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共融的 10 種友善設計: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感受到美與藝術

輪椅使用者、銀髮族、視障者、聽障者和心智障礙者等不同身體需求的人,怎麼參與藝文活動呢?多多蒐集了 10 種共融設計要帶大家一探究竟!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輪椅使用者、銀髮族、視障者、聽障者和心智障礙者等不同身體需求的人,怎麼參與藝文活動呢?多多蒐集了 10 種共融設計要帶大家一探究竟!
Read more當我們進一步看見身心障礙者在日常生活、司法程序裡常碰到的狀況,就會發現很多現況,並不符合人權公約,法律之前也不一定人人平等。
Read more家裡明明沒什麼電器,電費卻要五六千?歲末年終你也可以當節電小幫手!
Read more大家可能常聽到民間團體說:「這項措施應該符合 CRPD!」但卻不太了解,也會想,為什麼臺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卻必須履行 CRPD 的規定呢?
Read more監護的目的,是用一定程度的「治療」讓病人穩定,能夠銜接社會,重返日常生活,達到社會安全的目的即可。
Read more司法和醫療都無法承擔所有社會任務。應盡快讓社福或社區支持網絡進場,投注更多資源在重返社會的追蹤輔導。
Read more本屆東京帕運特別強調「共融」精神,如何透過賽事示範「友善每一個人」的可能,全世界都在關注。
Read more哪些東西可以捐、要捐到哪裡、怎麼捐?哪些是廢物不能捐?需要丟棄的東西怎麼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