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精選/被媒體遺忘的 10 個人道危機、7 大國際發展趨勢、10 個超好用線上製圖軟體、專業設計師的簡報設計祕訣

編按:Right Plus 每月從全球極具規模或長久深耕公益、發展、社會創新的國際媒體如 Alliance magazine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SSIR)Devex InternationalCharity Digital NewsNonprofit Tech for Good 等,精選幾篇推薦閱讀,主題包括行銷募款、公益創新、社群經營、發展工作、重要報告、重大國際時事、科技與數位時代等。

我們精選出對絕大部分公民團體都有用、有趣的新知或討論,以「推薦」為目的,僅摘錄或點出其中的可看性而不做全文翻譯。不僅可以讓關心公益的讀者了解國際趨勢、自行選擇偏好閱讀,還可以拿來看公益練英文!(覺得痛苦的讀者,可以下載網頁直接翻譯小幫手喔!)

1. 2020 被媒體遺忘的 10 大人道危機,支持優良媒體從現在開始

精選原文:The 10 most under-reported humanitarian crises of 2020

本篇是 CARE International 最新發表的《2020 年被媒體遺忘的 10 大人道危機》,整理了 CARE 過去一年工作中看見的很嚴重、在媒體上卻幾乎沒有能見度的 10 個人道危機。

這些危機地點分別是:布隆地、瓜地馬拉、中非共和國、烏克蘭、馬達加斯加、馬拉威、巴基斯坦、馬利、巴布亞紐幾內亞及辛巴威。人道危機除了一般人馬上可以聯想到的糧食危機,還有氣候變遷極端化所引發的強烈風災及旱災,長期內戰也導致國內基礎建設不足而使民生服務停擺(在烏克蘭更進一步引發年長者與身障者的生存困難),以及因為延燒超過一年的 COVID-19 疫情衝擊經濟而引發的連串民生危機等。

若對比於遊戲主機 PS5 發表時的被報導數量(全球總共有 33.4 萬篇報導文章),上述 10 個人道危機的報導數量加總起來也不到 1.3 萬篇,巨大的差距讓人不禁懷疑是否人們已不再關心?然而這些遠在天邊的危機其實指出了一個明確的事實,亦即在許多地方,只要一個突發事件(天災諸如地震、洪水、旱災,人禍則可能是戰爭、政治混亂等),人類就可能陷入需要救援的境界。

關心人道危機不一定限於「有愛心」或「有國際觀」,本篇最後整理的 10 點建議,即在於培養公民素養與媒體(包含社群)素養,提供獨立媒體發表的空間、(付費)支持優良媒體、打破同溫層觀點、培養公民記者等都是身為一般人的我們可以做到的,這些都跟運作健全的公民社會息息相關。

關心人道危機不只是為了世界和平,也為了讓自己所處的社會能有足夠的能量去應對變化中的世界,鼓勵人們參與社會,並接納那些與自己不同的聲音與討論。

10 個被媒體遺忘的人道危機。圖/《2020 年被媒體遺忘的 10 大人道危機》,作者後製中文地名。

以下簡單介紹文中的 10 點建議:

(1) 提供記者自由安全的報導空間。這包含政府應提供準確且確實的資料、保障作者的報導安全,以及不干涉媒體的報導內容與方向。

(2) 處理資金不足的問題。2021 年預期需要 351 億美金的人道援助資金,但因為疫情導致捐款資金減少,值此困難時刻,國際人道救援組織也只能盡力呼籲原定贊助的大型基金會不要刪減原定資金,若是行有餘力,也希望大眾可以為國際人道救援盡一份力。

(3) 與媒體建立關係。這是指在後資訊時代,NGOs 應該要主動出擊與媒體建立關係,這也包含積極打造和維護組織的可信度,為媒體提供可信可靠的資料,使其能寫出能真切反應現實社會的報導。除了可以減低假訊息與不實訊息的流通,也是為自己進行宣傳。

(4) 協助在地組織增強媒體的曝光度。國際組織可以運用自身跨國的網絡和號召力,協助在地組織紀錄、報導、傳播當地發生的事情,並支援相關影像紀錄與報導所需要的預算(包含攝影記者、調查記者或採訪團隊),讓故事可以擴散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5) 培養公民記者並提供他們發表故事的空間。文中特別提到應該要協助女性及社會上被壓迫的少數族群訴說與記錄自身故事,更多元反映出社會的面貌,進而帶來改變的可能。

(6) 保障公民發言空間與獨立媒體的發表空間。根據「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民主及人權影響觀察平臺」的紀錄,許多國家為了防疫而祭出的政策可能損害了基本的人權;且為了在疫情期間打擊不實消息,政府宣布的訊息管控政策也可能進一步限縮言論的空間。不管是 NGOs 或是民眾,都需要積極監督與觀察政府的政策走向,保障在疫情之下,仍然擁有回報實際狀況而不被消音的空間

(7) 媒體應該打破同溫層的報導方式,可以直接與各國的在地組織合作,納入在地的視角、經驗與資料,提供一個不同視野且更深入多元的國際故事報導。

(8) 優良的媒體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需要大家持續付費支持與鼓勵。這點相信臺灣很多人都很有感,電視上各種不知所云的新聞報導,網路上訊息五花八門不知道要信哪一個,但其實臺灣有很多網路媒體在默默耕耘提供優質報導。而營造一個優質且具有可信度的媒體環境,更需要公民(也就是各位讀者觀眾)的支持。如果你覺得某個媒體很不錯(例如多多益善!),請付費支持他們持續推出優質的報導!

(9) 社群媒體參與不只是跟上流行的 hashtag,而是要利用社群媒體融入更多元的觀點,讓不同立場的人可以持續交流和溝通。

(10) 過去一年許多報告與研究都指出,在危急時刻,社會仍然極度仰賴女性擔負第一線的照護工作,卻沒有在任何方面保障女性的基本生存權利。在很多地區,女性更被疫情、經濟和家庭照護責任等多方夾擊。因此,人道行動也要記得女士優先,才能確保女性不會因為面對緊急狀況而進一步深陷危機。

48 歲的 Stephen (畫面中抱著小孩者)是 CARE 南非營養倡議計畫的參與者之一,他與妻子共同學習關於食物營養、環境衛生與家務分擔的重要性。圖/《2020 年被媒體遺忘的 10 大人道危機》

2. 續捐的時候到啦!7 個小訣竅讓你不用再苦苦呼喚支持者

精選原文:7 Useful Tips to Increase Membership Renewal for Your Association

依據組織型態跟服務不同,有些商品明確的組織(比如庇護工場)就能使用「會員訂閱」制度,一般服務導向型的組織則是用「定期定額」贊助來獲得定期的財政收入。不管是「會員訂閱」還是「定期定額」,一旦到期了,組織都需要面臨「續會/續捐」這個問題啊!

本文雖然是以「會員續會」(membership renewal)的概念提出 7 個訣竅,但也同樣適用有需要呼喚「定期定額」贊助者續約的組織。也許有些 NGOs 對於主動提醒「續會/續捐」仍有點彆扭,覺得自己太「商業」了,但 NGOs 其實很需要突破自己跟贊助者的心防,用比較系統性的概念和方式來經營管理定期定額支持者,才可以更有效掌握手上的資源調度,讓行動事半功倍。

簡單介紹 7 個小訣竅:

(1) 設定「即將到期」的自動提醒,提醒支持者原定的捐款時間要接近尾聲囉。

(2) 在你的提醒信中,記得加入「續會/續捐」的連結,可以省去支持者自己找連結操作的麻煩。

(3) 不要只在續會/續捐的時期才想到支持者,要時時跟支持者博感情,不管是定期寄信報告近況,還是在社群媒體貼文互動,要讓支持者覺得有參與感,才有意願繼續支持喔。 

(4) 提供一點刺激,激發支持者續會/續捐的動力。你可以在重要節目或歲末年終的時候提出特殊的捐款方案(比如折扣、回饋禮、限定活動等),鼓勵支持者提前續會/續捐。

(5) 提供彈性的費用方案,讓支持者可以依照自身的能力、習慣和意願捐款。

(6) 對於沒有在期限內續會/續捐的支持者,記得要解除會員專屬的福利,至於如何、何時解除,就看各組織的政策方針而定。

(7) 訂出明確的續會/續捐緩衝期,比如到期日一個月內續會/續捐依然可以享有同樣的福利之類的。訂出明確的緩衝時間,除了給來不及在時間內續會/續捐的支持者持續參與的機會,組織也可以藉此檢視支持者是否理解定期定額的規則

3. 後疫情時代,捐款人如何成為組織的堅強後盾?

精選原文:1. The pandemic and its shadow: lessons in standing with women’s rights organisations,和 2. Why fund strategy in the face of crisis?

搭配閱讀清單又來了!第一篇講的是在疫情期間 Sigrid Rausing Trust 啟動緊急資金協助女性組織維持運作的經驗分享。

即便疫情期間女性受到的暴力與不平等待遇急遽增加,各個女性組織的電話都被打爆、服務需求也暴增,組織運作需要的預算資金卻節節下降,除了捐款取消,也有不少是因為經濟衝擊導致原本說好的大筆贊助資金無法及時到位。

文中分享的是基金會如何透過各種變通的手法,包含簡化且多元的申請流程完全不限制用途的資金,以及縮短決策過程等,讓女性服務組織可以快速獲得資金,維持服務。這個經驗指出幾件重要的事,亦即在緊急情況下,公益領域很可能遭到資金排擠,也凸顯了公益組織需要長期的經濟與發展策略規畫

第二篇搭配閱讀的是建議捐款者和大型贊助者,在後疫情時代應該要鼓勵並資助組織進行長遠規畫,並透過 1) 持續信任組織並提供彈性的捐款、2) 資助組織進行全盤的未來策略規畫、3) 分享自身經驗並支持組織發展能力、4) 不要只看結果,而要在過程中持續檢視並提供意見

4. 成功 Podcast 的 8 個訣竅,第一次玩聲音就上手!

精選原文:Top tips for building a successful charity podcast

Podcast 是近期崛起的新媒體形式,類似線上廣播可以隨時收聽,製作方式也相對簡單,使 podcast 有著不同於影片和文字的親近性和可及性。

最近有越來越多組織開始投入 podcast 製作,所以這次特別挑選這篇專屬於 NGOs 的 podcast 小建議,從耳機及麥克風挑選、錄製軟體的種類、如何製作內容、儲存檔案到自我宣傳(包含置入行銷自家的捐款跟廣告)都有。

雖然是很基本的入門建議,但也因此文章很簡單又實用,打好基礎才是最重要,尤其是時間控制、提供內容的文字稿、強化 podcast 的 SEO 等訣竅都是容易完成且有成效的。將這些基礎打穩之後,NGOs 就可以依照實際情況自由發揮,建立屬於自己的 podcast 品牌。

馬上來看這些簡單又好用的訣竅是什麼:

(1) 好的 podcast 要:

A. 清楚確認出你的目標聽眾群,並以此製作 podcast 內容。全球目前有 200 萬名 podcast 主播,要是你的內容太過大眾化沒有目標,就容易被淹沒在茫茫 podcast 海中。

B. 保持一致性。比如在固定的時間更新節目,最重要的是確保內容具有一致性,不要這集聊星座,下集聊居住正義,完全八竿子打不著的內容無助於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培養聽眾

C. 確保每一集的時間長度都差不多,有助於建立聽眾的收聽習慣。根據調查,最受歡迎的時間長度是 15-30 分鐘內的 podcast,而超過 1 小時的 podcast 很少有人能聽完全程。

D. 妥善運用 podcast 為自己募款。方法包含加入平臺的廣告方案、在 podcast 中宣傳自家的募款專案(包含提供捐款連結)、邀請第一線人員說明資金的重要等。

(2) 如何增加聽眾:

A. 強化 podcast 的 SEO。這個跟強化網頁的 SEO 是一樣的,可以參考之前介紹過的 SEO 強化祕訣

B. 提供 podcast 內容的文字紀錄。文字內容可以是 podcast 的整理報導或重點摘要提示,除了給聽眾一個事前的鋪陳跟收聽時的索引,也可以放在自家網頁跟社群媒體上作為一種狀態更新喔。

C. 邀請大咖來賓。這邊的「大咖」不一定是超級明星,可以是對你的領域或討論的議題有重要地位的人物,能增強 podcast 的內容和增加新鮮感。建議前面幾位來賓可以盡量邀請廣為人知的重要人士,除了因為初期需要快速累積聽眾群之外,邀請重量級人物還可以當作之後邀請來賓的重要範例(跟吸引力)喔,畢竟那個誰誰誰都來過了,這一定是個很有名的節目,對吧(啾咪)。

D. 宣傳你的 podcsat!宣傳你的 podcsat!宣傳你的 podcsat!(這麼好懂就不多解釋了)

多多益善也有 podcast 喔,歡迎大家訂閱收聽(招手)!

5. 專業設計師的超讚簡報設計 10 祕訣,讓你的觀眾不再神遊

精選原文:10 Design Tips for Awesome Nonprofit Online Presentations

10 個做出超讚簡報內容的設計祕訣!每次看到這類教大家做 ppt (poewrpoint 簡報)的都覺得要介紹一下,好的簡報內容真的很重要,特別是就算你有很多事想說,但拜託不要都放一堆字!全部都是字的簡報非常非常沒有吸引力。

尤其在防疫期間,許多活動都改成線上進行,即便現場活動都有觀眾希望簡報事後可以放到網站上分享,更何況如果是年度報告,更需要公開分享作為增強組織透明度的一環。所以怎麼做一個吸睛、資訊清楚的簡報真的太重要了。好簡報帶你上天堂,還可以因為良好的設計跟清楚的資訊而獲得意外關注喔!

這邊就來簡單開箱一下超讚簡報的設計秘訣:

(1) 投影片的切換時間控制在 7-15 秒之內,太長你的觀眾就會失去注意力喔。

(2) 投影片的設計感也很重要,除了整體畫面編排好看,如果情況允許,組織可以諮詢一下專業設計人員的建議。

(3) 第一張投影片很重要!因為這會是大家看最久的一張投影片,記得設計一張可以反映報告主題跟組織宗旨的投影片。

(4) 一般都只會在最後一張投影片放上「謝謝大家」或是「歡迎提問」這類的東西,但是最後一張投影片可以更多采多姿一點,把握最後的宣傳時間,比如放上重要聯絡資訊、捐款資訊、組織重要報告連結等。

(5) 記得加入章節段落投影片!投影片簡報應該和書面報告一樣,有章節段落,除了讓簡報更有系統,也能事先告訴觀眾簡報的內容和重點。段落投影片也可以提供一點休息的時間,比如在段落投影片出現時詢問大家對之前的內容有沒有問題。

(6) 內容要簡潔!內容要簡潔!內容要簡潔!投影片文字越多觀眾越不容易記住內容,最好能將投影片的內容控制在 2 句或者 4 個短段落之內。

(7) 運用照片、圖表設計和動畫,增加投影片的視覺多樣性,增加簡報可看性的同時,也能提升觀眾的注意力和理解力。

(8) 簡報的設計與呈現節奏要搭配你的內容,條列式的表單和圖表適用的簡報設計與呈現方式都不一樣,千萬不要整份簡報都套用同樣的設計格式,除了讓內容不容易理解,觀眾也會覺得很無聊。

(9) 「數據」(也包含圖表)是很強勁的表現工具,但是記得:呈現重點數據就好!如果你把整份分析報告放上投影片,就會發現所有人都開始神遊了。

(10) 注意投影片的可閱讀性。特別是在色彩配置上,暗色背景配上亮色的字體最好讀,反之亦然,千萬不要暗色配暗色或是亮色配亮色,不好讀之外也很傷眼。

6. 10 個超好用線上製圖軟體,吸睛圖表就~是這麼簡單

精選原文:The best infographic creation software for charities

接續上篇的超讚簡報祕訣,好的圖表也可以讓組織的工作成果、調查報告以更清楚好讀的方式呈現,更厲害一點的圖表還可以與使用者互動,加深印象。本篇介紹 10 個好用的線上資訊圖表(Infographic)軟體,裡面除了有連結還有每個軟體的費用介紹。

對於數位技巧比較差或沒有預算跟時間請人協助的 NGOs 來說,套用現有的資訊圖表不只省時,也可以增強訊息的傳播度與清晰度。簡單介紹軟體內容:

(1) Piktochart註冊免費的帳號可使用免費的圖表範本,圖表種類多元,從簡報、調查報告、海報跟宣傳單適用的圖表都有,如果需要進一步的諮詢與製作協助,則需要付費使用,另有提供 NGOs 的付費方案,不需要長期簽約也可以。

(2) Canva:除了圖表,Canva 提供各種自助視覺設計的範本,重點是,有繁體中文版!Canva 有許多不同的付費方案,也有提供 NGOs 優惠方案,詳情可以上網站研究資格並進行申請。

(3) Visme:NGOs 可以使用該線上軟體的免費方案製作最多 5 個圖表計畫,如果希望更進一步客製化,則需要付費,NGOs 可以 75 折的價格購買付費方案,但需要另行申請。

(4) Venngage:擁有大量的圖樣、範本、表格、圖表等,可註冊免費的帳號使用,NGOs 也可以以半價的優惠購買不同的付費方案,端視自己的圖表需求而定。

(5) Infograpia:適用於常用微軟與 Google 文件軟體的組織,除了一般的數據圖表,也有許多地圖、KPI 追蹤、過程圖、行程表等種類不同的資訊圖表設計,但沒有免費的方案,需要付費才能使用,但只要付費就是終生有效,可以選擇單人方案或多人共用方案。

(6) Edraw:提供 5 個手把手的製圖步驟,另外支援不同的檔案輸出格式,對於需要同時製作平面簡報和影片的組織非常方便。NGOs 可以試用免費方案,但要獲得全面的軟體內容還是需要付費購買

(7) Mind the Graph免費的線上圖表設計軟體,專長是設計科學與學術資料圖表,適合公共衛生、環境和教育類的組織(畢竟一般組織也不需要剖析人體結構或土壤組成)。提供免費的方案,另有價格不等的付費方案,價格相對比較親民。

(8) Infogram:目前大型國際 NGOs 常用的線上圖表製作平臺,允許不同的成員協作完成圖表,且可以直接套用到不同的報吿發佈平臺(比如 WordPress)上。有提供免費與付費方案

(9) PicMonkey:以圖片為主的線上圖表製作軟體,適合活躍於 IG 或其他主打視覺效果的社群平臺的 NGOs。有免費及付費方案

(10) Adobe:最後就是大名鼎鼎的 Adobe Illustrator,目前最強大全面但也夠貴的製圖軟體,臺灣的科技濃湯有提供 Adobe CC 全軟體的個人優惠方案,如果真的有需要,可以考慮購買。

Photo by Isaac Smith on Unsplash

7. NGOs 必看的「數位行動主義」攻略

精選原文:A brief charity guide to digital activism

雖然實體的抗爭與集結依然重要,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社會行動已經線上化,甚至也可能透過網路的串連進一步集結力量促成實體的行動「數位行動主義」(digital activism)已經是未來倡議不可或缺的一環。

大部分 NGOs 可能會覺得自己對利用社群倡議的手法很熟悉,但本文用比較系統性的重點簡單向大家介紹「數位行動主義」的內容跟運用方式,除了更清楚易懂,還提醒大家切記注意查證消息的來源,避免自己成為假訊息的傳播媒介。

簡單摘要文章的重點:

(1) 在響應線上行動之前,仔細研究熱門關鍵字(hashtags)和趨勢的行動內容與訴求,確認這些跟自家組織的工作是否真的有關。

(2) 尋找在組織關心與耕耘的領域之中,是否有具有影響力的網路名人也長期關注同樣的議題?或是有誰可以有效協助擴大組織的倡議聲量,讓更多人知道?要注意的是,邀請名人或特定團體加入行動之前,一定要仔細研究他們過往的行動與發言是否契合組織的目標,特別是在進行政策倡議時,要注意不要讓政治目的凌駕組織希望倡議的內容。

(3) 對所有消息來源保持警戒,並時時查證。尤其在過去一年,各種跟疫情有關或無關的假消息、不實消息在網路世界滿天飛,有時連媒體自己都為了搶快還沒仔細查證就發表了。千萬要小心不要讓組織成為這些不實消息的傳播管道,這不只是為了阻擋假消息的傳播,也是為組織建立一個消息確實、值得信任的形象

(4) 降低行動參與的門檻,比如分享你聽過最傷人的一句話、一張照片鼓勵醫護等大眾可以簡單參與的行動,同時記錄活動的內容並時刻與支持者分享,讓支持者覺得自己的參與很值得、有被重視。

(5) 保持行動敘事的一致性,並持續不懈。千萬不要虎頭蛇尾,或敘事前後矛盾。利用不同的素材(比如文字、影片、音樂或影像等)向大眾傳達訊息,也可以不定期舉辦線上或實體活動,加強大眾的參與度,並持續鼓勵大眾關心行動的進度。

同場加映:Earned media: how charities can gain media coverage through digital 這篇是在告訴 NGOs 要如何利用數位社群為自己博得媒體報導的版面,內容主要聚焦在如何讓組織的新聞稿被媒體記者重視並加以報導的行銷策略。

8. 2021 年 7 大國際發展趨勢,SDGs 嚴重停滯

精選原文:For the global development community, 7 predictions for 2021

年初年末必備的今(2021)年趨勢預測來了!本文開頭就自嘲說去年的預測完全就像夢一場,因為 COVID-19 全部落空,2021 年雖然一切都在未定之天,至少要試著猜猜今年跟 NGOs 相關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目前預測的趨勢都緊依著疫情的發展而生,除了大家很擔心的疫苗分配問題,還有 SDGs 進度嚴重停滯、曇花一現的國際援助、公益贊助本土化潮流等。簡單介紹 2021 年國際發展 7 大預測趨勢:

(1) 對較貧窮的國家來說,疫苗取得困難重重。疫苗的議題從 2021 年伊始,各種討論與爭搶就不曾停過,疫情帶來的除了公共衛生與經濟衝擊,長期下來也不斷在各國內累積社會與政治壓力,若情況持續下去,中度與低度發展國家的 2021 年可能比大家想像的還要艱難。

(2) SDGs 進度嚴重停滯,重要指標可能消失或無法衡量。因為疫情影響,2020 年全球都出現程度不一的發展困境或停滯,但隨著疫情持續到 2021 年,可以預期中低收入國家的發展情況會進一步倒退甚至惡化,遑論 SDGs 的進展。

(3) 曇花一現的國際互助機會。這次疫情或許讓各國明白,全球化的時代沒有誰可以真的置身事外,疫情初期國際間也出現互助的計畫,只是隨著各國逐漸自顧不暇,國際援助計畫的資金取得也越加困難,可以預期在 2021 年,各國將考量本國情況減少對國際援助的資金投入,而更加仰賴如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等國際發展金融機構填補資金缺口。

(4) 只聞樓梯響的億萬富豪慈善宣言。根據樂施會的最新報告,2020 年全球富豪因為疫情緣故反而逆勢大賺一筆,中產階級及以下的群眾則陷入更深的經濟危機中。在 2021 年,很難說這些大賺災難財的全球富豪會否變得樂善好施或兌現他們曾經的捐款承諾,缺乏合適評估機制的我們也只能繼續看下去。

(5) ESG 永續投資與影響力投資將成為國際發展的主軸。ESG 是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的縮寫,是提供給投資人評估某公司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之間是否透明、公平、公義且永續的投資原則

(6) 公益贊助本土化潮流。在 2020 年,「發展去殖民化」(decolonizing development)的倡議,加上現在贊助者能更輕易找到需要幫助的在地組織,可以預期在 2021 年,這波由私人慈善家帶起的直接贊助在地 NGOs 的潮流會持續成為國際發展的主流。

(7) 有網路還是沒網路,是個很重要的問題。經過 2020 年的大規模封鎖和各種線上活動,大家都認知到「網路連結好不好」真是個問題。2021 年除了公共衛生領域的挑戰,網路基礎建設的改良與發展也是值得各國公私部門思考的領域。

9. 2021 年,一起邁向更包容的無障礙環境

精選原文:Opinion: How 2021 can be more disability-inclusive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約 10 億人有不同程度的身體障礙問題,是人數最多的少數團體(約占全球總人口的 15%),這些身障人士不只天生或後天意外,也有許多是因為身體老化而致使身體無法正常活動的年長者

本文以過去一年因為防疫的關係而被迫與社會脫節,甚至遭遇日常生活困難的身障人士的困境為引言,反應現行各種社會安全制度依然有其不足,特別是當重大災難發生時,這些制度上的不足更加明顯,身障者面臨的種種困難也加劇乃至威脅到身心安全。

隨著高度發展國家老化問題日漸嚴重,人們對於身障友善環境與政策的思考也應該跳出過去的思維,以更長遠與廣義的角度進行政策設計與無障礙環境。

文章提出 3 點方向性的建議,雖然會讓人覺得很老生常談,但就因為明明聽到卻又做不到,才需要時時提出來告訴大家:「這裡仍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喔,一起加油吧!

簡單摘要 3 點建議:

(1) 重新檢視現有的身障政策,並針對現有的不足進行適當的修改,同時對未來超前部署。(參考:監院 280 頁報告糾正衛福部,列舉臺灣身心障礙支持網 10 大失職

(2) 將政策轉換成實際的行動,並鼓勵科技創新,協助身障者與其協助者能在任何情況下持續保持聯絡與服務。以這波疫情為例,可以制定明確的規範與流程,確保身障者到宅服務不會因為封鎖政策而中斷,也可以加強視訊服務與訊息的推波,讓身障者即使在家也可以持續接受教育、醫療諮詢和獲得必要的防疫訊息與協助。

(3) 改變觀點。身障政策與無障礙環境的建立需要整個社會支持,透過教育與議題推廣,讓大眾意識到身障議題不光只是一種助人的選擇,而是具有普世性,因為每個人都可能在某個時間點(或年紀漸長之後)無法再如常活動身體。

延伸無障礙
1.【人權星期三】疫情中的障礙隔離:戴不了口罩、在輪椅上過夜、收不到防疫資訊、在全景監控中如廁更衣
2. 自出生起便在超前部署:障礙女性的生活經驗,教我們提高防疫警覺
3.「科技樂觀論」之外的思考:無障礙環境是動態協商與持續調整的過程/《障礙研究與社會政策》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吳培瑜
吳培瑜

喜歡文字卻從沒想過有一天會開始寫字,果然人生就是要盡情嘗試,成功最好,失敗了也別氣餒。

文章: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