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社宅共生】讓傷心的小孩變快樂的地方:弱勢安居 & 共融生活全系列

臺灣預計在 8 年(2017-2024)內達到 20 萬戶社會住宅目標,其中 12 萬戶是將由中央和地方自行「建設興辦」的集中式社會住宅。社宅「只租不賣」、由政府當房東,並依《住宅法》保留其中 4 成(保障戶)提供各類型弱勢入住。

在六都許多上千戶數的大型社區裡,4 成意謂著未來同一社區將會有高達數百戶的保障戶,若每戶以平均 3 人計算,相當於上千名弱勢。2017 年後,臺灣六都社宅開始陸續結合社會福利單位進駐,包括托育中心、長輩或身心障礙日間據點等,以各種方式在社區裡做「照顧人的工作」。

從 2020 年的「制度傷人」專題,到 2021 年的「無家十年」系列報導,多多益善持續關注「居住」與脆弱群體、社區共融、社會安全網的關係。我們知道無處可居的體現,並不只街頭可見的流浪,還包括受暴倖存的家庭無法離開暴力、頻繁搬遷讓人落入貧窮、身心障礙者受困於機構,獨居長輩、精神障礙、單親媽媽、原住民等汙名群體直接被租屋市場淘汰。

一開始,我們先看到這些問題,從而在勵馨基金會崔媽媽基金會人生百味的邀請與支持下,開啟了今年的「社宅共生」專題。開始採訪後,卻發現它的意義不再只是「弱勢安居」。

成為共融生活的起點

當然,穩定的居住不僅能讓受創的身心修復,還能讓弱勢取得資格申請補助;安穩的生活能讓人在定點開始累積關係與支持,因此穩定就學與就業。周邊的公共支持更讓一個家庭得以維持完整,讓脆弱的家人不會只能被送進機構或病房。

只是,社會住宅還有別於過往的國宅、平宅,和現行社會福利已經在做的弱勢家園、類家安置,進一步提供了「混居」的條件與「共融」的實踐場域。讓「不一樣」的人在這裡練習和他人相處、讓社區學著彼此接納,讓人在這裡看見「真實的社會百態」,並且「開始願意助人」。

5 年來,透過各個社宅現場的經驗(第 1-2 篇),以及各方網絡串聯的社群力(第 3 篇),也證明了貧病老弱在「有人看顧」之下(支持性居住)與一般家戶混居,隨之而來的不會是麻煩,而是公共服務、地方發展、重大災難時的緊急庇護與創新服務的試行空間。

對於交通成本極高、資源佈建不易的中南部和非都會區,外溢到社區裡的社宅服務更能強化在地的保護力,以前端的社區預防縮減後端的社會救助成本。

社會部門最好的政策工具

支持性居住(supportive housing)不該在社會住宅出現後才被討論,它在許多歐美國家都早已被納入社會福利,是不分特定服務對象都需要重視的概念,需要住宅與社會部門共同投入(第 4 篇)。而本專題第 5、6 篇要討論的「包租代管」(由政府媒合房東和租客,提供管理與支持),則是打破前述興辦式社宅的地域限制,將服務結合居住的另一種社宅形式。

包租代管計畫面臨的是更高比例的弱勢、更難以集中化的服務,以及極其資本化的居住市場沉痾。但若能良好發展,將能更接近「支持性居住」的實踐,更有望能複製經驗、深入小城市與鄉鎮。

無論哪一種形式,臺灣都需要社會福利部門即早意識到支持性居住的必要。社會住宅不只是住宅部門的事,若能給予具備服務專業的中介組織有力的支持、善用社宅空間與政策工具,將能大幅改善現行社會安全網的各種力有未逮。

好的居住支持和友善的社區,也能撐起各種多元的家庭面貌。如同第1篇裡那個長期受創的孩子所說,成為一個「讓傷心的小孩變快樂的地方。」

支持我們繼續報導研究

本專題前後耗時 4 個多月,橫跨 9 個縣市、13 個單位、20 個不同的受訪者,包括社宅居民、民間團體、租賃業者、縣市議員、營建署,以及地方住宅部門與社會部門。期望多多益善的努力能得到更多的捐款支持,讓我們能在政治選戰與議題競爭之下,持續有能力關注小眾、邊緣卻影響深遠的主題。

採訪撰稿/葉靜倫 
執行編輯/黃愉婷、王俞茹
社群編輯/許佩珊
視覺設計/林 俐
專題支持勵馨基金會崔媽媽基金會人生百味


【社宅共生1】你我無法迴避的人生百態,鍛練一起生活的能力


【社宅共生2】上千弱勢帶來的公共服務,讓所有人都受惠


【社宅共生3】社宅時代的社群力:「人和家庭才是服務的核心,不是規定」


【社宅共生4】我家樓下就有公共服務好棒,但誰要買單?


【包租代管1】弱勢尋屋的小小期待,與中產階級的居住想像


【包租代管2】房東與業者毫不保留的厭惡,誰才是租屋市場上的弱勢?


善盡天良【後臺人生 EP37】社會住宅 X 公共服務,共融安居不再是想像!


捐款支持多多益善,推動優質報導、促進共融社會,一起做無聲者的後盾。

延伸看社會住宅相關文章:
1. 從暴力中倖存,然後呢?在社會住宅修復身心、重啟人生/《不只是房子》勵馨案例
2. 從社宅做到社區,看見彼此互助、包容差異的未來/《不只是房子》伊甸基金會案例
3. 限期居住的房子如何成為家?積極發展社區服務,讓社會住宅成為弱勢者的堅強後盾

延伸弱勢安居議題:
1. 讓弱勢得以安居,將解決大半生活困境、降低社會扶助成本
2. 公益出租蹣跚前行,弱勢安居是否有望?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