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週年追蹤】撐起苦難邊城的「黃色支持網」,香港人「就算失望也不絕望」

2019 年 6 月 12 日下午 3:47 分,香港政府以第一枚催淚彈回應了上萬人的和平示威,隨之而來的數百枚催淚彈、布袋彈、橡膠子彈、海綿彈,更定調了這場至今未見終期的反送中運動。

反逃犯條例香港直擊」專題是 Right Plus 2019 年在煙硝中誕生的開站第一作。那個下午,我們在金鐘現場與港人一起見證了反送中的序幕,也在運動初期採訪了許多香港社工,試著了解他們如何在助人工作中實踐價值、在抗爭中摸索自身角色。我們也曾梳理過抗爭現場的「陣地社工」,如何帶給臺灣不一樣的想像。

而今過了整整一年。我們追蹤採訪當時的幾個社工,發現遍體鱗傷的港人原來不如想像中脆弱。尤其自 5 月底中共強行通過俗稱的「港版國安法」後,許多臺灣人越感無望,亡國感的共鳴化為兩岸兵臨城下的恐懼,逕自哀悼了港人尚未定論的未來。

從各式承接情緒的樹洞群組、線上自殺防治追蹤網,從醫療轉介、被捕支援與人道支援基金,到支持失業港人與店家的黃色經濟圈,如今的香港社會僅管暴政令人髮指,卻也迎來前所未有的緊密連結。那是新聞畫面難以言傳之事,真正印證了人必須「齊上齊落」才能走得遠。

僅以此文,致敬香港烽火連天一年來,絕處逢生的焰黃之力。


資料收集/黃愉婷;採訪撰稿/葉靜倫
首圖/取自 Joseph Chan on Unsplash

2018 年 2 月 17 日,港人陳同佳涉嫌在臺殺害女友潘曉穎,香港政府在隔年 2 月藉此宣布修改《逃犯條例》,並在 6 月 12 日以胡椒噴霧、煙霧彈、布袋彈、橡膠子彈等武力驅趕反抗修例的「暴徒」,催生 6 月 16 日的 200 萬人大遊行,以及整場運動的 5 大訴求:撤回惡法、不得檢控示威者、反對定調為暴動、追究開槍責任、特首林鄭月娥下臺。

去年 616,200 萬港人上街抗爭。圖/香港邊城青年

612 之後,那個陌生的香港

之後的發展就像一臺失速狂飆的列車,朝著深淵直奔而去。721 元朗濺血,白衣黑幫無差別攻擊無辜市民,831 港警太子站暴力升級與大抓捕;9 月,5000 多臺私家車在香港「敦克爾克大撤退」中順利從機場後撤抗爭者,臺灣屏東枋寮鄉政顧問李孟居則在深圳被捕後,失聯至今。

9 月底的全球反極權大遊行,迎來的竟是 10 月的《禁蒙面法》與港警的真槍實彈。香港警方針對被捕者的性暴力、性侵害與 15 歲少女陳彥霖等人全裸「被自殺」的傳聞也甚囂塵上,大學生周梓樂隨後更不明原因墜樓身亡。

圖/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職工盟屬會)
去年 9 月 9 日,香港中學生發起罷課前校園造勢行動,於上課前 15 分鐘組成人鏈,並刻意遲到 5 分鐘,表達抗爭訴求。圖/香港眾志 Demosistō

11 月,抗爭者與學生相繼在香港中文大學、理工大學與警方爆發攻防戰,美國緊接著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並公開遣責中國。月底,香港區議會選舉創下史上最高 71.2% 的投票率,泛民陣營一舉拿下 9 成席次狂勝建制派

2019 年底,新冠肺炎自中國引爆,爭奪了全球大半年的注意力與香港街頭的抗爭底氣,令人憂心反修例運動未敗先衰。然而,過往在全球網民彈指間日夜連爆的街頭狼煙並未消散,只是對港人來說早已遁入日常。

去年 11 月底,民主派於區議會選舉大獲全勝。圖/香港眾志 Demosistō

衝撞之後,該面對的是生活

「其實街頭的衝撞並不是天天有,很可能只有週末六日零星發生。比起衝突現場的即時支援,現在有更多後續常態性的事要做。」香港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理事、資深社工張貴豪說。

他舉例,運動初期在警方與抗爭者之間協調而引起熱議的「陣地社工」,如今在抗爭現場早因港警武力升級而幾乎無法發揮,取而代之的工作是大量的醫療轉介、被捕支援、自殺防治與情緒輔導

醫療支援社工隊早自去年 6 月中便已成立,至今服務已破千人。社工們開始知道要去醫院急診室待命,是因為除了提供傷者情緒支援,許多港警也會到醫院「堵人」,導致傷者不敢就醫,甚至有人裂骨 3 天後疼痛難耐才尋求幫助。支援隊因此在現場協調,或協助連結熟識的私人醫生,包括內外科、骨科、眼科、牙科、物理治療師甚至註冊中醫與跌打損傷等,分布範圍遍及旺角、中環、尖沙咀、沙田、觀塘、屯門、荃灣等多地。

圖/醫療支援社工隊

後來因為許多傷者身體治好了,心裡的創傷卻難平,尤其在 10 月初的高峰期,情緒上的求助在短短 2 週內達到 130 多人,支援隊因此也協助將憂鬱、失眠、創傷等需求者轉介給其他社工、私人精神科或心理諮商師。

被捕支援原本則是由警方和社福團體運作、香港社會福利署資助的社區支援服務計畫,過往即為被捕的邊緣青少年提供諮詢、評估、轉介、輔導與家庭支持等。如今「順理成章」以此協助抗爭者聯絡親屬、提供法律權利資訊、在警局協同陪伴與情緒支持等。

同樣提供被捕支援的強大後盾,還有在抗爭初始便已成立的「612 人道支援基金」,用來金援相關醫療、輔導、研究調查、法律諮詢或訴訟費。基金成立不久,不到 2 個月便募到 4900 萬港幣,截至去年 12 月中已達 1 億港幣,半年來總計支援 7964 人次。許多有能力的抗爭者被稱為「家長」,也會在相關群組中提供金援或現金券、餐券等,支援有需要的「寶寶」或「手足」。

612 人道支援基金為有需要的抗爭者提供支持與服務。圖/612 人道支援基金

黃色經濟圈:生活即抗爭,抗爭即生活

然而,短期的募捐與特定用途的金援,無法支應長期的生活。尤其在疫情疊加之下,香港的失業率從運動初期約 2.9%,至今年初攀升至 3.7%,2 至 4 月以來更高達 5.2%,創下 10 年新高。其中,15 至 24 歲年輕人的失業率高達 11.5%,相較於去年同期整整上升 4.7%,這還沒計入非典型就業的不穩定兼職零工與臨時工等。

黃色經濟圈於是應運而生。有別於親港府或北京的「藍店」與中共資本的「紅店」,支持反送中、親民主派、被香港中聯辦批評為「罔顧市場規則」的「黃店」消費群,正蓬勃滋養著那些受抗爭與疫情衝擊的店家,其中包括餐廳、髮廊、花店、藥房等。

圖/終極黃藍地圖
經過「告急」,一些原本生意低迷的黃店都獲得了改善。圖/終極黃藍地圖

黃色經濟圈原是為了減輕香港對中資的依賴,以爭取更大的民主空間,身為長年重商的全球金融中心,「經濟的事用經濟解決」再合理不過。只是這一次,比起過往的功利掛帥,香港人罕見的以政治立場決定了市場邏輯,不僅讓許多無法上街衝撞的港人能「用鈔票抗爭」,還將過去少見的互助精神在日常中實踐──有人付的錢遠超過一頓飯的費用,有人幫別人買單,有人大量團購支持店家,有人甚至串聯商家做職業培訓、為失業青年媒合工作。

打開 Instagram,「#黃色經濟圈」的 hashtag 多達 18.4 萬則,類似管道如香港良心 Guide黃店地圖 或 Telegram 上的「終極黃藍地圖」等每日不斷煽出高漲的買氣,即使今年五一黃金週因抗爭與疫情而不見往年的陸客消費大軍,依然能將營業額在短短 2 天內衝至 1 億港幣,整個黃色經濟圈市值估計可達 1000 億港幣。

對於快結業或告急的商店,港人會一起支持。圖/終極黃藍地圖
泛民主派、支持香港抗爭的店家組成「黃店經濟圈」,櫃檯成為一片連儂牆的冰淇淋店。圖/@ Wikimedia Commons

一年來最美的畫面:黃色網絡承接彼此,齊上齊落不割蓆

當然,不是每件事都能以經濟解決。運動初期,許多青少年因抗爭和家庭鬧翻,遭父母辱罵、責打、截斷金援甚至趕出家門,不僅導致年輕人生活出現困難,情緒上也難以平復。光從去年 6 月中至 8 月底,由港人自發成立的防自殺網上社工隊,在短短 2 個半月間便出動攔截了上百件的輕生個案。

不過,這種情況到今年初,每月僅剩零星幾案。是因為受疫情影響嗎?「我不覺得跟疫情有關,」長年輔導邊緣青少年的張貴豪說:「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情緒狀態。運動初期對青少年來說衝擊太大,一時消化不了社會突如其來的惡化。現在我們要面對的多是創傷、憂鬱、無力感大增等,網路上的輔導和談心管道也多了。」

圖/香港邊城青年

生活的事,必須回到生活裡去解。年輕人的情緒在大起大落間疲乏,隨之而來的精神與情緒困擾由各種不同的心理輔導「樹窿」(樹洞)承接,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成立的「山城樹窿」、受過專業訓練的義工與社工支援的「Chat 窿」,以及 Telegram 的「心聆樹窿」,或「負能量樹窿」工作坊等活動,高峰期有的樹窿可多達 2000 多人,大家在其中互相聊天陪伴。

如今,類似的防自殺支持網如「Find Us Channel」更由原本 7 人自發運作的小團體,發展成 Telegram  上十餘人輪班接受市民通報的自殺防治專屬頻道,參與成員已達 6700 多人,一有需要便協力「起底」意圖輕生者的所在地與相關資料,再加以阻止輕生或轉介社工做情緒輔導。

圖/Find Us Channel
港人在網路上互相支持、承接彼此,甚至協助攔截輕生個案

半年多來,全球透過不間斷的鎮暴新聞連播,幾乎要對這個風雨飄搖的邊城失去信心,身在其中的港人卻以驚人的毅力發展出「黃色支持網」,陌生的善意與資源如同街頭流水般的抗爭者(Be Water),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匯集流動。

「上至區議會、下至小市民,社區裡的大小組織都已經連結,大家都是社區的一分子。」張貴豪說:「只要當事人是因為抗爭運動而有需要,都很容易轉介到不同的支援團隊跟進。比起運動初期必須向各專業尋求協作,如今社工的負擔已經小很多。」

圖/香港邊城青年

張貴豪的同事、社工復興運動成員小白,平日積極參與前述的醫療與被捕支援、自殺防治與人道基金轉介等。他服務街頭的邊緣青少年長達 16 年,在許多混幫派的衝組年輕人身上見過不少易受忽略的脆弱與善意。

被問及 5 月底港版國安法(註)通過後,是否會質疑彼此過去一年來的努力?他堅定說:「不會。這一年來的抗爭,有太多美麗的畫面。」在醜惡的暴政跟前,小白最先看見的,仍是港人扶持前進的光芒。

註:5 月 28 日,中國召開第 13 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 2878 票贊成、1 票反對、6 票棄權表決通過俗稱「港版國安法」草案的《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預計最快 8 月通過。屆時此法可能直接跨越基本法 23 條,以「顛覆國家罪」、「分裂國家」、「實施恐怖活動」等名義清算港人,一國兩制的承諾將名存實亡。

港版國安法後:攬炒到底,香港人沒什麼可輸了!

去年 9 月,小白到美國華盛頓爭取國際支持。一年來,如同抗爭者所說:「是你們(政府)教會我們,和平示威沒有用。」許多原本支持「和理非」的香港人如今已漸漸能接受激進的抗爭手段,然而中共「越打越兇,根本不怕動武」同樣是不爭的事實,「港版國安法」強行通過更給了香港人又一記重擊。

去年 6 月 4 日剛好是北京六四學運 30 週年,超過 18 萬人齊聚於維園悼念。圖/立場新聞

如今,許多人已開始思考街頭抗爭以外的路線,而國際支持正如議會選戰或黃色經濟圈一般,「未必有用但必須一試」。「我們也知道,國際上幫助香港,不單只因為關心香港人,也因為擔心受到中共威脅。」小白說:「這是意識型態之爭,我們必須讓他們看見極權政府的醜惡。」

同為資深社工的香港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副理事長楊映雪,平日服務的是未婚懷孕的青少女。小媽媽們本就憂心孩子與香港的未來,國安法通過後更擔心下一代被「洗腦」,常和楊映雪談起不知如何教育孩子的無助感。

她苦笑:「國安法之後,我只有了更強烈的攬炒(玉石俱焚)心態。畢竟我們只用一年的抗爭就讓中共揭出底牌,把香港推到國際中美角力中,那怕只是棋子!無論如何,這是場長期抗戰,(國安法)愈早出現總比溫水煮青蛙到 2047 好。」

圖/香港良心 Guide

張貴豪笑楊映雪根本是「負面的正面思考」,自己卻也坦言香港人已經「沒什麼可輸了」。他說:「我們這一代人,不必再奢望回到過去五光十色的香港。認清事實,知道如今就是對抗暴政的時代,專心抗爭吧!就算失望,也不能絕望。

「是啊!不要抱無謂的幻想。想想那些已犧牲的手足,繼續抗爭吧!打倒極權不會只是一代人的事,抗爭等於生活,生活等於抗爭。」楊映雪開玩笑說:「現在連吃飯都要分黃藍啦!」

笑語未歇,她卻已嘆息祈願:「當然還是最希望這一代的事,都能在這一代了。」


延伸香港風雨未歇:
1. 【專題】1. 工黨議員張超雄:當權者若不懸崖勒馬,將會永無寧日/反逃犯條例香港直擊
2. 【專題】2. 先是一個人,然後是香港人,然後是社工/反逃犯條例香港直擊
3. 【專題】3. 社運中的社工:612 之後,我們還相信非暴力抗爭嗎?/反逃犯條例香港直擊
4. 【專題】4. 生活即政治,社會工作如何在日常中實踐?/反逃犯條例香港直擊
5. 無國界記者:呼籲香港當局採取行動,終止對媒體的暴力
6. 香港的抗爭就是我們的抗爭,提醒我們捍衛基本人權這個普世價值
7. 香港街頭的「陣地社工」,如何突破「社工只是做愛心」的刻板想像?/端傳媒
8. 評論後記:香港陣地社工給臺灣的一種想像
9. 香港抗爭中的性暴力:出於政治意圖的權控手段,受害者控訴無門、無從追究
10. 【人權星期三】今日香港,年輕是原罪嗎?抗爭年齡越來越小,暴力卻持續升級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葉靜倫
葉靜倫

Right Plus 創辦人 & 總編輯。曾任出版社資深編輯、NGO 雜工、NPOst 主編,對書寫斤斤計較但錯字很多。除了文字沒有其他技能。

想當特務卻當了 10 年編輯,想養獅子卻養了一隻貓。相信智慧比外貌還重要,但離不開放大片。最喜歡善良的朋友,聰明的情人,以及各種溫柔的對待。

文章: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