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勞權不是因為愛計較,是為了顧好自己才能發揮助人專業/「社工操極累」展覽專訪

首圖攝影/何宇軒

「你們社工就是志工嗎?」、「你們好有愛心喔!」專業社工若聽到這些話,常會大翻白眼,若你不是社工,你看得出來這些話有什麼問題嗎?你了解社工的工作性質,以及他們的勞動權益面臨哪些困境嗎?

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以下簡稱「高雄工會」)及高雄勞工博物館合作推出的展覽「社工操極累──社工勞動現形展」,透過影片回顧、文字解說、文創商品展示、辦公室布景、「算命攤」遊戲等方式,帶大家了解社工的工作概況、薪資制度,以及爭取勞動權益的重要大事件,展出時間從今年 5 月 18 日到 10 月 31 日。

照片牆中央上方的照片,是香港的社工夥伴在連儂牆所拍攝。展覽藉由這張照片,表達對香港爭取民主自由的支持。攝影/何宇軒
展區中的辦公室布景,呈現社工的日常。因為常要填寫很多系統,所以放一包「乖乖」,希望電腦不要出事。攝影/何宇軒

「社工不是志工」、「我沒有愛心」、「社工是人不是神」

高雄工會祕書長郭志南表示,展覽的文字、空間概念設計,是工會理事許可依定調的。以往工會給人的印象是上街抗議等衝突場面,但展覽試著透過「操極累」諧音、KUSO(惡搞)概念,讓大家知道社工在忙什麼、為什麼會這麼累,透過策展作為社會運動的另一種方式。

進到展覽會場,一眼就會看到牆上掛著「社工不是志工」、「我沒有愛心」、「社工是人不是神」等打破大眾迷思,甚至帶著叛逆語氣的牌子。郭志南說明,他們透過網路票選,找出社工最不喜歡聽到的話,讓民眾可以拿來拍照。例如有的阿公、阿嬤會跟社工說「你好有愛心」,以為他們是志工,但社工其實是一份要領薪水的職業,他們也會累、也會受傷,所以才說「社工是人不是神」。

工會透過網路票選社工最不想聽到的話,讓民眾可以拿起來拍照留念。攝影/何宇軒

在展覽會場另一端,輪流播放數則社工爭取勞權的影像紀錄,以及說明社工工作內容的動畫影片。影片內容包括上街抗議「勞基法修惡」、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的「功德說」、到衛福部抗議「薪資總額制」記者會的過程等。

除了影片,還有看板呈現社工工會發展的大事件。郭志南特別提到,在 2017 年 11 月,由衛福部召開的「2018 社會福利補助作業要點、項目及基準草案研修會議」,是基層社工工會首度受邀參加的中央級部會會議。

以前他們沒機會參加這些會議,從此才知道,「原來我們(的權益)是這樣被決定的」,原來政府會找一大群不知道是誰的「專業代表」,過程中完全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麼話,就這樣決定了社工的命運。也因此,工會現在都要求把這類會議的資訊公開,例如開直播或公布會議記錄,訴求透明,「哪個代表說了什麼,都要對社群負責。」

2017 年,基層社工工會,首度能參加中央級部會會議,是社工勞權的一大步。攝影/何宇軒

由於今年開始適用社工薪資新制,展覽也介紹了薪資與年資如何計算等常見問答。而薪資新制的設計,與社工常遇到的「回捐」(指社工被要求拿自己薪水的一部分捐回給任職單位)亂象,有很大關聯。

郭志南說明,以高雄市為例,只要是政府補助的方案,社工薪資就是 34916 元起跳,如果組織沒給到這個薪水,可能就是被挪作他用。以前政府每人補助「最高」34000 元,但組織都不會給到最高。現在的 34916 元則是「樓地板」,當天花板變成樓地板,就更容易判斷是否遇到回捐。

至於判斷回捐的方法,展覽也設計了以算命攤為包裝的小遊戲,把複雜的薪資回捐判斷流程,用簡單易懂的形式介紹給觀眾。只要照著看板上的流程走一遍,就知道自己的薪水是不是「被回捐」了。

會場以算命攤包裝的趣味方式,展演社工最常遇到的「回捐」問題。攝影/何宇軒

從「社工有這麼累嗎?」到民主暗夜中的曙光

展覽中另個讓人眼睛一亮的區塊,是各種募款小物與文創商品展示,郭志南攤開一條黃底黑字、寫著「社工有這麼累嗎」的毛巾,說明由來。這句話是社福領域出身的民進黨不分區立法委員吳玉琴在受訪時所說,引起基層社工強烈反彈。當時工會為了募款,用吳玉琴這句話做設計,後來在網路上反應很好,送出給捐款者的數量接近 1000 條。

郭志南進一步提到,做毛巾本來只是想惡搞,後來卻成為社工爭取勞動權益的象徵。它代表這句話背後資方的體制,以及社工權益如何被打壓。後來對應到香港雨傘革命、反送中等情況,這條毛巾又有了不同意義。

例如,郭志南展示了另一個黑底黃字的毛巾版本,乍看只是把原本的黃底黑字反過來,但事實上,配色的構想是雨傘革命時,他們看到香港社工在維多利亞港的黑夜裡撐著黃傘,就以「暗夜曙光」為主題,期望社工成為民主黑夜裡的一絲希望。

黑底黃字的標語毛巾設計是受到雨傘革命所啟發,象徵香港社工是民主黑夜裡的一絲希望。攝影/何宇軒

會場也展示了香港的社工朋友收到毛巾後,把它掛在連儂牆上的照片。郭志南說,他們一直跟香港的社工夥伴保持聯繫,因此也在展覽中表達高雄工會聲援香港社工協助基層民眾、爭取民主自由的立場。

先把自己顧好,才能發揮助人專業

「這次展覽能辦成,真的要感謝勞工博物館」,郭志南說,工會對公家單位通常是「不好處理」的單位,但勞博館都持開放態度,合作過程沒遇到什麼困難。預計在 10 到 12 月,工會還會舉辦一連串的論壇,例如邀請《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讓更多社工知道底層勞工的處境。這些講座一般民眾也可以來聽,不只是辦給社工,也希望更多人知道社工的工作型態,慢慢促成改變。

「沒有勞權的社工,不可能有專業。」郭志南說明,爭取勞權並不是因為社工愛計較,而是「如果連自己都顧不好了,你要如何讓自己的專業更強大?」工會協助當事人處理勞資爭議,也不是工會要出頭當英雄,而是當作一種培力。當事人必須提供證據、跟工會一起行動、參與討論。

會場中的連儂牆,貼滿參觀群眾對社工加油打氣的文字。攝影/何宇軒

郭志南指出,過去屏東曾發生有社工一年平均要回捐 22 萬元,幾近於一半的薪水。而工會最近在處理的高雄市晚晴婦女協會強迫社工回捐案,也是協會在 7 月底時被踢爆,長年要求社工把部分薪水回捐給協會,還有社工被以教育費的名義每月直接從薪資被扣款,6 個月間回捐達 7 萬多元。此案目前預計在 8 月中旬由勞工局進行調解。他指出,因為晚晴案的當事人有上媒體受訪,當大家看到有社工站出來了,才會跟著一起站出來。

採訪過程中,郭志南三不五時就要接起來自公部門或其他媒體記者的電話,頻頻中斷訪談,可見高雄工會目前正在處理的晚晴案,其過程與牽連相當繁雜。這也提醒我們,社工界長久以來的回捐陋習及其他勞動權益問題,依然在發生。

今年上路的薪資新制,雖然是社工們爭取勞動權益的重要里程碑,但新制上路後,已開始有組織巧立名目規避,後續執行成效仍待觀察。社工們從組織工會與資方對抗、監督政府修法,再到舉辦展覽與社會對話,這條分進合擊、以不同管道爭取權益的漫漫長路,依然在持續。


社工操極累──社工勞動現形展

展覽日期:2020/5/18(一)-2020/10/31(六)
展覽地點:高雄市勞工博物館(高雄市前金區中正四路 261 號)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生活中心、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


延伸閱讀:
1. 看得見模不著的 34916,社工新制地方落實亂象百出
2. 社會工作加人又加薪,重大社福新制明年上路
3. 2020 社工調薪新制:工會提 5 項疑慮與 3 大訴求,盼看見政府誠意與具體對策
4. 堅持十年成為社工,執業 2 年半畫上句點:「我真的適合當社工嗎?」
5. 林立青推薦序:社工筆下全然不同的城市,與活生生的人們/《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
6. 【專題】先是一個人,然後是香港人,然後是社工/反逃犯條例香港直擊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何宇軒
何宇軒

Right Plus 特約記者。走過主流媒體與獨立媒體,也曾在 NGO 與國會助理間游走,盼能從全面的角度,在報導中呈現政策與議題。

文章: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