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孟勳專欄/疫情中的價值存亡:公益組織自營收入雪崩、個人捐款預期流失逾一成、服務風險提升

首圖/疫情肆虐,首當其衝的是餐飲與零售業。庇護烘焙坊示意圖/取自牧心社區餐坊 / 烘焙坊


「春節之後庇護工場的訂單就明顯變少,」機構主任的表情變得凝重,「現在幾乎完全沒有」。

原本談到去年聖誕節和憨兒一起到街頭快閃表演,是有趣無比也極為挑戰的難忘經驗,話鋒一轉就是幾個月後的風雲變色。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各項集會取消,不斷接到電話取消餐點訂單。這個身處偏鄉臺東,照顧超過百位憨兒的公益組織,1/3 的機構收入轉瞬間無影無蹤。從天而降的財務壓力如此巨大,當我試圖要寬慰她時,主任卻燦然一笑,「助人工作者都很堅強,不用擔心啦。」

公益組織自營收入雪崩、服務風險提升

公益組織的資源主要來自政府補助民間捐款,前者除了契約未必年年有、預算逐年減少且撥款速度不穩定,後者也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正因如此,想辦法創造自營收入增加財源,例如設立烘焙坊或洗車中心等,便成為近年來公益組織的熱門選項,同時也是「社會企業」的濫觴。但這次疫病對補助和捐款的影響尚未發酵,這些經濟性的自營收入卻首當其衝地雪崩了。

疫情期間,庇護工場員工仍堅守崗位,提供烘焙餐食。示意圖/取自牧心社區餐坊 / 烘焙坊

目前臺灣尚未進入疫情大流行的階段,但社福組織服務的對象本就是風險脆弱的個體:社經狀態較弱勢、身處複雜境域,而且微小的風險事件就能造成致命打擊。理論上社會工作需要儘早介入,防疫也就自然而然疊加在既有的服務工作之上。但社會大眾將防疫焦點放在醫療和公衛系統時,助人工作者在最薄弱環節的付出並未被看見,而且工作環境的風險不斷升高。

對公益組織來說,這是一場毫無預警且無法迴避的隨堂大考,範圍涵括資源、服務,以及組織運作等 3 個層面:資源的緊縮是必然的,但會到什麼程度?服務量增加或倡議型式改變也是必然的,但組織如何快速調適?公益組織應對風險的韌性、工作者的勞動環境或身心狀況,又能如何納入組織永續性(sustainability)的規畫與考量?

危難時更需要公益組織!社會服務與組織生存的兩難

這場還看不到盡頭的多方考驗,最掙扎的是資源與倫理的兩難。總體經濟緊縮時,一般企業可以彈性調整營運或裁減人力斷尾求生,公益組織的選擇卻不是如此簡單。社會愈是困頓,遭難的人增加、既有的弱勢者愈被捲入向下的流沙,就專業倫理而言,公益組織斷無在此時放棄受助者或員工的道理。也因此,平時就需兼顧社會服務目的財務的可持續性,在危機時,更感受到這二者之間的拉扯,而較一般企業更容易滅頂。

與過去的危機相較,17 年前的 SARS 影響的地理範圍和時間長度都有限,10 年前的金融海嘯主要震憾了全球金融及經濟,如今的肺炎更廣泛的阻斷日常生活的連帶,因此絶不能低估其衝擊。臺灣 2 月的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明顯衰退 14.6%衝擊最大為住宿餐飲、零售、運輸倉儲製造業大致持平,並非需求推升,而是憂心供應鏈斷鏈而預先備料證券巿場今年則已重挫 20%

也就是說,短期之內的影響主要是民生消費急凍、證券價格下跌造成資產縮水,至於全球景氣衰退及製造業供應斷鏈的效應都尚未完全發酵。

據此,每個公益組織依其資源結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立即明顯惡化的,就是餐飲和零售類的自營收入;而企業捐款或合作很可能被刪減──因景氣動向不明,母事業體營運以績效及風險考量優先。政府補助或委辦案雖較為確定,問題是目前的狀態如何履約?例如執行期間縮短導致契約目標難以達成、短絀擴大致營運困難等。至於對公益部門最重要的個人捐款,除了各項實體活動被迫取消,今年是否會複製金融海嘯時,個人捐款減少近 20% 的經驗呢?

公益組織創造自營收入增加財源,如洗車中心。示意圖/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育成洗車中心

個人捐款預期減少 10-15%,慈善與公共領域持續退縮令人憂心

我預期今年個人捐款會減少,但幅度應較金融海嘯時小。主要原因是雖然無法召喚災難捐款,但捐款減少空間已有限。依據《公益觀察 2019》,過去的災難例如東日本大地震及高雄氣爆,催發捐款熱潮有幾個條件,包括當年度的經濟環境較佳,而且災情慘重能召喚大眾共感情緒。此次疫情一方面重創經濟,另一方面臺灣卻又暫未進入緊急狀態,緊張感仍不足以動員群眾,所以預期個人捐款仍將減少,不過因為還有「基本盤」而不致崩潰。

2008 年金融海嘯時,採捐贈扣除額戶數遽減 2/3,後續年度從未回復,逐漸從 70 萬戶下降到 50 萬戶,平均年減 5%,已降至相對低點。值得注意的是,持續捐款的人捐得更多了,代表這群人對公益部門的支持相對強韌,因此捐款減少的幅度應不致於超越金融海嘯。假如延續長期以來捐贈戶數的減少趨勢,並略減平均捐款金額,大致可以預期個人捐款將減少 10 ~ 15%

乍看之下,收入的減少似乎還稱不上「災難」,但這只是財務的一部分。如果考量專業倫理必須維持或增加投入的人力與金錢,公益組織就必須面對財務存續與社會服務拉扯的夾擠困境。個別組織或許有各自因應風險的方式及選擇,但因為疫情而增加的負擔,都是公益組織必須自行吸收的嗎?為了減少財務資源的不確定性,未來是否更傾向接政府方案而更失去制衡或監督的能量?

而令人憂心的不只是肺炎,還有公益捐款長期持續萎縮的趨勢,是否代表慈善事務或公共領域的退縮?

美國公益組織團結發聲,爭取政府紓困

疫情襲捲而來的風暴不只考驗組織「能不能存活下去」,更是對組織價值「要不要存活下去」的尖銳叩問。然而目前為止,整個部門或個別組織的聲音都非常微弱。

在美國,公益部門不容小覷的能量,不只擴充了能見度,更實質上捍衛了組織、工作者及弱勢受助者的權益。

美國去年即已出現捐款人減少的警訊,雖然經濟正成長,但不確定性增加導致大眾持續削減捐贈支出。今年受到肺炎進一步衝擊,尤其近幾週疫情急速升溫,不僅證券巿場遭到多次熔斷,而且各地陸續採取管制措施,已經有媒體直接用「衰退(recession)」預期接下來公益部門所要面對的環境

根據剛出爐的調查,針對可能的資源緊縮,美國大多數公益組織已調整募款所用的語言(74%),但對被迫取消的募款活動還沒有具體補救計畫(44%);服務或倡議則顯得分歧,35% 的組織已暫停部分計畫、25% 表示不變,16% 則做得更多。

至於組織運作,一半的組織還在觀望(51%),但也有 18% 暫時凍結招募人力。也就是說,美國的公益組織目前還在承受衝擊與辨認影響的程度,雖然已經開始向資源提供者求援、收縮服務及組織規模,但還沒有更具體的行動或策略。

彷彿大夢初醒,美國官方隨著疫情升溫開始動了起來。聯邦政府將提供優惠利率貸款協助小型公益組織和企業(公益組織利率較低,為 2.75%,一般企業為 3.75%);紐約州將提供 7500 萬無息貸款給人道服務機構及藝文組織;國會正在討論幾個暫行方案,包括暫時移除納稅人捐款的所得稅扣抵門檻、可全數無條件扣抵(universal deduction)等。

Photo by Paul Weaver on Unsplash

公益部門本身則團結發聲,全國性的自律組織 Independence Sector 在公開信中明確指出,公益部門運作占美國 GDP 約 10%、僱用 1200 萬人,且在 2008 年金融海嘯時捐款劇減 400 億。基於其重要性及前車之鑑的災難性打擊,信中串連超過 50 個大型基金會要求政府積極援助,包括:

  • 所有適用營利企業的緊急紓困方案,針對失業補助、員工留任及風險保障等,應全數適用公益組織;
  • 稅務上除了捐款可無條件全數扣抵所得稅,為了鼓勵大眾立刻捐款,今年的捐款可直接申報扣抵 2019 年度的所得稅(原本應該明年才能申報扣抵 2020 年度的所得稅);
  • 公益組織的其他稅賦如薪資稅也應減免;
  • 政府應提供 600 億緊急振興基金給全國或地方性的公益組織,發放管道可透過既有的災難應變體系;
  • 所有提供有薪家庭照顧假或隔離假的公益組織,不論規模大小,都應該獲得稅務補貼。
Photo by Pepi Stojanovski on Unsplash

此外,贊助型基金會也重新思考捐補助模式,讓更多錢流動得更快、限制更少。例如聯合勸募媒合小型組織與贊助型基金會,讓補助更有效率;大型基金會陸續加入快速反應基金,協助其他組織渡過難關,或放寬申請程序、財務控制、擴大對後勤行政成本的補助等。

公益組織之間也開始相互支持、分享知識,包括急難基金申請、如何管理及領導、募款、使用數位工具、自我照顧等;各種線上討論陸續發生,像是 Independence Sector、期刊 The Nonprofit Quarterly、董事會智庫 BoardSource 分別就各自專業領域帶領思考及行動。


接下篇:
余孟勳專欄/疫情中你我能做的幾件事,助公益部門度過嚴峻考驗
延伸新冠肺炎疫情:
1. 余孟勳隨筆/汲取獨特臺灣經驗全民防疫,不叫運氣
2. 捐款人變少,但留下來的人捐更多了!/公益觀察 2019:正在消失的善意
3. 高市社工為隔離者送三餐,民眾無理要求爆量、排擠弱勢服務惹議
4.社工不用送口罩,但要送便當?疫情中的隔離者居家支持,各縣市方案多變
5. 補防疫破網,民團呼籲勞動部:對「無證移工」不驅離、不處分、重新給予合法身分
6. 黃瑽寧談防疫重點:保護易重症族群、傾全力研發疫苗藥物、減緩病例新增速度、拒絕恐慌與歧視
7.「一時想不開,吞 30 顆藥」,你知道你在笑什麼嗎?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余孟勳
余孟勳

貓空大學畢業不熱衷賺錢的財務人,會計師事務所查帳連 3 年考績第 1,卻離職跑去環島及志工。到荷蘭鹿特丹唸 MBA 背包了 13 國,學習從脈絡看人生。

回臺後當個不用加班的財務長,跟太太約會 3 次就結婚,有 2 個孩子可愛調皮。2011 年被雷打到覺得回饋社會責無旁貸,開始斜槓人生,致力公益團體財務透明及治理能力建設,創辦臺灣公益責信協會。

2018 年全職投入,生命進入新的階段。擅長思考傾聽說話寫字及引導,喜歡動手解決問題介入現實。

文章: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