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諭專欄/有病就該吃藥住院,為什麼做不到?精神衛生 3 大迷思

編按:有鑑於立委王婉諭與其團隊長期深入、多面、即時的社政討論,Right Plus 合作開啟王婉諭專欄,收錄、匯集、編整其相關產出,避免有價值的論述散落在社群媒體的片斷之間。

本專欄目的僅在於公益專業與社政領域的累積傳承,不具政黨推廣功能、不做政治響應,內容亦不代表本站立場。


「精神衛生」對一般大眾來說,或許是很陌生的詞彙,一說到精神衛生,大多數的人都不太知道這什麼概念。然而,當媒體報導精神疾病患者犯下傷人、殺人等事件,我們社會普遍的反應是什麼?

「他就是不好好吃藥,才會發病去攻擊人!」
「為什麼不把他關在精神病院就好了?」
「他們很危險,哪天發狂攻擊我怎麼辦?」 

過去,大家多半討論這些人犯了錯後的處罰機制;卻很少人思考如何預防,如何避免他們走到傷害他人的這一步。多數人往往因為不理解,而產生對精神疾患者的刻板印象與迷思,讓我們更加恐懼、害怕。然而,這些刻板印象真的都正確嗎?

迷思 1:精神病患很危險,容易傷人犯罪

精神疾患者就一定會攻擊人嗎?

精神疾患者的犯罪率確實比一般人高,但大多以「微罪」為主,像是在意識不清醒的狀態下拿了別人的東西,或是騷擾他人等。

但若是以嚴重的傷害或兇殺案件來看,則並非如此

根據英國的研究估計,該國 2003 年到 2013 年的陌生人殺人者,共 1,563 人,佔所有殺人事件的 25%。陌生人殺人案件中,患有精神疾患者只有 117 人,佔所有陌生殺人案件的 7%。

而 2017 年臺灣相關研究發現,精神疾病或智能障礙殺人者比例不高,其中以思覺失調症、反社會人格、智能障礙較多。陌生人殺人者中,僅有約 5-7% 為類似疾病或障礙者。

Photo by Isai Ramos on Unsplash

這些數字顯示出,在嚴重的社會案件中,精神疾病者的犯罪率其實並沒有比一般人高,卻因為被「特別標記」,才會形成比較危險的標籤。

這些標籤,導致許多精神失序者害怕承認自己的疾病,外界的異樣眼光和社會的輿論壓力,讓他們不得不把自己隱身在大家看不見的角落,也因此難以得到需要的協助,讓他們的病情更加惡化。

銜接幻想的世界,回到現實來對話

基本上,多數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社交上多半呈現害怕和退縮;只有被害妄想症或有幻聽幻覺症狀的患者,才可能為了保護自己或為了其他原因產生攻擊行為。

對於有幻聽、幻覺的患者來說,幻聽、幻覺所建構的世界是非常真實的,他所要防衛的對象,往往是他幻想出來的、那個不斷貶低、攻擊自己的人。在幻聽或幻覺症狀裡,劇情是幻想的,但其中的情緒、情感依然是真實的,可能存在著他們對逝去親人的思念,或是希望回應與重要他人的關係。

病友的幻覺就像是不同頻道的世界,幫助他們恢復穩定的關鍵點,在於我們能否將這個頻道的世界,與現實銜接,把另一個世界的劇本拉回現實來對話。

Photo by Kaleb Nimz on Unsplash

迷思 2:有病為什麼不吃藥?

小瑩是個非常喜歡奇幻文學、藝術電影的學生。第一次發病的時候,小瑩正就讀高中 2 年級。某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她突然「解離」,不知道自己在哪裡,意識像是被抽離一樣,飄在空中看著自己站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

小瑩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她以為,這樣類似放空或神遊的狀況,或許大家多少都有,「應該沒什麼吧」。後來,因為同儕及課業壓力,她假裝自己很正常,未曾向家裡求助,也沒有去看醫生,就這樣在與精神失序共處的壓力下,準備大學考試。

最終,小瑩的症狀抵擋不住壓力,仍然爆發。

從就醫至今,小瑩每天要吃 5 種以上的穩定精神藥物,這些藥為了讓她精神鎮定,抑制了一些腦部功能,讓她沒辦法背英文單字、沒辦法理解複雜的句子、身體遲鈍、劇烈頭痛,這些都是精神藥物的副作用。

然而,如果不吃,她天天都想自殺。

Photo by xandtor on Unsplash

但吃了藥之後,她念書、社交互動的能力,都大受影響,當然,最喜歡的奇幻文學與電影也都沒辦法看了,因為她連朋友閒話家常的內容都無法理解,小說跟電影的內容,當然也就看不懂。

服藥 6 年來,這是她每天早上要吞下藥丸之前,都必須面臨的掙扎。

看見服藥的苦痛與家庭困境

吃完藥(通常是第一代的傳統型抗精神病藥物),會出現手腳抖動、眼睛往上吊、眼球歪斜、四肢僵硬、流口水、歪嘴歪頭、舌頭外吐等副作用,病人因此感到痛苦,每天吃藥前,可能都必須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掙扎。 

服藥的副作用,除了患者易感到痛苦,不了解精神科藥物效果的家屬,可能也會因此嚇一大跳,所以有些家屬不願讓生病的家人吃藥,因為他們不忍心看到生病的家人,變成他們陌生、不認識的樣子。

精神藥物會產生許多副作用,並不像吃感冒藥那樣,吞下去、病就好了,也因此長期穩定的服藥,才會這麼困難。

而我們能給予精神疾患者的幫助,也不該只有提供藥物,要他們乖乖吃藥就沒事了。

迷思 3:精神病人就該去住精神病院啊?

先前伊甸活泉之家的主任廖福源,曾在「我和阿三哥的故事」一文中,提及阿三哥因經常與家人發生金錢上的衝突,即便身體狀況、表達能力與精神狀況都很好,並非生理功能較差、需要長期養護的類型,但不願照顧他的哥哥仍將他送進慢性療養院,一待就是 9 年。

當廖福源主任去看他的時候,阿三哥問:「我被關了這麼久,到底犯了什麼罪?」。為什麼沒有辦法出院呢?最大的可能,還是哥哥不放心他出院。

對身為手足的照顧者來說, 要他們這樣照顧自己的家屬,其實不怎麼公平。廖福源主任知道,他必須讓哥哥理解,在事情發生時會有人幫忙。哥哥有了足夠的支持,才有機會相信,弟弟是可以出來的。

廖福源主任問哥哥:「是什麼原因,讓你覺得弟弟還不能出院?」哥哥說:「在醫院裡面環境比較平靜、比較單純、比較適合他。」廖福源主任再問:「所以他的後半輩子都要在醫院過了嗎?」此時,哥哥沒有再說話。

其實哥哥並不認為要把弟弟一輩子關在醫院裡,心中也充滿了不捨與愧疚。只是,他真的不知道還有什麼其他的選擇與協助。

廖主任後來再見到阿三哥,發現他雖然接受治療好幾年了,但他的「非現實想法」卻比以往更多。說話雖然平靜,言談內容卻充斥著不實際的想法。醫院給予的治療,是否適合阿三哥呢?

當天,阿三哥也主動問起「有沒有出院後可以在社區裡生活的方法?」他被關在醫院裡的這段日子裡,是不是一直在想著這件事呢?

Photo by Qusv Yang on Unsplash

住院是為了治療,不是為了與社會隔離

目前,全臺灣領有重大傷病卡的精神疾病患者約有 19 萬人,統統去住院,有可能嗎?

不僅不可能,而且更重要的是,每個人所需要的協助並不相同。有些人的生理機能可能老化,精神也可能不穩定,因此需要長照養護的機構;其他的急性症狀,根據精神科醫生的說法,通常半年到一年可以回穩。

而回歸穩定的人,其實更需要其他的不同資源,協助往復原邁進,例如透過社區精神復健中心,銜接他們出院後的轉銜,包含家庭協力、生活自立、培力賦能、就業輔導等,一步步回歸原本的生活,如你我一樣,共存在社會中。

但,我們的社會,是否能提供這些足夠的資源?

如果提供不了、承擔不了,難道我們只能把他永久隔離在醫院裡?這樣對他來說公平嗎?要求他住院,到底是為了病人的健康,還是家屬的喘息、社會的安寧?

社會必須更了解這些疾病,才能減少對患者的偏見與歧視,讓他們有勇氣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進一步尋求醫療、復健與社區生活的協助,一步步慢慢回歸到社會中。


延伸心理 & 精神健康:
1. 昂貴的精神健康:付出資源或付出代價?心理諮商究竟能否納入健保?
2. 王婉諭專欄/老是喊著要精神病人吃藥,醫療資源卻跟不上
3. 王婉諭專欄/臺灣的社區精神照護出了什麼問題?
4. 回應王婉諭:社會安全只是低標,精神病人需要更多「在社區生活的可能」
5. 怪怪的家人,不一定是病人/精神疾病照顧問答
6. 如何與精神病親友相處?了解精神病,其實是在了解「人」


原文刊於王婉諭粉專 8/24 貼文8/26 貼文8/31 貼文9/9 貼文,Right Plus 獲授權編整刊登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王婉諭
王婉諭

過去我是全職媽媽,現在是時代力量立法委員。
 
進入立法院後,我們致力於犯罪被害人保護、社會安全網、托育幼照環境、社工權益、性別平權、性平教育、精神衛生、環境保護等多項議題。未來,我們仍希望努力關心社會中的每一個角落,讓臺灣往更好的方向前進,也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更好的成長環境。

我們一起勇敢,照亮孩子的未來!

文章: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