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對話練習1:藝術是一連串的選擇,在創作中認識自己、表達自我

智邦藝術基金會將從 9/28 開始在新竹將軍村舉辦為期 3 週的特展,主題是我們的對話練習:在言語之外,尋找對話的起點。這是繼去年 8 月的友善平權藝術展覽後再次進階嘗試,由心智障礙青年(智青)和藝術家共同創作。

來自臺灣各地共 133 位智青,今年在沒有限定主題下自由揮灑,由智邦藝術基金會媒合 8 間心智障礙服務機構和原本扶植的十餘位藝術家們,一起進行至少 6 次的藝術共融工作坊,以繪畫、聲音、藍曬、拓印、服裝、操偶、戲劇、定格動畫等多元媒材形式,漸進開創出各種可能。

作品形式極其豐富,展覽本身也讓人興奮。嘉義身心障礙據點樸仔島作的教保員林易柔便笑說:「去年我們包車一起去新竹看展嘛!今年他們從 8 月開始就一直問我,今年也要去新竹嗎?要嗎?他們對自己的作品能呈現給大家看,很興奮也很期待。」

不過公眾展出畢竟已是最後一哩路,究竟半年多來的藝術浸潤對所有人形成哪些影響?過程中又發生了什麼化學變化?

藝術是一連串的選擇,你喜歡的就是對的

4 月底,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位於嘉義縣朴子市的「樸仔島作」社區作業所和「森嶼」日間服務中心,各舉辦了一場一個半小時的工作坊,由藝術家徐莘和繪本作家 Boris(李晨豪)帶領。參與的心智障礙青年每場約 7-12 人,這已是此次計畫總計 6 場工作坊中的最後一場。

來自嘉義各地的智青們,大都才 20 多歲到 30 出頭,心智年齡從 3-9 歲都有,森嶼有些智青更合併自閉症、聽語障、肢體不便等多重障礙,平時溝通也需要更多輔助。但森嶼的藝術輔療師吳昭儀從 2022 年開始就在內部帶藝術活動,因此在計畫初始就能訂出明確目標:讓智青們體會多元媒材,「享受選擇和做決定的幸福感」,並且走入社區。

生活中的大小事經常被其他人決定,是許多心智障礙者的日常。從鞋子的顏色到回家路線的選擇,做決定本身就不容易。但這也是一開始讓 2 位藝術家感興趣的地方,因為「創作本身就是一連串的選擇」,包括選擇媒材、手法、形式、擺放的位置等。

2 人的系列工作坊從「觀察」開始,讓青年們在社區裡自由取材、學習調色拓印,認識葉子、牆面、水溝蓋等不同材質;之後用不同形狀的紙板來變化、想像,例如用各種線條畫出空間、用各種形狀來創造車子、建築物或喜歡的角色。

在這之後是「抽象思考」,例如用顏色和紋路來「填滿」一個區域或「故意留白」,感受其中的差異;或延伸出敘事(「馬鈴薯先生和美女一起去泡溫泉」),最後再學著打草稿、模仿描圖,用自己的名字創作拼貼出一張海報。

智青和繪本作家 Boris(李晨豪)一起外出拓印。圖/中華聖母基金會提供
智青參與藝術工作坊。攝/葉靜倫
403 地震後,有人把自己的擔心畫進作品裡。攝/葉靜倫

拓印、版畫、反白、蠟筆、彩色筆、造型、用圖像說故事,甚至在每天經過的媽祖廟附近取材、創作,這一切都打開眾人的視野,也豐富了生活中可做的事、可表達的形式。徐莘說:「有人說她以前只會用彩色筆,畫圖的時候只會畫固定顏色、可愛的東西,現在我看她用拼貼做出來的作品,很強耶!」

Boris 則說,創作是認識自己很好的方式,也是突破框架的過程,這個「框架」包括具體的畫紙邊框和社會評價。「你會因此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或我最近關心什麼(有智青把 403 花蓮地震畫在自己的海報裡),你也會思考我喜歡這樣畫,是因為我覺得這樣很有趣嗎?還是因為看到別人這樣做很成功?」

徐莘舉例說,有青年剛開始每做一個步驟,都會問她「這樣對不對?這樣可以嗎?」沒自信到讓她甚至有點難過。「創作沒有標準答案。就像我會跟大家說,黃色加藍色會變成綠色,但前題是要把顏料調薄、調均勻。後來發現他們調不均勻,卻因此出現漂亮的黃藍漸層色。」

「我不斷告訴他們,只要你喜歡的就是對的。當然你也可以說你不喜歡誰的畫,但不代表他的畫是錯的。」徐莘說:「在藝術中,你不需要背負可能被罵的壓力,也永遠不必覺得自己很糟糕。」

藝術的重點不是能力,而是參與

位於臺中梧棲、由福氣社區關懷協會(福氣協會)經營的小福咖啡館,也是像「樸仔島作」一樣的社區作業所。他們同樣從 2022 年便開始讓心智障礙青年發揮所長,用大家的畫來設計協會烘焙坊和咖啡產品的包裝,或製作成 T 恤等公益產品販售。

社工督導黃毅綸形容,剛開始只覺得他們畫出來的東西「不能理解但感覺美好」,重點是智青們很開心自己的畫被用在包裝上、還展現出很不同的一面,讓他們覺得其中好像「有個意想不到的世界」,後來因此和外部的藝術引導師合作更多創作體驗。

彼得(楊瀚橋)是這次和他們合作的藝術家。他自己 8 年來最顯眼的藝術表現,就是帶著 2 層樓高、色彩繽紛的長頸鹿(鹿鹿)全臺跑;也因為去年智青們已經嘗試過自畫像,今年他因此想從「自我」向外延伸、帶他們創作「朋友」,就像自己能與鹿鹿相伴一樣。

第一堂工作坊,大家從練習拼貼、色彩和線條開始,嘗試畫出自己心目中的朋友,可能是植物或動物,也可能有各種裝備或超能力。接著用黏土、鐵絲和保麗龍,讓「朋友」長出骨骼和肌肉,從平面繪畫躍然成為立體的「偶」。

他鼓勵大家為「偶」取名字、貼畫上眼睛,然後想像偶移動的方式,例如行走、跳躍、飛行甚至太空漫步,再搭配戲劇工作坊,練習賦予「朋友」笑聲、哭聲、嘆息等情緒或個性,最後再用紙箱為「朋友」搭建舒服的家。

0920 藝術 3
藝術家彼得(右)在戲劇工作坊中,和智青一起發想偶可以用什麼方式移動、前進。攝/葉靜倫
藝術家彼得(楊瀚橋)帶領的工作坊中,智青創作「偶」,並為他們建造「家」。攝/葉靜倫
智青將創作出來的「偶」擺入各種生活情境。攝/葉靜倫

其中,貼畫上眼睛簡直像一道儀式。擁有眼睛的偶,因此可以「看著別的偶」交流(彼得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交朋友,也必須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同時,隨著眼睛黏貼位置的改變,例如從臉上移到手肘、肩膀或膝蓋時,前進的方式也有了變化。

有名字、有眼睛、有移動的體態和方式,一個偶忽然像有了生命,能開始進入「情境」。智青們會考量「朋友的個性」,把偶帶去晒太陽或放在樹下乘涼,或在花圃間隱身、在高處迎風。整個創作到最後,有人甚至會拿著偶去別人家(紙箱)串門子。

「每個人的好朋友,某方面來說都會和自己相像。無論是畫出來的長相還是房子的佈置,都會有自己的風格和個性在裡面。」彼得說:「現在他們也可以進一步讓友誼在真實生活中發生。例如跟身邊的人介紹朋友,或有些人(偶)原本一直躲在房子後面,我也會問問他要不要多出來交朋友、去別人家看看。」

福氣協會的社工郭怡君,發現自己在過程中對智青們有了更多認識。透過具體的情境和角色,有些人說出過去大家不知道的小故事,有些人展現出平常少見的一面;黃毅綸則說,創作朋友的過程其實充滿挑戰,尤其是從平面到立體時。但藝術的重點不是能力,而是參與;要問的不是他們能做到什麼,而是會做出什麼模樣。

「大家平常來社區作業所工作,都會被要求產能,但在創作過程中,他們可以掙脫那些期待,不必再證明給誰看,每個人在這裡都是主角。」她說。

在這裡接納自己,你的每個訊息都很重要

不同於其他參與團體近年才開啟藝術探索,臺南的蘆葦啟智中心輔助心智障礙者投入各種創作已將近十年,舉凡繪本、戲劇、音樂、舞蹈、表演、展覽等都不陌生,其中的重要推手正是藝術專員李靜慧。

李靜慧在蘆葦啟智中心服務 25 年,本著特殊教育的專業和對藝術的喜好,不斷嘗試以各種創作形式探索心智障礙者的內心。她不但指引了許多團體如中華聖母基金會和福氣協會發展這些支持性藝術活動(Supported Art Activities)(註),也是智邦藝術基金會決心投入藝術共融的啟發。

今年,她首次大膽挑戰更深層的發揮,光是工作坊就多達 15 場,其中包括肢體舞蹈和聲音創作。聲音創作尤其是眾人第一次嘗試,由音樂藝術家陳昱榮帶領。

青年們先想像自己是某種動物、模仿動物生氣、開心或饑餓時的叫聲,接著練習用自己的身體來發出各種聲響,例如拍手、跺腳、嘶吼等;之後練習節拍、節奏的變化,再藉由角色經歷和場景的想像,發展出情境和故事,最後述說自己聽到聲音的感受。

陳昱榮說,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很不同,對刺激的反應也不一樣。例如有人聽到鐘聲會說,「啊那是我家附近喪家的聲音」,打出來的節奏也因此直覺連結、反映出自己的經歷。

「或者,有人喜歡紙的聲音,我就給他一些 DM 或日曆,讓他撕、揉看看或抖動紙張,去體會聲音的變化、音量的大小、音色和音頻的不同,再試著自己弄出聲響。」陳昱榮說:「他們口語能力不夠,但他們傳達出來的每一個訊息都非常重要。」

臺南的蘆葦啟智中心一隅,佈置著創作作品。圖/蘆葦啟智中心提供

創作始於模仿,交流則在沒有語言的情況下發生。每個人都必須靜下心來打開耳朵,聽聽旁邊的人在做些什麼、發出哪些聲音,才能加以呼應、挑戰或合奏,如同所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想要「對話」,得先學會「聆聽」。

此外,有些智青平常在生活中會發出各種聲音,例如不由自主的尖叫或意義不明的聲語,這些聲音在社會常規中常被討厭、被排擠,在這裡卻可以盡情表達,因為藝術必須「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所有自發性的聲音都值得被保留。

陳昱榮舉例:「有人很常罵髒話,經常被別人制止。但他其實不知道髒話的意義,只是把別人輸入給他的東西再輸出而已。」他們試著讓他在能感受到安全的環境下,用小鼓結合熟悉的聲音創作,最後竟發展出全新的節奏,甚至還能「罵在鼓點上」。

此外,雖然一開始就知道將以聽覺為主進行創作,卻沒有因此排除聽語障青年。原本陳昱榮因為過去已有類似經驗,嘗試將音波視覺化,並結合手寫板讓他理解自己的動作和音波變化間的關聯,可惜螢幕太小看不清。

後來他們發現這位智青透過自己的視覺和身體的感覺在參與,像是拍打、敲擊、震動等身體回饋,用這些方式來跟現場互動。這個「讓所有人,無論任何障礙都可以參與」的實踐,很大程度也呼應了整個藝術「共融」計畫的核心。

對李靜慧而言,即使自己經驗豐富,今年的嘗試也像第一次找到一把鑰匙,讓自己更認識許多平常幾乎不曾表達意見和感受,有時還會因情緒而出現各種行為的智青——

「對重度障礙者來說,別說語言,連畫圖也很難。但我們看到他們在創作過程中享受、感受到療癒和舒緩、變得平穩自信,也不用再分辨外在的社會觀感,能夠真正接納自己的聲音。


【善盡天良|眾聲相 EP64】一場友善平權的共融藝術展,用共創打破你我界線

延伸認識智青、藝術共融:
1. 我們的對話練習2:用藝術回應社會需求,敢於面對創作的不確定性
2. 藝文共融的 10 種友善設計: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感受到美與藝術
3. 在臺灣,一本易讀手冊的誕生/當「易讀」成為公共服務(上)
4. 易讀本不是懶人包!推倒資訊障礙的高牆/當「易讀」成為公共服務(下)
5. 監護宣告後的練習題:最好的陪伴,是一起找到面對生活的方式


活動資訊【我們的對話練習:在言語之外,尋找對話的起點

主題:我們的對話練習:在言語之外,尋找對話的起點
時間:2024/9/28-10/20(10:00-18:00)
地點:將軍村藝展館(新竹市東區金城一路 71 巷 5 號)
開幕:2024/9/28 10:00(歡迎一般民眾、所有人皆可參加)
延伸活動:
▪︎ 9/28(六)14:00|炭筆拓印與色鉛筆手繪工作坊
▪︎10/12(六)14:00|身體空間創作工作坊:摺出你的形體
▪︎10/13(日)14:00|我們的對話練習:參展藝術家的經驗分享
主辦單位與洽詢:智邦藝術基金會


你的一筆捐款,讓許多脆弱處境和善意行動被看見

脆弱群體的處境沒有人看見,助人工作的學問不被理解,政治、法規、制度上的問題沒辦法被好好釐清。

每一天,為了讓社會對公益的想像不只有「愛心」,為了讓身心障礙者、無家者、脆弱青少年等無聲的群體被聽見,《Right Plus 多多益善》以新聞專業投入公益,用僅僅 6 個專職夥伴堅持至今。

在沒有充足設備、不仰賴財團和政府、不做廣告化的新聞下,靠著大家的捐款,好不容易走了 4 年。有你的支持,我們才可以繼續。

你的捐款可以直接支持《多多益善》的非營利新聞工作,讓許許多多專業服務被看見,也讓那些無人聞問卻影響深遠的事,被正確的理解。

如果你認同這樣堅持不懈的投入、欣賞我們的報導,請用捐款支持我們。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葉靜倫
葉靜倫

Right Plus 創辦人 & 總編輯。曾任出版社資深編輯、NGO 雜工、NPOst 主編,對書寫斤斤計較但錯字很多。除了文字沒有其他技能。

想當特務卻當了 10 年編輯,想養獅子卻養了一隻貓。相信智慧比外貌還重要,但離不開放大片。最喜歡善良的朋友,聰明的情人,以及各種溫柔的對待。

文章: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