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捐款市場與企業公益合作調查:用地圖找到彼此,用對話搭起橋樑

文/葉靜倫、許佩珊

明怡基金會支持下,Right Plus 多多益善公益責信協會共同開啟了為期半年的訪談與調研,期望進一步了解臺灣非營利組織(NPO)的現狀、特色、困難與期待,以及贊助方(企業 CSR、贊助型單位、公益信託等)的想法與考量,以此促進公益界與私部門(企業界)開展更多元且良好的合作。

在超過 40 個組織/贊助單位的深度質性訪談,以及量化問卷統計,再結合各方資料綜合分析,我們將訪調結果收束成 60 頁的《NPO X 企業跨界合作地圖》。最重要的是,從報告的組織架構、內容編輯到版面設計,都是以促成雙方「對話」為最大核心宗旨。

花費半年、長達 60 頁、以「對話」為主題的 NPO x 企業跨界合作地圖,

9 月 28 日,明怡基金會舉辦合作地圖發表會,邀請逾百位 NPO 工作者、經營者與贊助單位參與,針對所發表的精華摘要即時投票、討論與回饋。合作地圖並包含了臺灣捐款市場的圖像、NPO 與贊助單位都極欲傳達給對方的心聲,以及雙方的交集與歧異分析等,並提出許多具體的建議。

全臺年度捐款超過 1500 億,個人捐款破千億

臺灣上一份系統性的捐款市場調查已是 2003 年的事了,當時統計的全臺個人年度捐款總額約為 427 億元。18 年後,這個數字已達 1062 億,機構(含企業與基金會等贊助單位)捐款則約 500 億,總計全臺捐款規模已達到每年 1500 億。

現任外商銀行執行副總、前麥肯錫大中華區管理顧問賴才琪,此次在明怡基金會的邀請下,以企業專業志工身分統籌研究。她在發表會剛開始、答案揭曉前,便向在場參加者拋出這個挑戰問答,有人估計總額為 50 億,有人說 3 億,也有人說 1000 億,與實際結果差距甚大,顯示臺灣捐款市場長期缺乏細緻研究,連相關從業人員也難以掌握大環境的高度變動。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也爬梳了臺灣 197 個 NPO 的公開財報 ,發現其中如慈濟基金會、家扶基金會、臺灣世界展望會等前 3 大 NPO 掌握了其中超過 6 成的捐款,且除了宗教型的慈濟基金會,後續 3 大組織皆為兒少服務團體(家扶、世展與兒盟)。

進一步觀察更可見,在近 200 個 NPO 的捐款總額中,前 6%(12 個)NPO 捲動超過 80% 的捐款,其餘 94% 的 NPO(185 個)辛苦爭取 19% 的捐款資源。懸殊的比例不僅反映了捐款過度集中與臺灣公益界 M 型化的隱憂,在議題偏重上也符合後續的分析── 超過 85% 的贊助者會選擇支持兒少議題。

現任外商銀行執行副總、前麥肯錫大中華區管理顧問賴才琪
全臺捐款規模已達每年 1500 億,個人捐款為 1062 億, 機構捐款約 500 億
近 200 個 NPO 的捐款總額中,顯示前 6% NPO 的捐款占比超過 80%

NPO 的心聲:對話與對焦,那些我們沒機會說清楚的事

負責整理撰寫此次報告的 Right Plus 多多益善總編輯葉靜倫指出,團隊在訪談過程中深切感受到 NPO 與贊助單位彼此間亟需「對話」與「對焦」

針對前者,她在報告中設計了「觀點對話」,讓雙方能破除許多迷思和刻板印象(如經費運用需要更大的彈性、與贊助單位合作最感到壓力的 3 件事等),並藉此把陳年的困境談清楚(當我們常說「募款困難」,具體來說指的是什麼?),同時提供適當的建議和指引。

令人意外的是,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如今臺灣 NPO 面臨的最大挑戰,並不如眾人以為的是募款與資源,而是「人才招募與留任」。這其實也呼應了亞洲公益指數報告裡的其中一個重點:公益人才成為亞洲公益圈共同的困境(參考詳解亞洲公益指數下篇)。

「對焦」指的則是近年來許多 NPO 提案中都常出現的熱門關鍵字,包括「創新」、「合作」、「成效」等,這些都是企業關注的面向或獎助的要求,實際訪談下來卻發現雙方對這些字詞的定義經常南轅北轍。

例如,有些 NPO 不斷在服務現場因應需求改進問題,本質上已經實踐了創新,像是發展彈性多元的就業方案、推動參與式設計、多世代的陪伴模式等。這些軟性的、服務上的「創新」不一定是贊助單位想像中、能夠理解的設計,NPO 也沒有意識到可以加以說明呈現,常因此錯過寶貴的合作機會。

從 2015 年便開始舉辦公益界最巨額的「傳善獎」的陳永泰公益信託在現場補充,他們辦理傳善獎是為了「鼓勵創新」,希望 NPO 能在各自領域遇到問題、需要新的服務方法但沒有資源時,可以得到足夠的支持去開創,而不是為了申請傳善獎,才去為了得獎而產生一個額外的提案。

除了對話,報告中也呈現了 NPO 需要的跨領域能力,以此提醒企業/贊助單位,支持公益不一定只能投注資金,還可以有多元的社會參與方式;另外也整理了「好同學分享」,由做得比較有心得的前段班 NPO,提供許多心法給其他公益同窗參考。

Right Plus 多多益善總編輯葉靜倫
此次研究中深度質性訪問的 NPO 樣態
附帶的捐款條件包括行銷曝光、舉辦記者會、感人故事、個案故事、KPI、要求企業志工參與等
NPO 與贊助單位的部分皆設計有觀點對話和訪談摘錄,以及具體的小建議
NPO 的質性訪談內容摘錄

贊助單位的心聲:那些捐助決策背後的考量,你看見了嗎?

公益責信協會創辦人余孟勳則在發表會中,摘要第3章的贊助單位心聲。這一章同樣設計了觀點對話,整理出贊助單位選擇捐款對象與各項決策的考量(例如終止合作的可能原因有哪些),以及能夠分享給其他贊助單位的建議(例如,有明確的核心價值才能選擇最合適的 NPO、把社會責任願景與藍圖想清楚是自己的責任等)。

報告也保留了少數非主流但值得思考的觀點。余孟勳舉例,贊助單位與 NPO 的合作方式有2種趨勢,一是在通過初審後就信任 NPO 執行提案的態度與能力;二是即使通過初審仍有重重的審核機制,NPO 經常深陷繁冗的審核/核銷而焦頭爛額。因此已有少數投入公益多年的贊助單位開始思考:「為了防那 5% 的壞人,是否反而增加了 95% 的好人工作上的負擔?」

公益責信協會上月也剛剛發表了《公益觀察 2021》,是臺灣近 20 年來最重要的個人捐款調查。余孟勳指出,贊助機構的捐款邏輯如同企業決策,重視的是客觀數據與事實、分析報告與服務反饋,但他比較2份研究指出,NPO 若能仔細觀察捐款市場,或可依此調整提案策略。

例如,超過 85% 的企業會支持兒少議題,其次則是身心障礙、長者照顧與急難救助,這個結果大致和個人捐款調查一樣。但從第5順位開始,企業重視的議題進入環境、文化、社區營造等與社會生活較相關的主題,個人捐款中則出現了動物保護、醫療健康等支持偏好。余孟勳認為,這些數據可供 NPO 參考,例如有些在企業提案中較不受重視的主題,也許可以轉而向大眾募款,反之亦然。

公益責信協會創辦人余孟勳
此次研究中深度質性訪問的贊助單位樣態
企業停止支持多半出自內部考量,只有少部分是因為信任破裂。因此合作雖然終止,關係還是可以存在。

網路按讚票選,別再來了!

在發表會的下半場,我們針對此次報告的第4章,亦即交叉分析的結果設計了即時問答與討論,包括如何看見公益的複雜性、是否贊成按讚分享投票的提案評選機制、如何界定公益服務的角色等共6題,邀請現場/線上總計逾百位的 NPO 與贊助單位投票、分享,事後並將這些寶貴的回饋加入報告附錄中。

投票結果大致與報告分析吻合。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有部分贊助單位會邀請眾多 NPO 提案,接著在特定期間內開放網路按讚票選,以此選出受贊助的對象組織。這種評選方式在此次研究中多次聽到不少 NPO 深受其擾,然而發表會現場的投票結果更驚人,高達 88% 的參與者表示「不喜歡」這種機制,其中有超過半數(51%)更表態「非常不喜歡」。

有小組成員分享,自己的 NPO 曾參加過類似活動,投入很多心力,募款成效卻不好。雖然鼓勵民眾參與的出發點很好。但網路投票究竟應在評選機制中占多大比例,以及 NPO 的核心價值該如何在其中被看見,仍有諸多疑慮。

量化數字不該成為困擾,一起定義有效數據

其他值得注意的部分,包括量化數據長期以來雖令 NPO 感到困擾,卻也獲得高達 92% 的支持,認為數據仍需要成為贊助單位與 NPO 合作的其中一個成效指標。

現場有基金會參加者補充,自己無法將在 NPO 服務現場體會到的故事與感動帶回去,讓老闆也同樣感動,卻能將數據所呈現的事實帶回去,說服老闆支持。因此若能在 NPO 與贊助單位雙方討論後,有共識的定義、選擇要使用的數據,並盡可能「讓每個人因此更接近真實」,以此大幅減少溝通成本,就不會只把量化數字視為困擾。

另一個有趣的票選是,我們摘錄其中一個受訪基金會的想法,詢問現場參與者,是否認同「如今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如糧食、醫療等,大半由政府的社會安全網覆蓋,NPO 應致力於發展個別化與複雜的需求,如創傷知情教育、自立培力等」,現場有 65% 的參與者表示認同,35% 反對。

9 月 28 日的合作地圖發表會即時調查與分組討論
9 月 28 日合作地圖發表會分組討論後的分享時間

其中一組在分組討論中提到,政府雖然已佈建社會安全網,但仍有許多需要協助或監督的地方,這跟議題關注的層次有關。另一位投入偏鄉教育的工作者也表示,政府或許從制度面來說是有在做,卻不是第一線直接面對現場的人,做出來的東西常無法符合在地需求,還是會需要民間團體協力。 

每捐 100 元,你認為應該有多少錢用在人事管銷才合理?

最後,公益界爭議已久的一題「你認為捐款/贊助款的多少比例用於非直接服務(如行政、人事、庶務支出等)是合理的?」投票結果顯示 48% 的人認為合理占比是 10%-30%,相當於每捐 100 元,其中 10-30 元用於人事管銷成本為合理,41% 的人則認為合理占比應為 30-50 元。

此次《NPO X 企業跨界合作地圖》發表與互動,得到現場 NPO 與贊助單位的熱烈支持,所有人都期待後續能看到更宏觀的產業分析報告,也建議可以議題領域(如環境、兒少等)分類,產出主題式的研究。另外有人希望報告能分析更多元的捐款路徑,或進一步納入其他跨領域項目如專業志工(律師、會計師等)的公益參與。


延伸了解企業與公益如何共創火花:
1. 【借鏡 CSR】專題精華包! 看企業 x 藝文公益如作雙贏
2. 成功的企業創新,為何進了非營利組織變成一場空?NPO 創新的 3 個成敗關鍵/「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3.【南迴不難回】企業與公益創新雙贏,為全臺原鄉提供全新想像
4. 贊助單位與公益團體的「夥伴關係」,真的有可能嗎?/服務使用者回饋系統(BFS)培力篇
5. 詳解亞洲公益指數分析:上篇<臺灣公益界的痛點,是別人的加分項>下篇<公益人才成為亞洲共同困境>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