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C】2. 社會企業是為解決問題與助人而存在 /世界前 50 大領袖 SIR FAZLE 來臺報導

承上篇:1. NGO 茁壯的 4 大關鍵能力:人力、資源、財會、稽查 /世界前 50 大領袖 SIR FAZLE 來臺報導

如今帶領全球最大 NGO BRAC 創造無數奇蹟的法茲雷爵士,此次來臺在訪問中一再強調:對貧困者來說,短期急難式的給予金錢或物資遠遠不夠,重要的是創造一個有利貧困者長久發展的「環境」:「讓每個人都有體面的工作、有工作的機會、有被需要的感覺,如此才能發揮『』的價值。」

他也自始就深信,貧困者才是改變自己命運的行動者,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人有辦法直接改變他人的生命。因此,NGOs 要做的是讓這些貧困者「願意改變」、「想要改變」,並且創造一個讓他們「能夠改變」的環境。

「剛開始我們確實碰到不小的困難。例如我們不斷設立學校,跟樂施會誇下海口說 3 年內會讓每個孟加拉人都能獲得教育。但後來發現,沒有人想在一整天辛苦工作之後,還去學校上課,因為這對他們的生活沒有幫助。」然而,不願上課看來是因為疲憊,真正的原因其實在於沒有動力、不理解學習是怎麼一回事。

圖/@ BRAC 官網

「後來我們去請教巴西的教育家,他運用一些關鍵字,例如饑荒、艱困、挨餓等,教貧困者先從生活中最切身相關的問題開始討論,包括為什麼有些人會一無所有?窮人面臨什麼樣的現況?社會上的歧視有哪些?透過討論,貧困者開始思考、建立自信,接著就會開始尋找解決辦法與答案。

「這種批判性思考自信就是我們想看到的。他們必須先想要改變,而且深信自己有能力改變,我們再創造有利於改變的環境,如此才有意義。例如 BRAC 會提供微型貸款給他們,但他們必須自己學會儲蓄、努力工作,才能償還貸款。」

關於儲蓄,法茲雷強調,貧困者對「未來」的概念與臺灣人的想像或許相差很多:「對他們來說,一次只會想一天的事。今天可以工作,那就先餵飽今天的肚子,明天的事明天再說。時程計畫總是只有 24 小時,因此教導他們儲蓄、思考明天、後天、下個月、明年,讓他們的眼光放遠,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貧困者對某些概念的理解異同,對許多歐美 NGOs 來說或許陌生,然對於從孟加拉戰後灰燼中崛起 BRAC,卻非常能夠理解。法茲雷爵士很早就知道,人必須先「相信」,才會願意學習。而要讓貧困者「相信」,往往障礙重重。

「1979 年,我們逐一透過家訪,教導婦女們調製口服脫水補充液,透過一定濃度比例的糖、鹽、水,讓每一位女性都能學會、提升孩子們的健康。剛開始我們必須帶訓練員到首都的研究中心,讓他們學習並理解這些知識,他們才有信心並願意回到村裡去推行。」

法茲雷爵士解釋:「但後來成效還是不好,我們又請了人類學家去做計畫訪查,才發現許多家庭中的男性因為不理解而阻止婦女學習,成了計畫推行的阻力。我們於是又調整了計畫,針對男性重新做教育,之後又以小班制提升教學效率,終於讓計畫順利推展。」

「所有的問題都找得到解方,只要你真的下定決心認真尋找。」爵士笑著強調。

圖/@ BRAC 官網

社會企業是為解決社會問題而存在

此次來臺,法茲雷爵士不斷被提問的另一個問題,就是 NGO 與社會企業之間的拿捏。因為 BRAC 在孟加拉的計畫,每年有 8 成的資金收入,來自其旗下社會企業的自營收入,被牛津大學經濟學教授、Paul Collier 博士稱之為:「全世界最讓人驚奇的社會企業。」

BRAC 不僅擁有自己的種子研發公司,以及全孟加拉最大的乳製品公司 Aarong Dairy,還擁有支持婦女就業的織品與手工藝品店 Aarong。後者從 1978 年成立至今,不僅獲得公平貿易認證、有 97000 名婦女參與其中,還在孟加拉遍布 18 間分店,成為孟加拉最大的時尚藝品零售店。

「我所有的社會企業,都源自於『助人』這個初衷。例如,我教會貧困者養牛、生產牛乳,但我很快就發現這些牛乳賣不出去,因為全村沒有一個人買得起牛乳;我培訓婦女們製作手工藝品、生產絲綢等產品,卻發現這些產品都賣不出去;我發現農夫的產量一直無法提升,因為他們沒有高品質的種子;我發現有些中小企業主因為『不夠窮』而無法跟銀行貸款,但他們確實又需要資金。」

法茲爵士解釋:「於是,我成立了乳製品公司,向農人收購牛奶、再製成乳製品、為他們創造市場;我成立手工藝織品公司,向婦女們收購手織品、提供保證收購價,再向外打開市場,讓這些產品可以在我們自己的店裡販售;我邀請科學家、育苗農夫一同研發種子,成立了種子公司,讓孟加拉全國玉米產量提升到 200 萬噸,足夠餵養全國所有養雞場的雞隻;我成立 BRAC 銀行(BRAC Bank Limited),放貸給中小企業主、提供微型貸款與金融服務。」

「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解決初始遇到的問題,也回應到我前面所說:能改變貧困者的永遠只有他們自己。NGOs 要做的只是創造一個有利他們發展的環境,例如『市場』。而我得到的盈餘,會再回饋給這些需要服務的人。換句話說,『你想要解決社會問題,而你試圖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可獲利的,那就是社會企業了。』

圖/@ Aarong Dairy
BRAC Bank 入口網站。圖/@ BRAC Bank

展望未來:性別平權、機會均等、根除貧窮

法茲雷爵士於立法院的拜會交流中提到,如今若要說人類還有什麼未竟之事,首先就是性別不平等。許多社會仍深陷牢固的父權結構之中,然而人類必須理解,性別平等並非零和競賽,女性贏得了某些權利,不代表男性就會有所損失。相反的,雙方其實都會從中得利。也因此,不同性別應該共同致力於推動性別平等,特別是亞洲地區,還有不小的進步空間,人們的心態需要改變。

兩性平權自也牽涉到生育率及人口結構,事實上,法茲雷爵士對於臺灣生育率名列全球最低,感到憂心忡忡,這一點明顯反映在他與陳建仁副總統的對談中:「你們必須現在就開始做些什麼!這是一件非常緊急的事。」法茲雷爵士建議副總統,可以參考法國、義大利及西班牙促進生育的政策,並且提供女性 6 個月的全薪育嬰假,「在 BRAC,所有女性員工產後都可以擁有半年的有薪假,以及半年的無薪假,這樣的支持非常必要。」法茲雷爵士也強調,公共托育服務及良好的兒少教育,都是提升生育率的必要條件。

陳建仁副總統回應,臺灣已通過並開始施行長照 2.0,提供以社區為本的長照服務,國發會也積極想方設法提升生育率,包括提供幼照服務、建立幼照支持系統,以及增加日間托嬰中心數量等。

法茲雷爵士提到的第 2 點未竟之事,則是機會不均等,很多孩童在貧困家庭中出生,缺乏發揮潛能的機會,無法取得有品質的教育,甚至根本無法獲得教育。爵士強調,每個人都應有實現自我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匱乏,很大程度又來自於第 3 點,亦即極端貧窮尚未根除

法茲雷爵士表示,這也是現在全球致力推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重要原因:史上第一次,人類有機會在有生之年目睹 2030 年極端貧窮的根除,讓每個人都過著穩定、有意義、有品質的生活,發展中國家平均餘命可以提升到 6o 歲。「45 年前我創立 BRAC 時,孟加拉的平均餘命只有 47 歲,如今醫療、教育、生活品質已大有進展,平均餘命達到 72 歲。」

BRAC 培力女性工作者。圖/@ BRAC 官網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圖/ @ SDGs 官網

「為了達成 SDGs,我們亟需政府、企業與公民社會的參與合作。」法茲雷爵士也進一步回答了余宛如委員的提問:「雖然臺灣政府沒有辦法在聯合國裡,與世界各國一同宣告 SDGs 的誕生,但臺灣用自己的方法將 SDGs 納入政策中,等於向全世界宣告,臺灣是國際社會的一份子、可以對實現 SDGs 做出貢獻,並且也能透過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ODA)、NGOs 或其他國際發展與合作而有所貢獻。」

林靜儀委員也回饋,由其擔任會長、余宛如委員擔任副會長的立法院聯合國永續發展諮詢委員會已於今年 9 月 26 日正式成立,政府已承諾積極將 SDGs 的理念放入國家發展目標中,宣示臺灣推動 SDGs 的決心,也將讓其他國家和 INGOs 夥伴了解臺灣落實 SDGs 的經驗與成果,並期望立法、行政與民間部門,可以彼此監督與合作。

法茲雷爵士最後提及,臺灣與孟加拉的環境、機會、需求都不同。孟加拉還著眼在基本需求如教育、醫療的普及,臺灣則致力於撐開公民社會的空間、強化公民力量與民主體制。但不變的是,政府必須大力支持公民社會的發展,與民間多方合作,NGOs 也必須善盡監督政府之責。


本文原刊載於 NPOst 公益交流站,於此收錄於原作者作品集中。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葉靜倫
葉靜倫

Right Plus 創辦人 & 總編輯。曾任出版社資深編輯、NGO 雜工、NPOst 主編,對書寫斤斤計較但錯字很多。除了文字沒有其他技能。

想當特務卻當了 10 年編輯,想養獅子卻養了一隻貓。相信智慧比外貌還重要,但離不開放大片。最喜歡善良的朋友,聰明的情人,以及各種溫柔的對待。

文章: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