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黑幫之都 30 餘年、助你金盆洗手重建人生,「兄弟工廠」獲全球最大人道獎

首圖/取自兄弟工廠(Homeboy Industries)

1996 年,希爾頓基金會設立希爾頓人道獎 (Conrad N. Hilton Humanitarian Prize),旨在表彰對人權領域有極大貢獻的組織,為全球最大型的人道獎。今年得主由美國洛杉磯的非營利組織「兄弟工廠」(Homeboy Industries)摘下,榮獲獎金 250 萬美元(約新臺幣 7350 萬元)。

1988 年,兄弟工廠開始為更生人及幫派成員提供免費支持服務和培力課程,包括心理健康諮詢、法律服務、教育學程、技能培訓、就業服務、憤怒管理、子女教養培訓等,目的是陪伴他們走出新的人生道路。

協助幫派成員脫離暴力或毒品並不容易,尤其兄弟工廠當年起家的洛杉磯,是美國幫派最集中的城市。據洛杉磯警察局稱,市內逾 450 個活躍幫派,成員總數突破 4.5 萬人,被稱作「黑幫之都」。《哈芬登郵報》等外媒更指出,兄弟工廠誕生的頭 10 年(1988-1998),正逢洛杉磯的「死亡十年」,幫派暴力橫行街頭,每年有近千人被殺。

在兄弟工廠多年努力下,愈來愈多幫派成員重新在社會上立足,遠離暴力,如今其「兄弟」足跡已遍及全美及世界各地,並在 2014 年啟動他們的全球社區培力網絡

兄弟工廠創辦人博伊爾神父(Greg Boyle)。圖/Father Gregory Boyle
兄弟工廠的烘焙培力課程。圖/Homeboy Industries

工作是抵禦子彈最好的方式

「工作是抵禦子彈最好的方式」,是兄弟工廠的核心理念之一。

兄弟工廠創辦人博伊爾神父(Greg Boyle)長年和幫派分子來往,並為眾多被殺害的年輕成員下葬。據他觀察,幫派成員各自擁有不同背景,其中多數都經歷過某種嚴重的創傷,例如家暴、性虐待、吸毒、幼年時期被遺棄等。當然沒有類似經驗的人也會加入黑幫,但群體的共同點都是「對未來感到無望」

因此,兄弟工廠安排課程,陪伴無力卻有意願改變的「兄弟」習得一技之長,回歸正途,進而將影響力擴散到各個社區。

組織發展初期,博伊爾和洛杉磯當地企業合作,鼓勵對方僱用有意回歸正軌的幫派男女,後來開始創建自己的職能培訓業務,陸續拓展出麵包店、咖啡廳、餐廳、雜貨店、農產品市集、絹印及刺繡等多元社會企業,無論是座落在市政廳二樓,還是洛杉磯國際機場的店面,都能見到「員工們」的俐落身影。

這些社企不僅是重要的培力場所,讓有心改正的前幫派份子認可自己的價值和能力,也讓外界對他們產生信任,提升企業的僱用意願,組織還能將收入再應用到其他項目,讓計畫持續進行。

從最熱門的刺青移除開始,助你金盆洗手

每當人們想脫離幫派「上岸」,為了順利求職等原因,通常會將額頭、臉頰或脖子等部位的大量刺青去除。不過,以雷射去除刺青,就像拿滾燙的橡皮筋用力往皮膚彈,據說比刺青當下還痛,再加上治療並非一蹴可幾,每個刺青平均需要進行 8 到 10 次治療,在特殊情況下,甚至需要整整 1 年才能完成。

即使如此,渴望重生的意念無法抵擋,去除刺青成為兄弟工廠最熱門的首選服務。以 2018 年為例,兄弟工廠在一年內,就為離開幫派的人移除多達 43777 個刺青,許多人也從這項服務開始認識、使用兄弟工廠的其他服務,例如心理諮商、職業發展培訓或教育發展證書(GED)訓練等。

兄弟工廠提供的刺青移除服務。圖/Homeboy Industries

曾在兄弟工廠麵包店擔任麵包師傅的德博拉(Fabián Debora),現在是組織內的藥物濫用顧問,他坦言:「大多數的幫派成員都想過上更好、更穩定的日子,只是不知道要怎麼離開黑道生活。但當一個人有理由早起去上班時⋯⋯他們已經走在尋求改變的道路上了。」

換個視角看幫派重生:投資未來,而不僅在解決問題

隨著博伊爾和成員們的關係加深,他發現幫派暴力只是其中一道關卡,其他延伸出的居無定所、心理健康等社會根源問題,才是兄弟工廠真正要改變的目標,並以此讓人從傷痛中痊癒。

「教育也許可以幫助更生的幫派成員,也許不行,或者一份工作可能也行,但這些都比不上一個人自身的復元。內心已痊癒的前幫派成員,不會再次入獄。」博伊爾補充,就微觀而言,組織正在幫助幫派成員改善生活,但從更大的範圍來看,兄弟工廠提出的是:「如果我們想要投資這些群體,而不僅是解決生存問題,我們該怎麼做?」

對此,兄弟工廠設計一項為期 18 個月的計畫,每次提供 180 名前幫派成員和更生人就業機會。該計畫重視個體的身心層面治癒,同時注重發展工作技能,首要目標是讓參加者從創傷中康復,達成 5 大成果:減少累犯、減少藥物濫用、增進社會連結、提高居住安全與穩定性、家庭重聚。他們透過「投資」課程及支持,讓參加者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兄弟工廠也預計在洛杉磯唐人街總部附近,建造「自立轉銜宿舍」(transitional housing),此外還計畫建立日間托育中心、心理健康諮詢空間等。他們也力求和地方政府、民選官員及相關夥伴合作,告知大眾關於幫派成員的真實故事,期待能向世界展示一種看待幫派或更生人的新視角,將所有夥伴都視為「人」,減少妖魔化與分化,社會才有進步的機會。

是兄弟工廠的核心理念之一,「工作是抵禦子彈最好的方式」。圖/Homeboy Industries

儘管組織逐年擴展,經營卻非一帆風順,兄弟工廠曾在 2010 年面臨財務困難,當時為了填補 1000 萬美元的預算缺口,組織被迫解僱 300 名員工,直到近年才獲得改善。如今他們成為希爾頓人道獎得主,博伊爾希望以此向世人強調同理心、身段柔軟、建立親密感文化的重要性,他相信這也適用於其他社會問題。

希爾頓人道獎邁入第 25 屆,強調平等、韌性與尊嚴

籌畫全球最大人道獎的希爾頓基金會,創立於 1944 年,宗旨是不分種族、地域、宗教信仰,幫助世界上的弱勢群體。

2019 年 9 月,美國著名的酒店大亨康拉德希爾頓(Conrad Nicholson Hilton)之子巴倫希爾頓(Barron Hilton)在家離世,終年 91 歲,其 97% 遺產約 34 億美元(約新臺幣 1000 億元)捐給希爾頓基金會,基金會的現有資產從 29 億美元突增至 66 億美元。

康拉德生前曾擬將多數家族資產捐給教會和慈善基金會,但當時的巴倫不滿遺產分配,向法院提出訴訟,經過 9 年官司纏訟後終於勝訴,成為家族掌門人。未料巴倫過世後的做法,最終卻與父親如出一轍,引發外界討論。

兄弟工廠獲今年的希爾頓人道獎。圖/Conrad N. Hilton Foundation

目前,希爾頓基金會致力於 7 大領域的影響力投資,包括救災復原、青少年培育、無家者、安全飲水計畫等。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已捐出達 18 億美元,從今年初到 7 月底,則已捐出 5162 萬美元。

關於今年邁入第 25 屆的希爾頓人道獎,前幾年得主分別是希臘的移民權益組織「移民與發展行動」(METAdrasi)、肯亞的「閃耀希望社區」(SHOFCO)和孟加拉的「國際腹瀉病研究中心」(ICDDR,B)等。

針對今年得主的評價,基金會總裁兼執行長勞格哈恩(Peter Laugharn)表示,兄弟工廠以人為本,消除社會經濟不平等現象,創造替社會邊緣人療傷與投資個人能力的場域,體現出獎項和基金會強調的平等、韌性與尊嚴。


延伸了解黑孩子與社會企業:
1. 陳爸未竟的遺憾與遺愛:我心中放不下的黑孩子們
2. 臺東書屋接班人陳彥翰:「老爸,你留下的絕不會枉然,但我們能完成的必定不同」/孩子的書屋週年追蹤(上)
3. 陳爸留給孩子們最珍貴的禮物:團結包容,在資本社會中逆向行駛、打造多元選擇/孩子的書屋週年追蹤(下)
4.【BRAC】社會企業是為解決問題與助人而存在 /世界前 50 大領袖 SIR FAZLE 來臺報導
5. 身為「改變世界的社企提案」評審,我們該追問提案者什麼?


資料來源:
1. Q&A: 2020 Hilton Humanitarian Prize recipient on creating cultures of healing
2. Watch: Hilton Foundation announces the 2020 humanitarian prize laureate
3. Father Gregory Boyle has an ambitious plan to expand Homeboy Industries – Los Angeles Times
4. California Today: Starting Over, With the Help of Tattoo Removal – The New York Times
5. Barron Hilton Leaves 97% of His Fortune to the Family Foundation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曾玉婷
曾玉婷

Right Plus 記者,文字工作者。喜歡書寫和音樂。志向是真誠對待生活中的每個枝微末節。最近經常會想起:「這是人們會說起的一年,這是人們說起就沉默的一年。」

文章: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