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礙
李昀/當診斷做為一種救贖性的詮釋
我的生活只有滿滿的治療,我發現我是個精神科病人,而不是可以漫步下山的正常人,是即使跑再遠,都必須回到山上的孤魂野鬼。
閱讀全文李昀/當診斷做為一種救贖性的詮釋東京帕運 10 個友善行動,秉持共融精神的世界級賽事
本屆東京帕運特別強調「共融」精神,如何透過賽事示範「友善每一個人」的可能,全世界都在關注。
閱讀全文東京帕運 10 個友善行動,秉持共融精神的世界級賽事「我們從未如此純粹。」帕運精神,當超級英雄不再特別
帕運運動員不僅克服身體功能上的、旁人眼中的「缺損」,而是在一個緩步前進的社會中,作為一個障礙者所經驗到的各種對待。
閱讀全文「我們從未如此純粹。」帕運精神,當超級英雄不再特別病人抱病出院、醫護瀕臨極限,財務緊縮重擊精神醫療/《兩種心靈》之管理式照護危機
管理式照護介入精神醫療所帶來的問題,不僅是病人受到的照護太少,也危及了住院醫師訓練。
閱讀全文病人抱病出院、醫護瀕臨極限,財務緊縮重擊精神醫療/《兩種心靈》之管理式照護危機左邊女孩/沒有隱私的身心障礙者,與強迫曝光的赤裸人生
在講求「隱私權」的時代裡,卻無處不暴露身心障礙者的個人資訊,時時刻刻我們必須證明自己是「特殊人物」。
閱讀全文左邊女孩/沒有隱私的身心障礙者,與強迫曝光的赤裸人生「成為我的眼」App 媒合 500 萬線上志工,成為視障、色盲、老花最即時的守護/「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成為我的眼」避免視障者被排除於世界之外。多一點科技協助與友善他人的好意,視障者不僅能自主打理日常生活,更可以獨立探索世界。
閱讀全文「成為我的眼」App 媒合 500 萬線上志工,成為視障、色盲、老花最即時的守護/「創新!不是空話」專欄是嫌犯、犯人、受刑人還是病人?精神障礙觸法者何去何從
司法精神醫院應先釐清其適用對象,究竟是犯人、受刑人還是病人?延長的監護處分,又是否成為純粹的社會隔離?
閱讀全文是嫌犯、犯人、受刑人還是病人?精神障礙觸法者何去何從貧病為何常交迫?看見精神病人就醫、就業與生活的連鎖反應
如果沒有健保,比我一個月房租還高昂的就醫費用,我絕對付不出來,也因此不會就醫。只能在家裡與學校繼續失序,然後影響更多人群。
閱讀全文貧病為何常交迫?看見精神病人就醫、就業與生活的連鎖反應飽受憂鬱症所苦的職業運動員,可以拒絕出席記者會嗎?/從大坂直美退賽看「身心障礙合理調整」
當職業運動員的身分和障礙者交織時,娛樂場所與賽事,是否該為障礙者做到「合理調整」,保障障礙者的權益。
閱讀全文飽受憂鬱症所苦的職業運動員,可以拒絕出席記者會嗎?/從大坂直美退賽看「身心障礙合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