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精神病親友相處?了解精神病,其實是在了解「人」

活泉之家工作 2 年多,開始會有人詢問我一些和精神困擾朋友相處的方式。我想我也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只有一些自己經驗的整理。

我還記得我第 1 年當社工菜鳥時,曾經和有中輟議題的青少年一起工作。面對與少年們的衝突,別的社工大吼一聲就可以鎮住場面,但我想說,底氣不足的我大吼一聲大概會被揍吧(笑),所以我先從緩和氣氛開始找方法試試看。

Photo by Akson on Unsplash

「相處」的重點在於,這是 2 個人的事情,對我有用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所以這些經驗不是什麼標準答案,只是提供一些參考方向。

當我們了解精神病患時,其實是去了解「人」

在討論和精神困擾的朋友相處時,大家常常會討論一些似乎很難理解的問題:「為什麼他在自言自語?」、「為什麼他這麼敏感,老是為小事糾結?」、「好怕他生氣,講話好緊張喔!」、「他為什麼這麼想傷害自己?」

這些生活中不太尋常的經驗,讓精神困擾的朋友好像身在一個無法被理解的神祕世界裡,除了所謂的「專家」以外,其他人無法涉足。

Photo by João Silas on Unsplash

雖然這些外顯行為或狀態很多人無法理解,會因此感到困惑、害怕和不安,但我想到芬蘭以協助面對精神危機家庭的「開放式對話」創辦人、心理學家亞科‧賽科羅曾說:「當我們去了解嚴重的精神疾患時, 其實是在談怎麼去了解人。」 這也是一直放在我心上的思考路徑。

對我來說,要去理解精神困擾的朋友,第一件事就是多一點去理解同樣身而為人的自己。

身而為人,我們都用自身的困境經驗去理解對方

面對朋友情緒似乎處於極端狀態,或是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畫面,這些經驗或許不是我們曾擁有過的,所以難免會想像對方是一個「完全不能理解,只有專家可以提供方向的對象」,因此會不知道如何跟他互動,甚至覺得害怕、不安。

Photo by Denny Müller on Unsplash

很多時候,當對方做出自傷、自言自語、怪異的動作時,我們與他之間看起來似乎毫無連結點,但藉由對話,了解他在做這些行為背後的想法和感受,或許就可以比較容易找到彼此的連結。

接著,再透過這些連結點去思考:「當我在這樣的狀態時,我希望被怎麼對待?」可能比較容易找出和對方相處的方式。我會建議幾種做法——

1. 觀看自己的情緒經驗,連結對方的情緒起伏

你有沒有走不出來的經驗?理性上,明明知道應該要放下,但就是放不下?可能是被羞辱時的憤怒、失去的痛苦、心理的遺憾等。

Photo by Yuris Alhumaydy on Unsplash

在那些時候,什麼樣的陪伴能幫到你?什麼樣的陪伴反而讓你很困擾?我們可以從自己的經驗中,找到陪伴別人的可能方法

2. 留意並聆聽自己的「自動化思考」,理解特異經驗背後的渴望

你可能沒有幻聽,但你是否曾留意過,自己在做決定或與人相處時,曾有一些思考快速閃過你的腦袋?

也許你很少留心,但那些想法常常是你做決定的關鍵。

「沒有人喜歡真實的我,我是沒有價值的人。」
「我不能拒絕別人,不能讓別人生氣。」
「成功都是僥倖,我一定會失敗。」

研究指出,60-70% 的幻聽常常是批評或指責的聲音。這讓我想到,心理學的「內在父母」理論,或是佛洛伊德(Freud)「超我」的概念。也就是,人會內化兒童時期的權威人物(如父母、老師)的聲音,這些聲音會在長大後,成為自己內心督促自我的聲音。

如果權威人物很苛刻,長大後自己也可能繼續對自己很苛刻。許多當事者在相關症狀開始前,都曾經歷超越自身可承擔的環境或壓力事件,然後產生被跟蹤、別人都要害我、聽見聲音等所謂「不理性」的想法和感受。

與責備相反,也有一些當事人會因為這些聲音指令,去做許多常人無法理解的動作,當我們與他討論為什麼要聽話時,他可能會回答,因為那個聲音告訴他,他是魔界的王子,或是聽從指令就會有神力並受到歡迎。

身為一個「宅宅」,我從小就非常喜歡看漫畫、小說、日劇、美劇、偶像劇、武俠劇等,但當我抽離一點來看,常發現我在某一時期喜歡的劇情,常和我當時的人生主題相關。例如想要受歡迎、想要被重視等。

也就是說,我的這些願望被投射進劇情裡。不管是藉著想像或是漫畫,我們都試圖完成那些自己沒有圓的夢,試圖圓滿那些心裡的遺憾。

但差異在於,對我而言,現實與投射的世界界線相當清楚,對他們而言則很模糊。因此,我們的重點不是放在駁斥這些想法非理性,而是理解他經歷的痛苦和其中的渴望,然後陪伴。

當有了這樣的連結,我就會進一步問自己:

當我陷入嚴重的自我懷疑時,哪些陪伴對我而言有幫助?在怎麼樣的經驗中,我會感受到別人的接納,因此可以對自己比較寬容?

理解我們都是個體,每個人的處境都有所不同

我常覺得「經驗」是一把兩面刃,上面談到如何藉由自己的經驗貼近對方,但若沒有體認到經驗的差異性,經驗也可能反而造成傷害。例如:

「我都走出來了,為什麼你不行?」
「你有照著我的方法做嗎?我不是跟你講過很多次了?」
「我覺得你就是以前的我,你只需要⋯⋯」

意識到彼此的差異,其實重點是要理解:就算是聽起來很相似的處境,每個人的狀態、所處的環境、要走的歷程仍然不一樣。理解對方和自己的差異,才能使用自己的經驗來貼近對方、給對方一些方向,但不至於壓迫到對方。

我想列出一些常見需要注意的部分:

1. 意識到情緒就像海水會漲會退,才能建立長期關係

陪伴一個朋友度過激烈的情緒是一件很花費心力的事,你好像很努力,終於安撫了他,隔幾天對方可能又陷入焦慮、憂鬱或其他極端情緒。有些人可能會因此陷入自責,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對方怎麼可以這樣,很快在對方身上貼上情緒勒索的標籤。

這些挫折、憤怒、疲憊的感覺,都讓人產生很多情緒,或甚至想離開這段關係。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我不否認真的有時候是所謂的情緒勒索,但也有多時候,這些情緒就像海浪的漲潮與退潮,不是陪伴的人做得不夠好,也不是面對情緒困擾的人不夠努力。

很多時候陪伴者「我是不是做得不夠好」或是「他這樣怎麼對得起我」的情緒,反而壓垮了彼此的關係。因此知道海水會漲退,找到相應和疏通的方式,比較容易建立長期的關係。

2. 完美的陪伴不如穩定的陪伴

網路上有許多「千萬不要對憂鬱症病人說的話」、「如何陪伴精神疾病的伴侶」的文章,這些都很有意義和方向,但有時候好像只把焦點打在生病的人身上,而忘記其實一段關係裡不只有一個人。

我認為焦點應該不是「他」(生病的當事人),而是「我們」。找到彼此間舒服的相處方式,關係才能走得遠。

在舒服的相處方式裡,情緒、心力、體力的平衡都很重要。有些人可以承接的是固定時間的陪伴(一週一次聊聊天);有些人可以承接的是固定的方式(訊息可以,但電話或見面有點吃不消);有些人可以陪伴彼此度過情緒危機的時刻,但事後則需要一段時間休息;有些人不擅長承接很強烈的情緒,但可以是一起吃喝玩樂的好朋友。

唯有找到自己覺得舒服的方式,關係才可以走得遠。

另外,如上述所言,每個人的狀態都不太一樣,擅長的事情也不太一樣。如果只有一個人支撐很容易累倒,也不容易顧及全面。

因此,精神困擾的朋友如果可以有一個社群,由一個團體或不同的親友支持,織就一張接住人的網子,也是一個可以讓陪伴之路走得比較穩的方式。

即使生病了,還是一個「人」

當一個人生病了,我們往往會聚焦在他的疾病和失能,拚了命想說,如何讓他離開低潮的狀態、如何不要產生激烈的行為,而過度把焦點放在如何處理這個人的「問題」,卻忘記他仍然是一個「人」。

生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中仍然還有其他部分。有他想做的事,有他的夢想,有百無聊賴的打混時間,更有他說起來會眼睛閃閃發亮的事。

有時候精神困擾好像籠罩、吞吃了這個人,或許身邊的人甚至當事人都忘記了他被疾病抓住以外的時間。因此,請記得他還是一個「人」,也幫助他記得這件事,我覺得相當重要。

畢竟,「當我們去了解嚴重的精神疾患時, 其實是在談怎麼去了解人。


延伸閱讀:
1.  我可以和服務對象成為朋友嗎?社工與案主,那條無形浮動的界線/一種__的社工觀點
2. 如何成為關係的轉譯者,ㄧ起邁向「好好生活」?/一種__的社工觀點
3. 案主說話真真假假,如何建立信任關係?/一種__的社工觀點


原文「和精神困擾朋友的一些相處指南」刊載於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Right Plus 獲授權轉載。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郭可盼
郭可盼

擔任社工邁向第 8 年,和青少年與精神困擾的家庭們一起工作,偶爾當戲劇治療師,偶爾寫作。仍然常常在「努力成為自己期待的樣貌」和「理解自己的限制」中掙扎。

其實很憧憬可以在社區蹲點的工作者,但因為無法應付大量社交,所以選擇和少少的人、慢慢一起工作,像是等待一株植物生長。

很多時候沒辦法給出什麼答案,希望可以成為別人路程中的旅伴,一起慢慢找出路。

文章: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