搜尋器」

這個資料庫網站中,囊括了全臺 128 間動物權利、動物福利相關 NPO,並依照「財務透明度」(例如有沒有公布捐款來源、收支使用方式等),分成了綠燈、黃燈、紅燈。此外,窩窩還發布了深度報導,分析全臺動保捐款的整體現況與問題,非常值得民眾參考。

2. 身心障礙|法務部將修改民法「遺囑」規定:手語、點字都可以立遺囑

臺灣《民法》有關遺囑的法條中,並沒有強化手語、口譯、點字等通譯相關規定,無法保障身心障礙者的權益。有鑑於此,法務部近日決定修法。

未來,遺囑人如果不懂國語,或因聽覺、聲音、語言功能障礙,而無法陳述或口授時,可以讓遺囑人透過通譯(例如口譯、手語、點字等)訂定遺囑。

3. 性別|把性騷擾當有趣,桃園文化園區廁所出現「掀裙」、「偷窺」標示

近日,有網友發現,桃園市觀音區「崙坪文化地景園區」的廁所標誌有男生掀女生裙子、男生爬牆偷看女生等標誌,在網路引發話題。

不僅如此,當記者採訪桃園市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標示時,桃園市發展局局長盧維屏竟回答,園區大部分的標誌都是正常呈現,只有 1、2 個採用較趣味的方式呈現,並表示「有趣就好,不要太嚴肅」。

對此,立委范雲、 王婉諭都在臉書法文批評,掀裙子、偷窺都是法定的「性騷擾」行為,以性騷擾做為引發玩笑的梗,看在真的曾被性騷擾或被掀裙子的受害人眼裡,將會是難受的二次傷害。

這件事引起爭議後,桃園市政府急轉彎,表示將換掉標示,改以客家元素融入設計,重新改版廁所標示。

https://www.facebook.com/daan4fanyun/posts/448974539921111

4. 身心障礙|身障最好不要生小孩?政府打電話提醒「政府有補助避孕器」

一名身心障礙者表示 11/19 接到臺北市衛生局來電,對方不僅問她「​​有沒有交男朋友?有沒有發生性行為或計畫懷孕?」等私密問題,通話尾聲,電訪人員還特別提醒:​​​​「身心障礙者裝避孕器能得到政府補助喔。」

臺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科長林夢蕙證實,這是依法執行的「生育衛教指導」,由護理人員打電話宣導。

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指出,這樣的「衛教」措辭涉及兩大爭議:首先,不確定身心障礙者有沒有生育計畫,就提出避孕優惠,暗示身心障礙者不適合有後代,必須優先避孕,即使政府提供補助,也是「歧視型的福利」。

第二,電訪人員的措辭明顯觸犯個人隱私,洪心平指出:「不管有沒有身心障礙,突然被問性伴侶、性行為、生育計畫都是冒犯。」

5. 精神疾病|3.5 萬精神病人需要密切訪視,全臺關懷訪視員卻只有 179 人

桃園市龜山區一間超商店員疑似因為規勸顧客戴口罩,引發顧客不滿,遭到顧客持刀刺死。桃園地方法院表示,嫌犯雖不否認持刀刺殺被害人,但稱自己罹患精神疾病,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嫌犯表示,案發當時的記憶很片段,只記得瑣碎的扭打、廝殺,雖然知道有殺人,但感覺不到自己殺人。

近期發生多起超商店員遭攻擊案,且都疑似和嫌犯的精神狀況有關,精神疾病的照護人力 11/22 再度成為立法院討論焦點。

立委蔣萬安說,2020 年全臺需要定期訪視的精神病患,高達 12 萬 5319 人,其中需要「密切訪視」的一級和二級人數,也有 3 萬 5740 人。然而,現在全臺關懷訪視員卻遠遠不夠,如果只計算一級和二級的個案,目前每名關訪員要負責訪視 190 人。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表示,目前列管的精神病人約 13 萬人,其中,約 6 成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約 7 萬 8000 人),去年社區精神病人關訪員約 99 人,今年再增約 80 人。預計 2025 年會增加到 1050 人。

示意圖/Photo by Isai Ramos on Unsplash

6. 捐款|2020 捐款分析趨勢報告:續捐率連續 4 年成長

專門服務 NPO 的網路科技公司 netiCRM 近日發布一份「2020 捐款分析趨勢報告」,分析使用 netiCRM 服務的 175 家NPO,囊括這些 NPO 近 5 年的數據,並著重於支持者「黏著度」的重要指標「續捐率」。

續捐率是什麼?
「續捐」是指去年捐款過某 NPO 的人,今年又再度捐款給同一個 NPO。可以視為 NPO 的「支持者滿意度」。
而常見的「續捐率」指標,分為 2 種,分別是:
・捐款人續捐率:今年的捐款人裡,有幾個人是去年也有捐的。
・捐款額續捐率:今年的捐款總額中,有多少錢來自去年也有捐的人。

報告指出,全臺「捐款額續捐率」已經連續 4 年成長。2016 年,續捐者的捐款金額占比只有 50.29%,但逐年提高,到疫情爆發前的 2019 年,捐款額續捐率已經高達 69.22%。

此外,報告也依據組織的服務對象、目標,將 175 家的 NPO 分成 11 類。其中,「倡議組織」和「動保/野保團體」這兩類 NPO,雖然分別只有 61% 和 36% 的捐款人繼續捐,但留下來的人往往會「加碼」捐款,他們貢獻的金額,幾乎等同於前一年 90% 的募款所得。

7. 公益新知|公益訴訟是什麼?除了提倡同婚,還能保護環境

2020 年第 4 屆唐獎「法治獎」由孟加拉、哥倫比亞及黎巴嫩的 3 個非政府組織獲獎,近日他們受邀發表演講,分享非政府組織如何透過「公益訴訟」為弱勢發聲,實踐環境、社會及司法正義。

其中一個獲獎組織是位於哥倫比亞的「實踐正義:法律、正義暨社會中心」(Dejusticia),Dejusticia 提出幾個著名公益訴訟案例,例如以「策略性訴訟」讓同性伴侶也享有結婚、收養等權利,同時消彌哥倫比亞人對同性戀的歧視。

另一個獲獎組織則是來自孟加拉的「環境法律人協會」(Bangladesh Environmental Lawyers Association),協會演講者的提到,孟加拉人主要以農林漁牧為生,人民的生存高度仰賴不受汙然的環境。因此,他們透過「公益訴訟」,擴大憲法對「生命權」的解釋,將「環境權」也納入其中,敦促政府保育濕地、復育河流。

黎巴嫩的獲獎組織「法律實踐進程組織」(The Legal Agenda)則提醒,公益訴訟如果操作不當,也可能會傷害社會正義及民主。因此,採用策略性訴訟的組織,應持續捍衛司法獨立,並且在事前審慎評估策,確定訴訟是爭取正義的唯一辦法。

示意圖/Photo by Tingey Injury Law Firm on Unsplash

8. 身心障礙|雨天來了,身障者的臉就綠了?城市夠友善,冬天也能安心出門

入冬後,降雨機率增加,天雨路滑,加上視線不佳,身障朋友出門危機重重。伊甸基金會整理了身障朋友雨天外出常遇到的 3 大障礙,分別是「通道狹窄」、「違停多」,以及「高低落差大」,呼籲社會大眾一起打造友善無礙的環境,讓身障者安心外出。

輪椅族代表涂麗茹說,每年冬天都是行動大考驗。她表示,臺灣許多騎樓通道狹窄,又常停滿機車、腳踏車,遇到下雨天,輪椅族只能選擇開上馬路,但是輪椅族要撐傘本來就不容易,加上道路雍塞、天色昏暗,輪椅族開在馬路上非常危險。

涂麗茹說,如果是搭公車,也常因為民眾違規停車、占用公車道,讓公車難以靠近人行道。但無障礙公車的斜坡,原本的設計就是用來「放在人行道上」,如果公車離人行道太遠,斜坡板就會太斜,輪椅上下公車很容易連人帶車摔倒,讓許多身障朋友因此打消出門的念頭。

9. 身心障礙|溝通很難,但仍然值得試試看,臺南市舉辦「自我倡議比賽」

為了鼓勵身心障礙者表達自己的想法,臺南市每年都會舉辦身心障礙「自我倡議比賽」,今年的比賽 11/19 在「德蘭啟智中心」舉行,比賽主題為「休閒娛樂」,共有 30 多名心智障礙者上臺分享自己對休閒娛樂的看法,也為自己發聲。

這次比賽成人組第一名是來自「德蘭小釣竿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的李巧文,她表示,最喜歡的休閒娛樂是到「無障礙福利之家」的體適能中心運動。一對一的教練指導,不僅能督促自己規律運動,也可以有效減少運動傷害。李巧文也希望未來能設立更多的體適能中心,讓更多的身障朋友享有同樣資源。

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副局長顏靚殷表示,心智障礙者因為身心限制,往往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適切的讓他人了解自己的想法。溝通過程雖然困難重重,但透過社工員、教保員和家人的支持,仍可以往自己理想的生活邁進。

示意圖/Photo by Joao Cruz on Unsplash

10. 極端氣候|加拿大卑詩省洪災:夏季高溫野火,加劇冬天洪水災情

11/14 開始,加拿大卑詩省降下暴雨,3 天內,降雨量就超過往年 11 月的總雨量。強降雨帶嚴重的災情,不只溫哥華港的聯外鐵路被洪水沖垮,卑詩省其他地區的鐵路軌道也因為地基掏空導致列車出軌,公路上的數百人車突然遭到洪水與土石流包圍,甚至有高速公路上的人車被土石流掩埋,農耕與畜牧業更是損失慘重。

造成卑詩省大雨的這波水氣稱為「大氣河流」,過往,大氣河流大多造成「溫和細雨」,降雨大多會在 24 小時內結束,但這波的雨勢卻滯留超過 72 小時,可能造成加拿大建國以來,整體損失最慘重的單一氣候災難。

事實上,今年 6 月份,加拿大熱浪就在卑詩省創下 49.6°C 的災難性高溫,這次高溫也與 11 月的大洪水相關,不只因為兩者都是全球暖化下的「極端氣候」現象,今年夏季的高溫造成嚴重的森林大火,森林受創也影響到水土保持能力,因此加劇了本次大雨的洪災威力。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李修慧
李修慧

曾任「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採訪記者,專長原住民、性別、勞動權益報導;「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小編。目前就讀於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臉書專頁 Poem4life。

文章: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