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麗淑/「教練,不要打!」返回體制的自學生,如何在主流教育中捍衛價值?

編按:近年 Right Plus 多多益善開啟「經驗者擴大機」書寫計畫,藉由陪伴各種曾經歷特殊經驗的群體,例如身心障礙經驗者、照顧者,回望過往、述說經驗。

本文由翁麗淑所書寫,她以媽媽的視角出發,記錄她和孩子一起投入自學教育的過程。麗淑在國小任教 20 多年,同時也長期在性別領域倡議,並擔任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

麗淑接受 Right Plus 的 Podcast 專訪時,曾經坦言「帶著孩子離開體制教育的當下,其實並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也有過很多擔憂」。如今,麗淑以文字記錄在孩子身上看到的成長,並非為了比較不同的教育體制,而是如實呈現做出有別於以往的教育選擇時,可能經歷的真實故事。

撰文/翁麗淑 鷺江國小教師、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

我有 3 個孩子,前面 2 個孩子都曾經在國民教育階段申請自學 4 年。

這 4 年,他們一開始以自行車環島揭開序幕,爾後,他們到海邊潛水、翻山越嶺、溜直排輪、舞蹈表演、拜訪歷史古蹟、也拜訪各大藏館、科學課、哲學課、文學課、還親臨許多社運現場⋯⋯

然後在同一年,他們不約而同的決定要回學校體制內念書。

我不是沒有擔心。這 4 年,我們上山下海用整個身體和腦袋在學習,唯一沒做的,就是基礎學科的反覆練習,他們很多中文字會看不會寫,九九乘法會背不會用。

我不是擔心他們回到學校考不好,我擔心的是,他們進入體制後會被老師瞧不起,進而讓他們也會覺得自己很糟;我也擔心他們在聽不懂的課堂裡,從此對學習喪失信心與熱情。

最最擔心的,是他們缺乏體制裡習慣的紀律與應對技巧,可能會被老師厭惡或被同學霸凌⋯⋯我隨時做好準備—— 他們可能讀沒幾天就因為適應不良而要求再一次申請自學!

所以,後來,他們怎麼了?

「不要打!」進入棒球校隊卻直面體罰現場

老大承霖,目前就讀私立科技大學公共廣告系一年級。4 年前,他決定回體制,是在國中畢業升高中的時候。他告訴我,他想要進入一個有棒球隊的學校,希望自己可以受系統性的球隊訓練。

當他這樣講的時候,其實他已經找好可以去的學校了,是在屏東的某間高工。這所學校之前都只有棒球社團,他們想要在這一年發展棒球校隊,所以邀請了新的教練,想組織新的棒球校隊,準備好好鍛練學生參加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

這支新的球隊,參加的人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強,於是就有機會上場,訓練也會很紮實,也不會被學長欺負—— 這是我家老大心裡的盤算。對我來說,這樣的思考很務實,我很佩服,也很支持。

唯一讓我掛心的,是那個遠在島國之南的學校,住宿和生活真的可以嗎?!

示意圖,非文中人物/edgarlin @ flickr, CC BY-NC-ND 2.0

開學沒多久,他傳來很開心接受訓練的消息,新的生活和夢想都正在展開,我和他都開心雀躍! 不到 1 個月,他打電話給我,提到一位來自臺中同學的事。

原來,隊上這位來自臺中的同學,他體能不太好,和老大接受同樣的訓練卻撐不住,甚至會嘔吐或抽筋跌倒。因為這樣,這位同學也就很不想再待在球隊,幾次表明要回家。

可是教練不准,據說他媽媽也不准,就這樣,他「偷跑」,後來被抓到,還被教練痛打一頓。承霖怎麼可能忍受有人被打,於是他跟教練說了:「不要打」。

面對正在情緒上、惡狠狠的教練,他這句話是要鼓起十足的勇氣,才能說得出口。教練當然很生氣的回應他:「沒有你的事!」承霖承受不住,他跑到外面哭泣! 

這是他第一次面對教練的體罰。他說完這件事,電話裡透露的聲音顯得不安與沉重,我心裡更有看不清狀況的害怕:「萬一承霖被打或被霸凌⋯⋯」我甚至已經先打電話給在附近任教的好友商討備案,萬一有緊急狀況,希望好友可以隨時幫忙支援⋯⋯

為了阻止暴力,孩子能做到什麼地步?

另一天,我在捷運上時,又接到他打來的電話,他語帶哽咽⋯⋯

當時,我剛擠進非常擁擠的捷運車廂,我在非常扭曲又不穩的狀態下接起承霖的來電。他一開口,我立刻就感受到承霖滿滿的情緒。

他先問我:「媽媽,我來這所學校是不是已經花了很多錢?」我說:「怎麼了嗎?」他說「如果我說,我現在不想念了,我想回去,妳會不會⋯⋯會不會覺得我花了這麼多錢還⋯⋯.」

我覺得事情不簡單了,我立刻說:「你明明知道我會支持你所有的決定,到底怎麼了?」然後,他娓娓道出他的傷心憤怒⋯⋯

這天,那位臺中同學真的又逃了,教練非常非常非常生氣,馬上從屏東開車要到臺中抓人。承霖就是在教練已經滿懷怒氣出發之後打電話給我的,他可以預料教練抓到同學之後,一定又對他一頓海扁。

承霖無法忍受了。他說,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他無力阻止,但他要退隊!我跟著他一起憤怒,也一起擔心這位同學。我對這同學的媽媽更是生氣,她怎麼可以跟教練聯手,讓孩子孤立無援呢?! 

24edu 3
搭乘捷運奔走的過程中,麗淑接到來自承霖的電話⋯⋯示意圖/迷惘的人生 @ flickr, CC BY-SA 2.0

我同意,如果又再有暴力發生,承霖就退隊,不用考慮什麼。只是,我心疼承霖,感覺他自己追逐夢想的腳步才剛開始,怎麼就遇到這般挫折?! 

但好多朋友告訴我,球隊都是這樣在訓練球員的。而其實承霖入隊前,並非不知情,他甚至期待嚴格的訓練,只是沒想到會到體罰這樣的地步。

他在電話裡一面說,我可以感受到他正在哽咽和憤怒,我一直跟他在想辦法,像是叫同學來我們家避風頭?由我來跟同學的媽媽談?我們去屏東找他,看能不能緩和狀況? 甚至叫那位同學先來住我們家,都是可以的。

我還跟他說,反正了不起就退隊而已,你就豁出去,去跟教練好好的說,看他怎麼樣回應你。

這天回到家,我心裡一直掛心這件事,擔心另一個孩子被打,也擔心承霖因為憤怒會跟教練衝突,甚至,會不會被霸凌?!

過幾天,教練明白他的怒氣之後,好消息傳來,他跟我說,他不會退隊了,因為教練答應他,不會打人。而這位同學也安全回到球隊裡了。他說,教練改變好大,球隊的氣氛變得很好。

我深深的佩服起這個教練,之前承霖就提過,這是一個好教練,雖然教練平常在球場很兇,離開球場時卻對他們很好。教練兇,也不會亂動手,只有對這位同學這樣。

這位教練也在球隊裡禁止學長學弟制度,會跟他們玩麻將,但禁止賭錢(承霖從中班就開始玩麻將,如果賭錢他就不愁吃穿了)。而現在對承霖來說,對教練最有疑慮的體罰這點,他竟然願意改變,這是多少大人做不到的?我一面佩服,一面又安心許多。

24edu 4
是意圖,非文中人物/總統府 @ flickr, CC BY 2.0

我想起這件事發生前不久,他曾跟我提到這位臺中同學的狀況。這位同學國中時就曾混過黑道,也難怪家人要拜託教練幫忙管教。他在球隊的人際關係也不太好,但他知道承霖曾經為他阻止教練打人,還因此哭泣。

在那之後,他就常來找承霖一起用餐。他曾經跟承霖說:「如果早一點遇到你,我的人生可能會因此不同⋯⋯」

我在電話這一頭聽著,眼淚忍不住掉下來,我有多驕傲。 

在我的孩子們自學的年歲,那些感覺他們常常在耍廢、放不下手機、晚睡又作息不規律的日常,我為了不當嘮叨的母親,硬生生吞下了多少擔心。

內在強大的孩子,就算落後主流也能保有韌性

我最常告訴自己的是,孩子沒有那麼笨,他會自己思考、也會長大。就這樣,我們一路來到了這裡,承霖竟然已經在影響別人的人生!我完全可以想像他如何鼓起最大最大的勇氣,讓自己對教練說「不要打人」;他還跟我說,應該不會有第 2 次了,他的力氣已經用完了。

我在想,一個資質沒有多好,也沒有累積什麼成績的小球員,跟教練以退隊作為「威脅」,究竟可以換到什麼?教練會在乎他嗎?教練會因此承諾不再打人嗎? 

但我顯然太小看這種勇敢直言的力量了!那小小孱弱的身體,用盡洪荒之力所呈現的氣勢,到這裡已經形成生命的堅強堡壘,能捍衛他想維護的世界。

這些離開體制、自我成長的日子,使得他已經悄悄長成一個內在強大的孩子了,我深深佩服!!

真的,我相信離開體制確實錯過很多東西,他許多科目的能力嚴重落後,在體制內,他沒有機會考到公立學校,也從沒得過什麼獎狀或團體的獎勵。

但他一直不缺的是我們的愛,還有與主流的體制教育隔閡時,我們原本待的自學團體所給予的包容,孩子的心志已經長得比我想的還要強大。

這一路的困難當然不會僅止於此,但我知道我可以微笑面對後面的路。


延伸多元的教育:
1. 人生第一次畢業!陪伴家裡的準小學生成為自己 feat. 翁麗淑/【眾聲相 EP89】
2. 晨光爭奪戰!「我們也是家長,我們支持性別平權、撐孩子做自己」/專訪多元教育家長協會
3. 748 施行法後,性平教育跟上了嗎?/《性別平等教育法》15 週年
4. 「如果時間重來,我不會聽老師的話。」失去自我的過動兒與焦慮爸媽們(下)
5. 我們班的叢林法則:不只為學生設計的反霸凌教材,親師生共同決定命運


你的參與,讓這些故事被聽見

這篇文章,是經過寫作者對生命經驗的回顧、編輯在寫作過程的陪伴與培力,才得以完成。

因為以書寫為自己發聲、道出脆弱與勇敢的經驗並不容易,所以我們往往需要花費超乎想像的時間與心力,才得以完成這篇文章。

《多多益善》願意和經驗者一起付出努力慢慢練習,因為深信這些故事值得等待,也為了讓這些故事有機會被你聽見。

你的捐款可以直接支持《多多益善》的非營利新聞工作,讓許許多多專業服務被看見,也讓那些無人聞問卻影響深遠的事,被正確的理解。

如果你認同這樣堅持不懈的投入、欣賞我們的報導,請用捐款支持我們。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