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改變世界的社企提案」評審,我們該追問提案者什麼?

撰文/奈特·黃(Nate Wong) 美國喬治城大學畢克社會影響力與創新中心領導者
譯者/賴慧玲

我快速掃過一遍電腦螢幕上「改善世界的點子」——在缺乏新鮮食物的「食物沙漠」地區推出行動雜貨店、鼓勵孩童走出創傷的心理健康 App、讓被監禁者能與摯愛和家人重新連繫的 App…… 發現要從這一堆琳瑯滿目的申請計畫中,篩選出值得投資的方案,變得越來越難了。

這是因為有太多點子都立基於一個很有問題的假設:單單將一個社會企業規模化,就能解決一個龐雜的社會議題。

提升影響力,未必要擴大組織規模

多年來,社會企業的創投競賽總是遵循一個固定的模式:申請者報告他們欲改變世界的點子,然後評審們根據商業創投(venture capital)模式向他們提問。

顯然,人們太容易將「提升影響力」與「提升企業規模」混為一談。當我們評估社會投資時,為何要拿矽谷的創投觀點來鼓勵社會企業追求更大、更好、更快的效果,即使正向的社會效果並不總是依循這些目標?

身為競賽的評審、培育者和推手,過去 5 年來,我已經看過好幾百件這樣的提案,而幾乎所有我參與過的競賽都採用「快速成長、賺大錢」的模式來進行提問。

例如,這個提案對問題、目標客群和市場機會的掌握度如何?這個解決方案是否夠新穎獨到,可以應對市場現有的問題或需求?這項提案具有多少競爭優勢?至今達到多少推動成效?

事實上,這些問題只有在以鼓勵提升企業規模為目的時,才有意義。但是,在創造永續的社會影響力上,我們難道不需要一個不同於矽谷投資案的審查模式嗎?畢竟,單憑一個組織無法解決世界上所有的社會問題。唯有依靠跨部門的社會提案政策制定者和在地社會服務提供者同心協力,才有辦法達成。

如果競賽的模式改採擴大提案和社會影響力為目標來評審,會有什麼不同?我知道有些人已有類似的想法,而身為評審,我們擁有改變遊戲規則的權力。

換一個角度追問這些好點子

如果目標是提升影響力,而非企業規模,我想向評審同行們推薦 1 個自我提問與 5 個必須向提案者追問的問題。社會企業們也請注意:你們也應該針對這些問題準備好答案。

圖表/取自 SSIR;翻譯/賴慧玲;製表/Right Plus

就讓我用我經手的第一個案子「以行動雜貨店解決破敗社區的食物沙漠問題」為例,示範新的提問模式。

自我提問:身為評審能帶進哪些價值與建議?

評審應該不斷質問自己能對審查過程貢獻哪些專業。

我不是食物議題的專家,但在這個評審小組中,我是唯一一個以企業為導向的社會影響力從業者。因此,在思考提供健康的食物管道時,我也針對都市仕紳化社會住宅的複雜性提供一些洞見。

對探討社會影響力來說,從生活經驗出發的意見非常關鍵,必須被納入評審小組中。不僅如此,掌權者必須能夠負責任的援引這些意見,並讓對的聲音能在討論中被聽見。

Photo by You X Ventures on Unsplash

追問提案者 1:潛在問題的範圍有多大

對於以社會影響力為核心的計畫,我們首先應該追問:這項提案是否真正理解這個社會問題的內涵和其演變。換言之,就類似「潛在問題範圍」(Total Addressable Problem,簡稱 TAP)的概念,也就是問題的規模和連鎖成因

《精實影響力》(Lean Impact)作者,前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首席創新長安美昌(Ann Mei Chang)問得好「我們對於解決方案的沉迷,是否超過了問題本身?」

安美昌:精實影響力——如何以創新方法提升社會福利?圖/Talks at Google

就食物沙漠這個案例來說,問題在於某些都會社區不易取得便宜且營養的食物。提供這些地區新的食物來源是一個好的開始,但如何烹煮、準備和消費這些營養的食物,才能增進社區成員的健康呢?這項提案如何讓向來隨便吃的居民改變飲食習慣?了解你的潛在問題範圍之後,才能討論解決方案。

追問提案者 2:你有什麼「競合」(co-opetition)計畫?

成功的社會提案不只知道如何競爭,也知道如何與他人合作,擴大社會影響力。畢竟社會議題的複雜難解之處,一部分來自於解決路徑上存在著眾多行動者。

在移動式食物快遞服務的例子中,也免不了會有很多競爭者和協作者。商業創投思維模式可能只著重在競爭面,並且只會注意到像快遞公司 Peapod亞馬遜生鮮 (AmazonFresh)這類的企業。

Photo by Tom Brunberg on Unsplash

但是真正企圖解決食物沙漠問題的提案,會盤點出一整組可供諮詢和合作的協力夥伴:例如能提供健康食品的城市農夫、知道如何改變飲食習慣的營養師,也能誘導出更多健康食物選擇的政策制定者,還有金融業者如 SNAP、菜市場的供應商和組織者、社區衛生人員等,當然還有消費者與顧客。

追問提案者 3:你的退場路徑是什麼?

創投計畫的退場,是向市場釋放出「該組織已達一定財務永續和規模」的訊號。

雖然社會創投領域鮮少有組織能達到退場的程度,但了解這項成功指標一樣非常重要,以便我們知悉一個創投計畫在收益、利潤、市場標的與社會影響力上要達成何種里程碑,社會企業家才能功成身退。

對一般創投資本家來說,當一個計畫不再需要創造更多價值時,便能成功退場。但對影響力資助者來說,以合乎永續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或達成重大進展時,才是成功的時刻。當這個創投計畫不再被需要時,也是影響力「退場」的時候。

此外,除了獲利,社會企業家可以思考透過收購、結束營業影響政策修訂等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擴大影響力的規模。

以解決食品沙漠的例子來說,這可能意味著不只是創造出各種版本的食物快遞方案,還包括影響政策和包裝服務,來鼓勵民眾轉型並選擇更健康的飲食行為。

Photo by Brooke Lark on Unsplash

追問提案者 4:計畫成功後,可能有哪些意料外的結果?

如果食物沙漠的解方牽涉到移動式的食物快遞服務,會不會因此惡化當地的交通、塞車和空汙問題?

我們必須追問:問題的解決方案最終會帶來哪些更廣泛的影響?它會帶來新的問題嗎?

擅長處理複雜社會問題的傑出創投計畫,都會知道「系統性思考」(a systems view)的重要性。為未來的情境預做準備對任何組織來說都很重要,但創投計畫必須能創造出「淨社會正面效益」(Net Positive Social Outcomes),才能宣稱可帶來正向效果。

Photo by Clark Tibbs on Unsplash

身為評審,我們具有特殊的責任來提出這類問題,確保我們能預見這些解決方案能在更廣泛的系統層面帶來影響,而不是一心尋找潛在市值達 10 億美元、所謂的「獨角獸」公司 。

追問提案者 5:內部營運如何達成預期的社會影響力?

對今日的社會創投提案來說,內部營運的基礎價值必須及早建立和強化。

舉例來說,行動雜貨店是否雇用在地社區成員,好讓這個計畫能夠發揮貢獻,並資助這些社區?哪些承包決策能夠強化預達成的社會影響力?這是否意味著,儘管會壓縮短期的利潤空間,仍要投資並支持一個培養城市農夫的計畫?

Photo by Patrick Perkins on Unsplash

如今,人們傾向用更挑剔的眼光來評估社會創投的營運方式。 例如,鞋商 TOMS 曾推出「買一雙捐一雙」的公益模式,在飽受批評之後,該公司放棄了自己捐鞋的方式,改為加入既有的公益計畫。

這些批評認為,消費者比想像中更有見識,不會單單因為企業自稱將帶來社會影響力而買單,反而比較關注品牌會確實達到哪些社會影響力。而這正是創投計畫在獲致成功、回本和建立品牌之前,就必須認真面對的重要問題。

評審和社會企業都必須與時俱進

在社會影響力的領域中,當評審和影響力投資者採用更細緻的語言,並且彼此理解時,我們也應該進一步激勵那些能理解這些新面向的社會創投提案。

Photo by Joshua Ness on Unsplash

事實上,我已經在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看到重大的變化發生,以及像「全球人類發展學程」這類的團隊開始與畢克社會影響力 + 創新中心(Beeck Center for Social Impact + Innovation) 合作,以激勵學生運用新典範思考世界問題的解決之道。例如獎勵能廣泛定義問題的點子,確保它們可以得到出必要的經驗,尋找能一起解決問題的合作對象,並且鼓勵納入其他能夠擴大影響力規模的槓桿與變因,包括政策遊說。

改變的時刻即將到來。希望下一次我參加像「創智贏家」(Shark Tank)這樣的社會創投競賽時,我們將有一群更訓練有素的「創業鯊魚們」,不僅知道如何提問,更能督促社會企業家更聰明的思考創投提案,並且讓這些提案真正擴大正面的社會影響力。


作者

奈特·黃(@NathanielKWong)

負責並領導美國喬治城大學畢克社會影響力 + 創新中心(Beeck Center for Social Impact + Innovation)。該中心致力於物色、突顯並推展在社會影響力領域中,以社會創新生態系統為中心且深具潛力的解決方案(生態系統解方,ecosystem-centered solutions)。


延伸閱讀:
1. 余孟勳隨筆/NPO 傘狀結構,讓公益大組織成創新小組織孵化器
2. 分秒必爭!要合作或競爭?好氏社企推動 SDG 桌遊,體驗緊急現實與全球困境
3. 全球精選/蓋茲基金會頒獎風波、2019 NGO 科技報告、慈善資金的道德爭議、EMAIL 組織詐騙全球橫行、募款專才與小額支持之必要


原文:Is the Venture Model Leading Us Astray When it Comes to Social Impact?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