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奇蹟、再開先例!視障教練教出全盲潛水員,第一名畢業顛覆眾人想像

編按:今年 10 月,如奇蹟般開創多元障別共融共潛的身障潛水,在臺灣推動滿 10 週年。長年以來,各大媒體上觸動人心的故事背後,是一群同樣身負不同障礙的專業教練群,為臺灣累積出的、獨一無二的教學方法,也讓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中明定的、身心障礙「休閒與育樂權」得以落實。

在總教頭陳克誠領軍下,曾為身障學員的學長姐們,透過嚴謹的現場訓練、無數次耐心的嘗試,反覆視學員多樣的身體狀態調整摸索。從 10 年前的視障、聽障、肢障、漸凍人、脊損學員等,終至經驗累積有成,今年得以首次招募全盲潛水員。

本專題由臺灣身心障礙潛水協會支持,多多益善獨立報導完成。在 9/28 教師節的今天,呈現這群造就臺灣奇蹟的幕後功臣,如何讓所有人得以和自己的障礙共融,也得以在汪洋中實現「差異共融」,邁向真正的兼容社會。

週末清晨 5 點多,天色拂曉之際,位於東北角和美國小旁的潛點慢慢聚集人流,有人以輪椅代步、有人透過手語或唇語交談,身障學員們陸續換好潛水衣和裝備,在教練、志工的指示跟協助下展開潛水訓練。

身障潛水曾經是連國際間都極少人嘗試的運動,大多只停留在輔療和體驗程度,更別提考照、當教練、教更多障礙學員。臺灣卻讓原本遙不可及的夢想得以被實現。

奇蹟的背後,是一群人堅持不懈的十年耕耘,不僅打破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的刻板印象,也讓來臺交流的香港、日本、馬來西亞等各國身障潛水組織,都為之驚嘆。今年,3 位視障學員的加入更衝擊大家的想像,其中甚至包含1位「全盲潛水員」。

沒有任何人因為身體的不一樣,而被差別對待

2014 年,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以下簡稱障盟)和長期支持公益的跨國企業聯手,啟動「身障潛水夢想潛進」計畫,是全臺有史以來首度辦理障礙者潛水培訓及考照的專班。3 年後,幾位身障潛水的先行者交棒,成立「臺灣身心障礙潛水協會」。

如今,身障潛水正式邁入 10 週年。被稱為「星光班」的潛水班,每年招募 15-20 名學員,至今總共培訓超過百名障礙潛水員,並集結眾多志工從旁協助訓練,許多都是歷屆的學長姐。目前負責教學的7位教練,也是在考取國際潛水教練資格後,回頭幫助後輩圓夢。

身障潛水協會帶領一群身障學員,來到東北角和美國小旁的潛水點訓練。攝/曾玉婷
清晨潛水前,「星光班」總教頭陳克誠在岸上跟眾人確認當天訓練事宜,並宣布明年要帶學員去菲律賓潛水的消息。攝/曾玉婷

「我喜歡大海。」今年剛加入「星光十班」的學員蔣雨辰,過去因為腦中風導致右半身不靈活,同時出現失語症,陳述事情變得很費力,需花較多時間與人溝通。但她受訪時仍慢慢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喜歡潛水去很深的地方,喜歡很冰的海水。在海裡我很自由,我的右半邊跟左半邊沒有不一樣。

蔣雨辰說,潛水的夥伴會耐心聽她講、鼓勵她,但對於要改進學習的地方,仍會誠實告訴她。「沒有任何人因為身體的不一樣而被差別對待」,這樣的相處,讓她覺得「很感激」。

每逢週末,都會開車 1 小時載女兒到東北角訓練的雨辰媽媽也說:「雨辰進入協會後,不斷刷新我對她的想法。和其他(身體不方便的)學員相處的過程中,也更能鼓勵她相信自己,勝過我的千言萬語。」

史上未見的全盲潛水員,顛覆所有人想像

蔣雨辰並不是今年唯一的星光。協會今年一次收了 3 位視障者,其中 1 位還是從未招募過的「全盲潛水員」,突破眾人想像。

教會全盲的人潛水,其實是「總教頭」、現任協會理事長陳克誠深藏已久的心願。幾年前,時任身心障礙聯盟理事長、本身也是視障者的呂鴻文,常向他詢問能否讓視障者學潛水,當時讓陳克誠很猶豫。

「看不到的人去海裡要看什麼?」繽紛的珊瑚礁或豐富的魚群,所有潛水者追逐的美景都化作一片黑暗。陳克誠說,他花了很多時間考慮:「這個問題我一直沒有找出答案,但我也不能否定這個想法。」

有次陳克誠搭高鐵,碰巧遇到帶著導盲犬的視障乘客,兩人聊到身障潛水的話題時,他小心翼翼提出內心的困惑,問如果有天能參加潛水,最想感受到什麼?對方思考半晌回答:「水流從臉上拂過的感覺。」

埋頭苦思的問題原來很簡單。陳克誠發覺,大海的魅力可以用不同感官去感受、也能讓當事人知道自己確實能無異於旁人、投入潛水,這個想法打動了他,協助視障者下水的決意越發堅定。

今年剛加入「星光十班」、過去因中風導致右半身不靈活的學員蔣雨辰,下水前正在確認裝備。攝/曾玉婷
下水前,總教頭陳克誠替中風學員蔣雨辰確認裝備。攝/曾玉婷

因緣際會下,去年(2022)協會舉辦一場視障者參加潛水訓練的說明會,小小的場地擠滿 50、60 人,報名相當踴躍,最後報名錄取的就是今年的 3 人。

幾位教練和學員都提到,通常明眼人潛水時,很需要視覺上的定位點來維持身體的平衡,例如盯著旁邊的水草,確認自己是否維持在定點。照理來說一旦沒有視覺參考,在水裡保持平衡就會更加困難。

然而,讓所有人跌破眼鏡的是,前期在墾丁 5 天 4 夜的營隊訓練中,全盲的學員凃儼廷以第 1 名成績畢業,第 3 名同樣是視障學員周明。陳克誠感慨:「尤其儼廷雖然看不見,他在水下做的所有動作跟表現卻比其他人都好。因為他們,我很願意明年再開放視障朋友來訓練。」

不只為了水下的寂靜,也為了岸上的朋友

43 歲的凃儼廷有先天性青光眼,視力逐年衰退,到現在左眼完全看不見,右眼僅剩微弱的光覺。水面下是漆黑無聲的海底世界,剛開始下潛時,周圍的未知讓他感到恐慌和不安。

同時,他也時常自我質問:「我每次都想說為什麼要來這裡,當大家很快樂看著海龜或拿破崙魚,我卻看不見,深海也很黑。少了一個感官,我到底該尋求什麼?」

經過幾次潛水,凃儼廷逐漸轉換思考。他發現潛水就像閱讀小說,不同海域的水流溫度、光照、舒適度、色彩深淺都不一樣,只是他是用皮膚去感受這些樂趣。

喜歡挑戰的凃儼廷,平時在水下需要扶著潛伴的手移動,後來他也跟教練討論,改成拿繩子勾在彼此的裝備上,讓他能鬆手在海裡徜徉,體驗更無拘無束的自由。

他和周明等人都提到,岸上有眾多雜音,海底卻異常安靜,生活的煩悶跟壓力這一刻被拋諸於外,要面對的只有自身的情緒與身體運作的方式。當感受到自己透過多少細微的吸氣和吐氣,能控制身體在水中找出重心和平衡時,就逐漸不再感到恐懼。

凃儼廷笑說,潛水是跟自我的對話,卻也促成他跟許多人建立關係:「過程不只有潛水,從前期計畫活動、交通、裝備組裝、潛水活動到回程跟大家一起吃飯,可以接觸到各種不同的人,認識他們的想法和世界,都讓我非常快樂,也讓我明白參加潛水不僅僅是『幻想』。」

43 歲的凃儼廷。圖/身心障礙潛水協會提供
下水前,志工協助身障學員確認裝備。攝/曾玉婷
確認裝備的學員。攝/曾玉婷

57 歲的周明是低視能學員,當初親眼看其他身障者爬到岸邊下水時,備受感動,還不禁流出眼淚。她不擅長游泳,過去因為父母保護,較少玩水的機會:「潛水是我的人生清單,我爸甚至到現在都不曉得我去潛水,我是老了才很叛逆。」

開始訓練後,周明發現自己低估了潛水的難度,因為她既怕水又怕黑,潛水深度到 5 米左右時,視野已經一片漆黑。剛開始,她會死命抓住教練不肯放手,經過教練跟志工的耐心指導,才逐漸克服心理障礙、掌握平衡,學會享受大海。

「我開始跟身體和平相處,感受到每一個呼吸的律動,跟水成為好朋友,也在潛伴的協助下看見大海龜跟小海馬,我都愛上牠們了!」

對周明而言,人生走到近半百,更深層的體會其實跟凃儼廷相似,也就是跟其他人建立深厚的情誼。再加上教頭陳克誠常強調,無論海裡發生任何事,所有人都要跟各自的潛伴待在一起,讓她感到很安心。

「就算哪天我漂流到荒島,我也不害怕,因為潛伴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是孤單一人。」她也期盼:「希望身障潛水的第 2 個、第 3 個十年,我都還會在這裡。」

十年教學累積有成,所有人一起開創奇蹟

為了訓練各種障礙處境的學員,陳克誠和教練們不斷思考,如何突破障礙者的身心與環境限制。漫漫十年的經驗累積,團隊設計出許多獨特的教學方法。

以視障為例。因為在海裡無法開口,也無法用眼神或手腳向視障學員傳遞訊息,陳克誠等人想出一套「手勢觸摸」的溝通方式。例如,若要求學員原地等待,就直接握對方的手 2 下;想詢問現在狀況行不行,會輕捏對方手臂 1 下;要求面鏡排水時,則輕敲學員的面鏡。

國際上也有通用的潛水手勢,比方說,往特定方向伸出拳頭就代表有危險,但這些手勢要怎麼呈現給視障學員?教練發現直接抓學員的手比出動作,相較學員摸教練的手再判斷,傳達指令更快更準確。

這些動作和默契,都是教練在訓練過程參考現有做法(輔具或國際手勢等)、觀察身障學員需求,不斷推陳出新的教學模式。陳克誠盼把今年手勢觸摸的經驗整理成課本,讓教練、志工,甚至未來參與的視障學員都有所依循。

身障潛水志工(左)和視障學員承潔。圖/身心障礙潛水協會提供
潛水時通常至少是兩兩一組,和「潛伴」互相照顧彼此,不只建立安全感,更能保障彼此安全。攝/曾玉婷
身障潛水發展出獨特的溝通和教學方式。圖/身心障礙潛水協會提供

今年,教練鍾佳臻被要求帶 3 位視障學員。被大家稱作小熊教練的她,是第 4 屆的學姐,國中時因車禍眼睛受傷,視力從此弱化,視野只限眼前 10 公分。同為視障者,她深知學生的困難和需求:「給視障者的語氣和動作一定要清楚明確,否則很容易讓對方感到無所適從。」

鍾佳臻本身是手譯員和聽打員,熟悉障礙者的需求,教學上並無太大困難,近年都沒碰過其他視障潛水夥伴。但這次帶領跟自己同障別的學員,甚至是協會史無前例的全盲學員,雖然有點不安,看到他們的表現後也忍不住感慨:「我們真的能做到!」

「身為教練,我們要不斷轉換思考原本的預設,去想還有哪些方法能嘗試。」鍾佳臻強調:「畢竟學生也從未有過這些經驗,若連教練也預設對方做不到,他們就真的會認為自己沒辦法了。」

邁向真正的共融,沒有什麼不可能

身障潛水的宗旨,是讓每個人玩得開心又安全。從面試階段的專業醫療評估、錄取後的嚴格訓練,到教材輔具的設計創新,都是讓奇蹟邁向永續的關鍵。

而針對不同障礙發展出獨特又安全的教學方式,似乎已是協會值得面向國際分享的珍貴經驗。

例如針對聽障者,因為溝通方式有很多不同類型,有些人會手語、有些人讀唇語,有些人合併語言障礙,最後陳克誠決定統一使用最土法煉鋼的輔具── 水中寫字板和防水教材簿。

其中,寫字板能讓教練跟學員在水下筆談,教材簿則是寫出每個動作的詳細步驟,讓學員即時理解教練的要求。每位聽障教練都有專屬的教具,解決和學員溝通的困難。

水中溝通輔具「水中寫字板」。圖/身心障礙潛水協會提供
圖/身心障礙潛水協會提供
水中溝通輔具「防水教材簿」。圖/身心障礙潛水協會提供

身障潛水協會祕書長呂家瀅,同時是「星光五班」的學姐和聽障教練,她也補充,如果真的跟學員有溝通上的困難,對方都願意配合放慢語速,或請志工從旁協助翻譯。

肢障方面,脊髓損傷的學員下半身沒有知覺,通常不穿蛙鞋,視情況可能需要以綁帶綁住腳踝,防止潛水時雙腿往外飄,造成姿勢歪斜,進而讓潛水者不適甚至旋轉;針對沒有手腳的學員,教練也會思考怎麼分配鉛塊和配重帶,取得恰到好處的平衡感。

「這些方法也許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可是當下有需要時,就必須絞盡腦汁從無到有尋找可能性,替每一位身障者克服困難。」陳克誠強調:「每個人的障礙程度,和他們能接受怎麼樣的訓練,都是透過一年又一年的經驗累積,才能成為我們將來訓練任何障別的根基。」

回首十年,身為整個團隊精神總指標的陳克誠,自始至終堅持「相信」和「實踐」,陪伴學員為自己的生命點亮粼粼波光。他從不認為自己偉大,但他認為「我就是要做這件事」。

「我們可以很大膽告訴世界各國,我們有能力做好這件事情,別人不敢做的我們做出成績了。未來的十年長夢很難說,但走一步是一步,相信一定能走出那條路來。」


【潛進深海寶藏,十年感謝有您】特別展演活動

時值身障潛水在臺灣推動滿十週年,臺灣身心障礙潛水協會將於 10 月舉辦特別感謝活動,展現十年來的心血成果,邀請支持者一同見證臺灣推動身障者休閒潛水權利與無障礙環境改善的十年歷程。

時間 | 2023.10.15 ( 日 ) 14:00-16:00(開放入場:展場 13 : 00、活動 13 : 30)
地點 | 臺北國際會議中心4樓貴賓廳(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1號)
報名|https://us.rightplus.org/diving20230122
截止 | 10/10(二)前線上報名,名額有限。報名後將以電子邀卡回覆,方為報名成功。
身心障礙潛水協會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DSD



善盡天良【後臺人生 EP47】身障潛水十年奇蹟:親近海洋,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 feat. 凃儼廷、呂家瀅

善盡天良【後臺人生 EP4】無障礙潛水臺灣傻傻做,竟成世界第一?



看下篇:原來不是奇蹟?水下1分鐘、岸上 10 年功,民間苦撐盼政府落實休閒育樂權

延伸無障礙的休閒和育樂權:
1. 「在海裡,拋開拐杖和輪椅,我們都是自由的」臺灣無障礙潛水,成就汪洋中的奇蹟
2. 無障礙旅遊全紀錄:和使用輪椅的姊姊們泛舟、騎沙灘車、走步道
3. 音樂祭來了!英國 NPO「態度就是一切」教你打造友善表演盛會/【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4. 藝文共融的 10 種友善設計: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感受到美與藝術
5. 坐輪椅玩爆遊樂園 feat. Chairman 椅人、輪椅女孩雪莉


首圖/左為「星光十班」的視障學員周明;身心障礙潛水協會提供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曾玉婷
曾玉婷

Right Plus 記者,文字工作者。喜歡書寫和音樂。志向是真誠對待生活中的每個枝微末節。最近經常會想起:「這是人們會說起的一年,這是人們說起就沉默的一年。」

文章: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