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Rail

葉靜倫/臺鐵事故捐款 10.6 億全數直接發放,遺憾與犧牲的集體意義究竟在哪裡?

臺鐵 408 次列車事故案捐款專戶在 4 月 15 日提早關閉,總計收受捐款 10.6 億。衛福部在隔日(4/16)上午加開捐款管理監督委員會臨時會,並於當日下午15:30 宣佈將全數捐款直接給付、分配給傷亡者家庭。(參考:快訊/臺鐵事故捐款逆轉!10.6 億全部直接撥付傷亡家庭,陳時中:「這是愛心的分配,也是捐款人的期待」

衛福部長陳時中在記者會中一再重申:「因為大家覺得我們原先設計太多服務方案,反而對社會交待不清。直接全額給付比較清楚,也比較符合捐助者的愛心展現」、「我相信這樣的直接給付,最能符合捐贈者的期待」。

從什麼時候開始,「捐贈者的期待」成為公益服務的最優先考量?

捐款人想的跟你不一樣

在消費市場上,消費者等於產品使用者,所以產品必須符合消費者期待,在市場競爭下似乎合理。但在公益領域,基本的邏輯是,出資者並不等於服務/資源使用者,公益的主體並不是「捐款人」,而是「受助者」。

需要幫助的人,需求是什麼?什麼樣的協助是真正為他們好?全部一次發錢,真的就能「了事」嗎?

衛福部在 4/16 下午公佈 10.6 億捐款全數分配撥付傷亡家庭

回首臺灣自 921 震後至今,持續經歷諸多考驗。包括一連串的大小颱風(象神、潭美、桃芝、納莉、敏督利、柯羅莎、卡玫基、莫拉克),以及後來的美濃/臺南與花蓮地震。再加上非自然災害的重大意外如高雄氣爆、八仙塵燃、醫院大火或復航空難等。

每一次,群眾都禁不起新聞媒體一再播送悲傷痛苦、令人心碎的畫面,使得捐款成為快速安定自我的手段,並且總是集中在最開始的緊急救援階段。然而,若論起資金需求,從災後的 3 大階段「緊急救援」、「臨時安置」到後期的「生活重建」,合理的占比事實上應為 10%:20%:70%。

換言之,長程的生活重建雖然發生在社會大眾早已淡忘之時,卻需要最大量的資源,相當違背熱心大眾的直覺思考。(參考:【921 災變學習 4】首創線上捐款、失依兒信託、監護制度修法、巨額善款管理模式

此外,捐款人出於善意(或出於消災、奉獻、認同、名聲、贖罪或抵稅),願意支持公益行動,卻不知道具體該捐給「誰」。那些傷亡者在哪裡?受災戶有多少?難道該全部公佈個資和銀行帳戶嗎?

就算知道對象,但有些家庭在失親後需要安排子女的生活教育;有些人全家健在,卻墜入無止境的訴訟官司;有些人需要長期回診復健,被迫失業、家中頓失經濟支柱。痛苦自是無法比較,但不同傷亡者的個別化差異,以及那些延時出現的身心需求,誰來拿捏?

捐款人也不會知道,捐錢後該如何讓庇護中心出現、讓心理諮商發生、讓救助資訊正確傳達、讓職業能力重建,更不會知道,面對某些沒有病識感的心理創傷者,或無法充分表達想法的孩童或精神障礙者,如同那些一再被家暴卻不願向外求助的婦女、那些所謂的「非自願個案」,該如何有技巧的介入,溫柔堅定的提供服務。

921 後,埔里街上倒塌的民宅。圖/埔基九二一 20 週年紀念粉專

正因為捐款人懷抱善意,對捐款的想像卻多半與現實需求不符,總是一再陷入「把錢直接用在○○○身上」這種砸錢了事的句型,忽略了許多協助並非能直接用錢解決。也正因此,我們才會選擇捐給「中介組織」,例如聯合勸募或各方公益團體,或成立捐款監督委員會,就是希望能匯集各方專業,讓善款能被妥善運用。

中介組織在資源發揮綜效的過程中,自有其無可替代的角色。而今,一個由政府出面開設的捐款專戶,竟自斷武功弱化其中介意義,把自己變成一個單純收付與重分配的單位,令人匪夷所思。

政府捨本逐末,拖累公益服務專業

地方政府在重大災難中開設捐款專戶,並非首見。2015 年八仙塵燃,新北市政府啟動的愛心專戶如同此次臺鐵事故,在短短 10 天內就募得 8.4 億元,是原本預計需求的 4 倍多;2016 年臺南地震,震後善款在 2 年後仍有 20 億的結餘;2018 年花蓮震災,花蓮縣府總計募得 27 億,至今僅執行 13 億。

檢視過往專戶後續,原是期待此次中央在善款運用上能把握機會樹立一次典範,好好解決過去災難捐款的痛點── 因為事態緊急缺乏規畫,事前未設募款上限,事後又被「專款專用」規範所束縛,導致結餘款動彈不得,造成愛心浪費。

然而,好不容易由中央發起主責的捐款專戶,未以身作則卻反開惡例,帶頭強化了「問題只有捐錢才能解決」甚至「只要有錢就能解決」的錯誤刻板印象,而這樣的印象,還是全臺灣主責社會福利政策、自該比任何人都懂「只發錢無法解決問題」的衛生福利部端出來的「草案」,白白浪費一次捐款文化最佳教育與溝通機會。

我們該細緻檢修的本應是災難勸募的法源,讓每一次的災難募款能有明確的標準來設定因應需求評估而生的「金額」上限(而非因應大眾情緒而設的關帳「時限」),讓善款的運用能有更多彈性、讓監督的程序更加清楚、讓餘款的處置能更周全。 

當中介組織變成一個代收代付中心,捐款人永遠不會理解捐出去的錢該怎麼真正變成「好事」。下一次再出事、小孩又受虐致死、新聞又吵翻天,大家又會開始怪社工在幹嘛(我不是有捐錢嗎),怪政府在幹嘛(我不是有繳稅嗎),全然不知中間還有多少環節需要關注。

可信的中介組織,如何「可信」?

當然,或許有人真的就認同「官方代收分配」這個角色,有些人看重的或許正是一個「可信賴」的中立單位,能幫自己把錢確實轉交給傷亡家庭。尤其在重大災難中,政府出面,就算只是「分配」,也被認為「比較可靠」。

然而,4/13 日,衛福部公佈捐款 7 大使用規畫(其中本就包括現金輔恤)後,扛不住許多在野人士批評「只花 1/3 善款在傷亡撫恤」、質疑其餘 2/3 並未「直接用在需求者身上」,第一個反應竟是趕緊做圖強化「善款 100% 都用在○○○身上」這種迷思句型。

衛福部在 4/13 原本公佈的 7 大善款使用規畫版本

接著,在專戶關閉的「隔日」,整個決策便大逆轉,自毀其原先強調的「專業規畫」,直接坐實群眾指控,改口全額撥付。且一邊強調其分配已設算進心理諮商與法律服務等所需,當記者提問罹難者每人 1500 萬如何估算時,卻又改口:「這不是如何計算費用的問題,這筆錢事實上就是政府來做一個愛心的分配。

15 日關閉帳號、確認捐款總額,「隔天」就可以分配完成。且一邊說會以「一戶一社工」來收集家戶需求與意見,一邊卻又表示罹難家庭都還忙於處理後續,根本還未展開討論。

10.6 億元是小數目嗎?如此大筆的善款可以在一夜之間落定、在短短 3 天內翻盤、還視總金額多寡(而非家戶需求)直接分配(並且新版還捨棄了救災人員的心理重建),這種舉棋不定、自打臉的決策,捐款人真的就能比較安心嗎?

衛福部這樣「搶快」所謂何來?平日理應為了公眾溝通而發展出的快速社群反應能力,是為了服膺被特定人士和媒體炒作出來的沸騰民怨,而(像公關公司一樣)用來滅火的嗎?為了強化信任而召集的專家委員,到頭來是為了滿足輿論而存在的嗎?

更別提,「可信」的其中一項重要因素,是在於可被檢視、可受公評與監督,以及秉持原則與價值勇於承擔責任,避免不理性的民粹直接攻擊最弱勢的受助群體。然而如今,為了順應「民意」,看似沒有餘款需要再被監督,卻實則將監督的力道轉嫁到傷亡者身上。

以現今鄉民網友的「攻擊偏好」來看,不難想像那些公益界耳熟能詳的殘酷批評會如何出現。從此以後,這些傷亡家庭只要稍微吃一頓好的、看起來快樂一點,就會有人說:「我捐的錢是這樣讓你亂花的嗎?」、「你有這麼慘嗎,你為什麼可以拿的跟其他人一樣多?」

或更糟,什麼難關、什麼創傷、什麼失親失業都不要再說了,「別再抱怨了,你們不是都領到巨款了嗎?」

政策既難以兩全、怎麼樣都有人要罵,為何堂堂國家機關,卻無法堅守最初的核心價值?

衛福部 4/13 原先公佈的 7 大善款使用規畫版本,4/16 公佈的新版已隻字未提救災人員心理重建

遺憾與犧牲的集體意義,究竟在哪裡?

最後一件事。對許多人來說,捐款或許本就是「額外得來的資源」,那些安置撫恤、急難救助與輔導追蹤,本該由(納稅人繳錢所佈建的)公共服務來支付。也是因此,陳時中部長一再強調「政府該做的事一件也不會少,該付的責任與賠償也都會有」。

這個思維乍看很有道理。然而我國福利服務一向只網得到最弱勢的一群人,從低收入戶審核、精神障礙認定、身障交通補助等都極其嚴苛,多少人進不了正規社會福利大(?)網。(參考:【制度傷人專題】臺灣限定的生存遊戲,誰破得了關?

長期以來,撇開那些少數濫用福利漏洞的案例,許多公益團體收受捐款,所支持的正是那些「拿不到手冊認定」、「審核過不了關」卻亟需幫助的人,所修補的正是社會福利的不足與錯置。

而今災變驟生,490 人或輕或重全部塞進本就搶破頭的「服務」大網,10.6 億則直接「現金」發配,甚至未保留分毫給個別家庭無力細想的公共環境修正與預防性措施,不免讓人思考一個血淋淋的現實——

那些在一般車禍或意外中罹難的家庭,僅管未獲社會關注,其傷痛也同樣真實,為何卻無法得到額外的支持?

如果社會因應災變而願意如此傾力付出,到頭來卻只是讓傷亡者「拿得比較多」,徒然喪失重大災變中巨額善款快速匯集的「集體意義」,那我們,究竟都從這些不間斷的遺憾與犧牲中,學會了什麼?


延伸臺鐵事故捐款討論:
1. 快訊/臺鐵事故捐款逆轉!10.6 億全部直接撥付傷亡家庭,陳時中:「這是愛心的分配,也是捐款人的期待」
2. 余孟勳專欄/太魯閣事故該捐多少才夠?支持修法讓愛心不再被浪費
3. 陳文良/太魯閣事故情緒滿溢,衛福部捐款專戶該設定募款上限
4. 重大事故傷亡協助,全部直接發錢真能「了事」嗎?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葉靜倫
葉靜倫

Right Plus 創辦人 & 總編輯。曾任出版社資深編輯、NGO 雜工、NPOst 主編,對書寫斤斤計較但錯字很多。除了文字沒有其他技能。

想當特務卻當了 10 年編輯,想養獅子卻養了一隻貓。相信智慧比外貌還重要,但離不開放大片。最喜歡善良的朋友,聰明的情人,以及各種溫柔的對待。

文章: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