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的門檻比捐款高、重大決策平常就該漸進式溝通、認同百分百的人事支出/捐款人真心話
編按:根據 2021 年多多益善和公益責信協會合作發表的《NPO X 企業跨界合作地圖》,全臺年度個人捐款規模已達 1062 億元;公益責信協會最新調查也顯示,即使在疫情後,個人年度捐款規模也超過 700 多億。
這些在捐款市場不斷流動的龐大金額,讓我們看見臺灣社會相助的巨大善意與整體趨勢;但從微觀層次上來說,我們還想知道,每一位捐款人如何做出選擇、行動時的想法和觀點,還有在數據上較難呈現的個人心聲。
身為一個也非常仰賴公眾捐款的獨立媒體,《多多益善》從 8 月開始,每隔週推出 2-3 位捐款人的深度訪問,傾聽他們的真心話。期待能以此持續勾勒捐款人的多元樣貌和圖像,也作為各組織勸募、和捐款人維繫關係時的重要參考。
喜歡用多元的方式認識組織、可以認同百分百的人事支出
家瑩
31 歲,研究助理,臺北市,年收入約 30 萬元
我曾經捐款給人生百味(以下簡稱「百味」)。之前我曾經在百味做實習生,結束實習生的身分後,我還是很支持他們做的事、想看見這些事繼續發生,因此在有限的範圍內定期定額捐款半年到一年,一個月大約 100 元。
我也單次捐過窩窩約 1000-2000 元。我本來就關注環境跟動物保護的議題,也覺得這一塊好像比較少人支持,如果不講最近比較知名的石虎,也許大家不太清楚哪些動物屬於保育動物,真的碰到時也不一定認得出來。
此外,我也覺得動保議題不好做,那些因開發行為使動物陷入危險的議題,像是鯨豚保育、珊瑚礁退化死亡、鳥類滅絕等,似乎比較難獲得民眾支持,民眾也很難在生活中確實又精準的理解自己的消費可能如何影響生態,因此我想要支持關注這些議題的行動。
我也曾單次捐款約 2000 元給地球公民基金會,他們做了很多環境議題的倡議以及照顧環境的行動。我更早之前在農陣工作時,也曾和他們密切合作,我記得他們人不是非常多,卻做很多事,我想支持他們。
我有捐過關鍵評論網,我記得那時候是香港反送中運動時期,我記得他們很早就發布相關的新聞。當時許多香港媒體遭到大肆封殺,也覺得需要支持媒體做報導,便加入關鍵評論網一年的訂閱計畫,大約是 2000 元上下,還可以獲得一份回饋品。
我還資助過邊境行動協會(Glocal Action),大約 1200 元。他們深入探訪泰緬邊境,串連與培養當地的各種力量、群體(如難民、移工、部落等),是我很想參與的行動。我知道當地的資源很稀缺,希望能支持他們做事。
逢年過節,尤其是中秋節和過年,我也會幫家人和自己向公益單位訂購禮盒。像是我曾經在活動上認識孩子的書屋、肯納自閉症基金會等,就曾經買過他們的禮盒來送禮,因為我認同他們,透過某些機會更認識這些組織後,會更感覺他們要持續做事不容易,便想支持。
行動的門檻比捐款高,也需要更高的動力
我不喜歡街頭募款,因為原本的行程可能被打斷,加上我不太會拒絕別人。站在同是非營利工作者的立場,我會覺得要聽他們說;但身為一個路人,我又覺得很有壓力,會讓我一直處在糾結的情緒中。
我希望可以在市集、活動等現場更認識組織,但希望即使在這樣的場合,也不要強迫捐款,比較喜歡組織以「議題行銷」的方式跟我接觸,例如跟我玩遊戲等。如果我對議題有興趣,我就會回去再看看、想想,再好好決定要不要捐款。
還有影展活動,例如人權影展。平時我對人權議題有興趣,但有時候又覺得人權議題太沉重、面向很廣,看電影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方式認識議題,又可以參加映後座談。最近我也報名金車文教基金會的文化走讀活動,只要花費 200 元就可以深入認識北投文化跟歷史,我覺得很值得。
我也滿喜歡看組織的電子報。我很喜歡 One-Forty 的電子報,他們很用心,不只告訴我他們在做什麼,也會把移工的故事放上去,還有精緻的年度報告,最近更有「失智症照顧計畫」,我會因此想更了解這個組織,甚至捐款。
此外,我也會選擇擔任組織的志工。例如我離開百味的實習工作後,就有回去他們舉辦的「貧窮人的台北」參加志工,也曾經在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的遊行、芒草心的街遊活動等擔任志工。
對我來說,行動比捐錢的門檻高,捐錢可能只要按個按鈕就好了,但參與活動要有更高的動力和動機去了解議題,時間、地點也必須剛好可以配合,才有機會進一步參與;像動保、泰緬邊境、環境倡議等,比較需要高度專業又不見得有當志工的機會,我就會以捐款的方式支持。
捐款全部放在工作夥伴身上也無妨
我很在意組織的信用,以及言行是否一致。例如我捐款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在做環保議題的倡議,組織卻跟廠商非法勾結、從事破壞環境的開發行為,我可能會直接撤掉捐款。
如果組織裡的個人發生爭議事件,我會認為這可能是個人因素,畢竟我無法要求組織裡的每一個人都是善良的,就算一個人在組織發揮了我認同的專長,也不代表他和我每件事的價值、理念完全相同。組織只要在合理情況下有處理事件,我不至於失去對組織的信任。
我認同組織將善款用在人事費,如果工作人員沒有薪水,就沒有人推動議題,我甚至覺得把我全部的捐款用在人事都沒有問題;之前兒福聯盟花 3.7 億購買辦公室也很合理,因為工作人員需要好的工作環境,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
更別說以組織營運而言,人事費常常是最難募到的,有些企業或政府的計畫並不支持人事費,因此我會支持組織把我的捐款都用在人事費。
喜歡被動接收組織消息,期待組織漸進式溝通
小米
46 歲,社福團體行銷專員,新北市,年收入約 40-50 萬元,一年內曾月定捐 700 元
我長期定期定額資助家扶基金會,每個月 700 元。因為我以前也曾經受過家扶基金會的幫助,現在我有能力可以回饋給有需要的人,就想要支持。更早之前,我其實從 20 多歲就開始捐助世界展望會,也是照顧小朋友的方案,後來我覺得世展的資金比較穩定了,就轉捐給家扶。
我捐過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印象中是我在網路上看見他們的廣告,我很認同他們在做的事,例如為流浪動物結紮等,就捐款支持;我也捐過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單次大約 2000 元,當時也是剛好看到他們的廣告,且捐款給他們可以獲得一個保溫瓶,那剛好也是我需要的。對我來說,捐款給他們可以擁有雙重回饋,便決定捐款。
捐款後獲得回饋品,對我來說確實是捐款的誘因,但前提也必須是我認同這個組織和他們在做的事。所以如果組織舉辦活動,義賣一些實體用品,確實也會增加我捐款給組織的意願。
有時候碰到節日,例如中秋節,如果社福團體推出禮盒,我也會特別跟朋友一起訂購,當作一種支持的方式。
被動接收組織消息,不喜歡目的性強烈的募捐行動
我認識組織的方式,常常是被動的透過廣告知道。如果我對他們呈現的標語、述說的故事畫面有興趣,會用手機馬上查查看,看了以後若覺得認同就會捐。我不會特別主動搜尋什麼組織、也不會主動去了解某個特定議題。
不過因為我自己在社福團體做行銷,我看的時候會特別想知道別人怎麼募款、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吸引(潛在)捐款人的興趣。
我不喜歡組織在路邊攔下我、訪問我或跟我募款。但這現在好像是一種趨勢?但我當下常沒有時間可以思考、了解更多。我希望能有更多時間了解他們,看看他們服務的對象、做的事帶來什麼改變,或是希望未來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除了查找資料,捐款後我比較常看電子報,收到後我就會看一看。有時候也會接到捐過的組織打來的電話,例如我曾接過勵馨基金會的電話,他們跟我分享正在做的服務方案。
我不排斥接到這樣的電話,但如果只是打來要跟我募款,我就不喜歡,因為跟街頭募款一樣,那讓我沒辦法多了解組織再決定要不要捐款。
當我認同組織在做的事,就會覺得可以支持。至於捐款後,我倒不會再特別去查找財報,或很嚴格的看他們錢怎麼用,會覺得捐了就捐了,因為對我來說有點複雜,查了也不一定看得懂。
組織若能常態、漸進式的溝通,也許會減少爭議
我了解部分組織可能會面臨負面新聞,但因為我自己在工作上實際接觸過有負面新聞的組織,受過一些幫助,會覺得不能以偏概全,有負面新聞不代表整個組織都有問題。
負面新聞當然多少會影響觀感,說真的,有時候透過新聞也很難看到所有的真相。我會選擇多看看不同的說法,在自己的心裡慢慢產生一些決定。
像兒福聯盟之前買辦公室的新聞,對我來說其實不是問題,我了解租金這類的硬支出對社福團體來說可能難以負荷,有穩定的空間對組織發展也是重要的基礎。
不過大眾很突然的知道社福團體買房的消息,可能會覺得難以接受。所以我會期待組織可以在購買之前就漸進式的釋出消息,讓大家知道組織有這樣的規畫、預計在什麼時候花什麼錢、辦公室可能會長什麼樣等。
慢慢跟大家分享進度,也可以適時的說明這件事的用意,讓大家了解組織未來會有屬於自己的家,這樣感覺一定完全不同。
我可以接受組織將捐款用在人事,因為做服務要有人啊,沒有人怎麼做?人不夠又要怎麼做好?更沒辦法一個人當 3 個人用,這是環環相扣的。我期待組織將 2-3 成的捐款用在人事,也許有的單位需要 5 成,那跟我說明原因就可以了。
現在的募款氛圍,我覺得好像可憐、悲情的故事,還是很容易能打動部分捐款人,但我覺得不一定要用這樣的模式,也可以獲得支持。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去述說受幫助的對象有多可憐,是一種歧視,可能加深貼在他們身上的不實標籤。
很久以前我看過一支關於唐氏症兒童的影片,裡面告訴我唐寶寶們可以照顧自己、也可以工作賺錢,畫面都非常簡單,沒有過多的悲情,我反而很受感動,我比較喜歡這樣的分享方式。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欄企畫
邀請你捐款支持獨立媒體,和多多益善一起做無聲者的後盾。
延伸閱讀:
1. 捐款人真心話|Right Plus 多多益善專欄
2. 喜歡有互動感的生日捐、會建立自己的行善清單、拒絕被情勒捐款/捐款人真心話
3. 希望慢慢捨棄悲情牌募款、每隔幾年轉換捐款單位、期待組織培力服務對象/捐款人真心話
4.「不喜歡街頭募款」、「重視官網」、「喜歡真誠分享的電子報」/捐款人真心話
5.「期待組織成員現身、組成多元」、「組織陪伴我堅持下去,希望捐款讓更多人受惠」/捐款人真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