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孟勳隨筆/汲取獨特臺灣經驗全民防疫,不叫運氣

編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16)日公布國內新增確診 2 例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以下稱新冠肺炎)案例,其中第 19 例為中部 60 餘歲男性,已於 15 日晚間因肺炎合併敗血症而死亡。

因為沒有旅遊史,該男性原本不在採檢範圍內,但疾管署回追 1/31 後確診為流感重症的患者另行做新冠肺炎檢驗,才在總計 113 件檢體中發現此唯一案例。

針對有公眾人物於 2/10 指出,臺灣確診人數少於中、日、韓、新加坡等地,是因為總統蔡英文「運氣好」。對此,我們經授權收錄公益責信協會理事長余孟勳的評論隨筆,討論臺灣防疫網中各種不容輕忽的因素。


臺灣宣布新冠肺炎確診第一例的那天,基於直覺我立刻去了藥局。

「請問有抛棄式口罩嗎?」
「很多啊,你要那一種的?」

聽了各式各樣的說明之後,買了看起來比較正式的外科口罩,大人小孩各 2 盒。這個數字不是信手拈來,而是預想如果省著用至少可以撐 3 個月。

當時的明快決定,成了我們全家大小這陣子不必排隊買口罩的倚仗,實在很希望買股票也有這樣的眼光和手氣(嘆)。這算不算囤積?我必須承認不只是生理,還有心理的安全感需要。

大女兒用她們熱愛的森林家族玩偶,擺拍以新冠肺炎為主題的圖文書。圖/余孟勳提供

讓我們目前不必擔心口罩問題的原因,只是運氣好嗎?不是,是政府對疫情資訊完全透明,以及後續的解讀與行動。

倚仗專業摸索前行,不叫運氣

昨天剛公佈第一個死亡病例,確實讓人心驚。但中研院院士何美鄉之前就說,我們必須有社區感染案例出現的準備,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希望能儘量避免大爆發、拖到疫苗問世的時候。

中研院院士何美鄉談「疫病、人、禽與獸」

仔細探究這個死亡病例,卻可以看到幾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這個病患一開始被診斷為流感重症,但醫師直覺敏銳地送他進負壓病房,減少擴大感染的可能;病人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是因為疾管署主動回溯檢驗了原本被通報流感重症的病人,而找出漏網之魚。

這代表,醫師和醫院的第一線處置很謹慎小心,疾管署如履薄冰,而且檢驗能量目前還有餘裕。

臺灣爭取到的每一分秒,是運氣嗎?不是,是依仗著專業訓練和素養在摸索進路。

即刻反應、隨時調整,不叫運氣

我太太在醫院任職,她說院裡的感染科醫師最近很忙,開會的時候卻與往日疲憊寡言不同,充滿鬥志指揮院裡上下。「這應該就是她想做的事吧!」她說這就是從醫的初衷被召喚,而迸發出讓人難以直視的光芒。

Photo by Online Marketing on Unsplash

她任職的醫院裡雖然還沒有確診病患,但過去每年都有演練,近日則是各種政策不斷推展。包括口罩數量管制、動線規畫、第一線人力調度等,充滿各式各樣的討論。中央防疫中心今天(2/17)已經推出社區監測通報處理原則,持續調動戰線;重症醫學會昨天召開針對此次肺炎的研討會,則首度對臺灣所有不分科別的醫師公開線上直播。

走一步算三步,只有在不必處理大量病患的時候做得到。正因為疫情在第一時間控制住,人力和資源便不需要完全投入在緊急處置,而有餘力預先應對每天的變化。

我們家在渡過最初的過度反應與焦慮恐慌之後,已經討論了各種版本的行動方案:盤點了衛生和清潔用品,節約使用,儘量維持 3 個月的存量;太座如果開始到第一線檢疫,就暫時不跟我們同住;如果開始直接參與照顧可能病患,就照醫院安排隔離。

到目前為止臺灣的疫情還算穩定,是運氣嗎?不是,是因為第一時間處置得宜、持續動態調整,才不至於落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公衛防疫,絕不只是政府的事

一個國家公共衛生體系的健全度,是由這個體系裡最弱的環節決定。就像多人多腳的趣味競賽,其他人走得再快都沒有用,最慢的那個人會決定隊伍的最終結果。所以,公共衛生看起來是一個名詞,實際上包括公眾衛生意識、動員能力、資源整備、緊急處置等諸多環節的團結協力,絶對不只是政府的事。

令人好奇的是,日本和新加坡這幾個現代化國家都遭到打擊。太座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臺灣曾經歷 SARS 的重創,而且有經驗的醫護及公衛專家現在都還在線上。她當時雖然只是被隔離的醫學生,但也不完全陌生。當年用人命換來的教訓,今天到了重考的時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如火如荼的進行防疫相關討論、措施研擬等。左起為行政院長陳其邁、總統蔡英文,以及衛福部長兼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圖/總統府 @ flickr, CC BY 2.0

舉例來說,這次開始有確診病例出現時,各大醫院急診室便快速在院外搭帳篷設置發燒檢疫站,就是來自 SARS 的應變經驗。與當時不同的是,現在有更多科技工具輔助,例如 Line 等即時溝通管道,全臺各醫院或專科都有群組交流,很迅速同步得動起來。

汲取獨特臺灣經驗,不叫運氣

我則補充了幾個觀點。第 1 個是,臺灣民眾在 SARS 期間翻轉了戴口罩的歧視,從「只有生病的人才戴口罩」變成一般人也可以戴口罩預防疾病,接續在空汙的環境問題下,逐漸成為生活的日常風景。

這減少了防疫行動上的溝通和教育成本,但也衍生了過度反應的物資需求,而必須將單純「要戴口罩」的概念更細緻溝通為「什麼狀況才要戴口罩」,以及將「勤洗手」的順位明確擺放在「戴口罩」之前。因此所謂的口罩之亂,不可忽略不同時空裡,本就有著不同階段的溝通目的。

圖/總統府 @ flickr, CC BY 2.0

第 2 個是,十多年後,中國的經濟已不可同日而語,與其他國家的人口流動當然密切更多,疫情的傳播因此更加全球化。從過去只能在中華圈,擴大到整個亞太,日本與新加坡所經歷的就是臺灣在 SARS 的遭遇。

也就是說,近年來臺灣為了消減(mitigate)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雖然主要原因是政治與經濟,卻也消減了中國發生重大公衛事件的連帶影響,不是偶然。

這就帶到第 3 個觀點,臺灣始終存有很強烈的危機感。做為獨特的實體,我們長期被世界排除,只能自救。這個自救,包含了帝國殖民遺緒下的醫科精英傳統,還有全球資本巿場裡夾縫求生的各種冠軍。

前者讓臺灣醫療實力成為全球翹楚,成為公共衛生最堅強的後盾;後者則打造了經濟奇蹟,才有立刻投產口罩的機械產業實力。所以當日本等待並按照 WHO 的指示處置時,臺灣早就按自己的對策因應。

臺灣口罩生產線於防疫期間全面投入生產。圖/總統府 @ flickr, CC BY 2.0

疫情目前比日本及新加坡等國較不嚴重,是運氣?不是,是臺灣與中國的牽絆最深,長期鍛練出來的求生本能。

歸因運氣打擊士氣,於事無補

或許有人會說,帝國殖民、經濟奇蹟、太陽花學運反轉了將臺灣整合進中國的政策方向、反送中助攻蔡英文,是運氣。固然從歷史來看,單一事件都具有偶然性,但並不是所有偶然事件都會產生影響,而是機緣俱足下的導火索而已。所以,過度強調運氣,只是刻意忽略更多已然成熟的客觀條件。

再者,單純歸因於運氣,不免令所有努力的人心寒。臺灣整體社會的動員,不只是公衛和醫療系統,還有折衝的外交人員、超商的店員、藥局的藥師、寫程式的工程師、帶風向的小編、延後開學行程大亂的教育工作者、各自吸收衝擊的家庭等。

最重要的是,所有人克制焦慮,一方面提高警覺注意自身健康,另一方面維持社會穩定運作如常。這些多多少少的努力,都要被抹平為「運氣好」然後視而不見嗎?這裡頭只要有任何一個環節出錯就會出現破口,這樣的配合默契也是理所當然嗎?

這種隱含著貶抑的運氣說,也可能導向虛無而打擊鬥志──既然只靠運氣,佛系抗疫就好了,大家生死由天各憑造化,何需努力?

3 件事值得長遠關注:兩岸風險關係變動、國家與個人的隱私界限、共同體的想像

目前看來,值得長期關注的有 3 個部分。

一個是,如何重新評估與管理風險。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曾提問,假如武漢解除封城或警示之後,臺灣要怎麼處理?換句話說,假設緊急情況已經結束或「被結束」,如何過渡到常態裡?臺灣與中國的緊密關係不可能完全切斷,那麼留存的連結要怎麼對待?

另一個是,「健保卡萬能」(能查出入境記錄又能領東西)的歡呼之後,如何重新取得國家管制與個人隱私之間的平衡?緊急狀態被賦予的尚方寶劍,執政者會不會捨不得丟棄而延續到電子身分證的政策上?這對風險社會看來是好事,但對公民社會來說呢?

最後是,緊接在反送中對一國兩制的失望之後,這次的事件更凸顯治理方式的鴻溝。中國選擇維穩至上、斷尾求生;臺灣則是天天開記者會問到飽、朝令夕改也沒關係,靈活地推陳出新。先不論結果,危及到臺灣人自身健康的切身感受,加上資源有限的排他性,每個人都經歷了「誰才是我們」的重新想像。

這個重新錘煉的過程,將讓社會更趨於共同體,或是極化?在這個從不缺災難的島嶼上,生而為臺灣人,究竟是運氣好還是不好?


延伸閱讀:
1. 社工不用送口罩,但要送便當?疫情中的隔離者居家支持,各縣市方案多變
2. 補防疫破網,民團呼籲勞動部:對「無證移工」不驅離、不處分、重新給予合法身分
3. 黃瑽寧談防疫重點:保護易重症族群、傾全力研發疫苗藥物、減緩病例新增速度、拒絕恐慌與歧視
4.「一時想不開,吞 30 顆藥」,你知道你在笑什麼嗎?


原文「運氣」刊載於作者臉書,Right Plus 獲授權轉載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余孟勳
余孟勳

貓空大學畢業不熱衷賺錢的財務人,會計師事務所查帳連 3 年考績第 1,卻離職跑去環島及志工。到荷蘭鹿特丹唸 MBA 背包了 13 國,學習從脈絡看人生。

回臺後當個不用加班的財務長,跟太太約會 3 次就結婚,有 2 個孩子可愛調皮。2011 年被雷打到覺得回饋社會責無旁貸,開始斜槓人生,致力公益團體財務透明及治理能力建設,創辦臺灣公益責信協會。

2018 年全職投入,生命進入新的階段。擅長思考傾聽說話寫字及引導,喜歡動手解決問題介入現實。

文章: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