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病生活6】支持性住宅:許一個自立生活的夢,生病也能自己決定怎麼過日子

搬到家園後改變真的很大,我是在那之後才真的能和聲音和平共處。我們還約好以後如果家園(方案)沒了,我們就自己出去租房子住。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搬到家園後改變真的很大,我是在那之後才真的能和聲音和平共處。我們還約好以後如果家園(方案)沒了,我們就自己出去租房子住。
Read more宜德 21 歲發病後,有了幻聽和妄想。然而如今,他學會和自己的疾病共處。多年來走不出家裡的精神病人,不只找到重心,還有了想望。
Read more在醫院裡累積護理人員的埋怨與病歷的厚度,在院外累積人生空缺下的挫折與失落,而人永遠只能選擇一邊……
Read more失能是我最恐懼的過去,同時也是我的未來。活在這種被藥物控制的日子,醫療像是一個圈套,而我已被其網羅。
Read more其實我是希望有人發現的,我希望有人找到我,說,不要傷害自己了,沒關係的,活著是沒關係的,但始終沒有。
Read more擁抱汙名,是翻轉那些要病人自我否定的醫療論述,打開何謂「病人」與「瘋狂」的討論空間。
Read more「幻聽」好像是一個離一般人很遙遠的經驗,但可能也沒有這麼遙遠。
Read more王婉諭長期投入兒少保護、精神障礙、居住正義、犯罪被害人保護等領域,讓倡議團體看見與體制內連結的機會。
Read more同儕支持體現的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人」如何能好好被對待的哲學。
Read more多探索失序者的草根同儕支持社群實踐,是比從上到下「研議」同儕支持意義,更具建設性的做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