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週報|5/20-6/2】防疫 & 確診系統充滿障礙、臺科大校友致詞歧視同志、《公務員服務法》時隔 83 年終於修法

目前無論是快篩方式、防疫相關 APP、地方政府的關懷方式,其實對身心障礙者來說,都非常不友善。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目前無論是快篩方式、防疫相關 APP、地方政府的關懷方式,其實對身心障礙者來說,都非常不友善。
Read more在臺灣,從事「照護工作」的辛勞往往不受重視、亦不見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只見民眾在「照顧權益」上互相傷害。
Read more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冠肺炎疫情擴大,桃園市 1/25 指示,長照、老人、兒少、身障、護理之家等住宿型機構全禁止探視 3 週。
Read more「天龍房屋」實體「店面」,以反諷式的假房仲店面展示民眾對居住議題的心聲。
Read more社會住宅如何使人民安居,在至多只有 6 至 12 年的居住時間,社會福利服務的導入將是關鍵課題。
Read more住宅部門在追求「數量」的同時,社政部門也必須積極介入「分配」,並承擔人與服務質量的工作。
Read more臺灣社宅仍在數量發展初期,必須堅持「弱勢住得起」核心價值,否則高昂的租金反而排除真正需要社宅的群體。
Read more受減班減薪影響的民眾勢必得縮衣節食、擠壓其餘生活開支,甚者將面臨付不出房租,無處安身的困境。
Read more基於生活負擔考量,許多街友往往寧願放棄申請補助,轉而去住相對低廉但違法的惡劣住宅。
Read more制度問題既生硬又無聊,一旦疏陋,卻往往是最大規模而長久的戕害,並且難以究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