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班的叢林法則:不只為學生設計的反霸凌教材,親師生共同決定命運
近年臺灣國小、國中至高中職的霸凌(註)事件持續攀升,自 2022 年起每年通報數更突破上千件。霸凌會對學生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甚至被聯合國列為不可忽視的全球性問題。4 月中,我國政府也頒布新版《校園霸凌防治準則》,強化了事前預防及輔導、事發後調查等機制。
註:如何定義霸凌?
根據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區」,提到目前常見的霸凌樣態分為 5 類:肢體霸凌、言語霸凌、關係霸凌(排擠孤立)、網路霸凌(散佈謠言或他人個資等)、反擊霸凌(被霸凌者欺負比自己更弱小的人)。
通常,霸凌事件不一定只會出現單一的型態,也有同時具多種類型者。
在《校園霸凌防治準則》第 4 條中,則強調霸凌通常是一種「持續性」的行為,讓學生覺得處在有敵意的環境中,並對其造成身心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
受到太陽花運動啟發、長期致力將公民議題融入桌遊體驗的阿普蛙工作室,在過去入班授課與教師研習的經驗中,發現學生之間的人際衝突越來越多,平時學校朝會上的反霸凌宣導,也很難走進學生的內心。加上教育部不斷宣導反霸凌,卻沒有專門推出反霸凌的教材讓老師使用。
眾多考量下,阿普蛙歷經 3 年多的籌備、研究和製作,今年 4 月終於推出專為國小生設計的「我們班的叢林法則」教材,盼透過學生、家長、老師三方的共同參與,「有感」養成對霸凌衝突的意識和正確觀念。
行為背後被忽略的需求,是點燃衝突的火苗
某天在班上,有過動症的「張猛虎」因為不滿「林曉兔」開他玩笑,一時難以控制情緒,跟對方起了衝突,還踹倒周圍的桌椅。當下遇到這種狀況,如果你是他們的同學,會怎麼做?
這是阿普蛙設計的其中一個故事。教材總共融入 4 個在班級中常見的人際衝突情境,透過老師播放故事影片,讓學生了解劇情,並發放學習單讓學生帶回家跟家長討論。
為了讓實踐過程更順利,影片在早自習的短短 10 分鐘就能看完,帶討論也只要花上 1 節課的時間,對老師來說不會有太大負荷。
根據學習單列出的選項,學生要勾選自己的反應,看是想「以溫柔堅定的態度制止張猛虎」、「跟老師告狀張猛虎欺負人」,還是「擔心被波及而保持距離觀望」。家長也要勾選期待老師的做法,像是「請老師懲罰張猛虎」、「關心張猛虎」,或「讓家長介入處理」等。
隔天,老師會在課堂上分組討論,將各組得出共識的答案填入教材網站,網站依據討論結果,會給出不同的結局影片。假如大家期待的是能嚴懲張猛虎,有可能因為張猛虎的需求沒被理解、不滿足,導致往後爆發更嚴重的爭執,其他學生也可能對張猛虎累積更多偏見和誤解。
事實上,「看見需求」正是教材想強調的重要核心,4 個故事也分別呈現了 4 種可能的需求。除了難以自制的張猛虎(生理需求),還包括——
想跟同學玩卻因為「愛戳人」,反而讓對方感到不適(玩樂需求);想融入群體卻不曉得怎麼拒絕不合理的要求,結果傷害本來要好的同學(同儕需求);班長為了班級競賽而制定班規,卻引發各種民怨(權力需求)等。
「人的行為源自於想要試圖滿足自己的需要,如果沒有看見人的需求,只是想辦法壓抑對方的行為,無助於解決問題的根源。」阿普蛙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林侃眉認為,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對症下藥,或教他以更合適的方式來滿足需要,才能真正改善人際衝突。
林侃眉觀察,通常老師比較常談論的是各種情緒,諸如憤怒、悲傷、喜悅的「感受」,但實際上,所謂的感受往往是需求有沒有獲得滿足的徵兆。她說:「感受的背後反映出的是需求。」
也因此,在公布結局後很重要的是,老師要進一步帶領學生討論是否對結局滿意、討論故事中各個角色的感受和需要,並一起思考「如何滿足需求」,再將討論帶回家中跟家人分享。在遊玩過程中,學生透過自主思考、選擇、討論,面對衝突也會有更具體的想像。
不只為學生設計,也讓老師一起學習
當老師在處理霸凌或人際衝突時,林侃眉認為,有 2 個面向需要同時關注:班級秩序和人際關係。值得一提的是,在各故事的結局中,也反映出 4 個不同老師的管教方式。
有的老師既能重視跟學生之間的關係,也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但也有的老師太過顧慮跟學生之間的關係,當下摸頭給糖、安撫學生,爭執看似暫時化解,卻因為問題核心沒被解決,衝突依然存在。
更危險的是,有的老師時而放任、時而權威,憑心情給予獎懲,只會讓學生搞不懂老師評價的標準,容易陷入無所適從的混亂狀態,對班級秩序跟關係培養都毫無幫助。
實際上,這不只是面向學生和家長的教材,也讓老師在備課的同時,可以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
曾協助教材測試的基隆中和國小輔導處主任杜佳憲就提到:「並不是所有的老師都能用最好的方式處理衝突。過程中的選項和結果,對老師也具有一定的學習和引導作用。」
「當老師認識不同的衝突情境、透過討論過程更深入理解學生的想法後,才會更清楚以後怎麼教孩子解決問題。」杜佳憲說。
擔任教職十多年的杜佳憲指出,「觀察」就是最好的預防。「尤其是下課時間,最能讓孩子展現出真實的情緒與樣貌,很容易就能察覺到各種細節。」像是誰今天特別安靜、誰跟誰聊天的樣子跟平常不同、誰沒有被找去一起玩,這些蛛絲馬跡都是重要的徵兆。
又或是,先前學校流行寶可夢卡牌,學生彼此會交換珍藏,卻也因此發生過不少摩擦。像是有人會帶很多卡牌,當其他人有求於他、想要換卡時,雙方就顯現出權力不對等的狀況,他的態度也變得有些以上對下,這時老師就要有敏感度,及時介入溝通。
不過,只要是人與人相處的環境,衝突就無法完全捻熄。杜佳憲說,若想要班上的衝突事件降到最低,最重要的是打造良好的、願意開啟對話的班級氣氛。嚴厲管教的成效並不好,問題反而會在老師的視線死角持續發生。
若學生發生嚴重的肢體衝突,怎麼辦?新北市義學國小專輔老師葉美瑩強調:「孩子不會無緣無故打人。要先關心他發生什麼事、為何出現這些行為,先是接納對方,他的內心才可能挪出一塊彈性空間,冷靜反省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哪些影響,意識到之後要面臨什麼代價。」
葉美瑩說,要去理解孩子是否能察覺自己的情緒、知道憤怒時可以如何因應、認識自己的需求,協助他找到陪伴情緒的技巧,才有機會在下一次發生類似的衝突時,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尤其自我覺察本來對一般成年人都不容易,何況是學生。
她提起一個曾讓她印象深刻的例子。有次下課時間,某個一年級生悶臉走進輔導室,坦承對她說:「老師,我想要找你聊聊天,因為我快要暴怒了。」葉美瑩說:「他才一年級。真的好被他感動喔!」
後來她拿給學生一個娃娃,扮演娃娃跟孩子對話,過沒多久他就露出笑臉,說他已經好了,可以回去上課了。她感慨:「情緒教育從小就要開始做起,學會以後,跟他人的衝突就能越來越少。」
即使如此,常見的同儕歸屬需求,對杜佳憲和葉美瑩而言,仍是「最難處理」的衝突。在沒有刻意排擠、沒有口出惡言,也沒有造成明顯傷害的狀況時,「我們不能強迫其他同學喜歡他。」葉美瑩,多數時候這只能仰賴老師的經驗、溝通,或透過提升團體動力的課程來改善現況,但這還是很看運氣。
讓家長也參與其中、讓所有人理解自身角色
另一方面,杜佳憲和葉美瑩都認同,在教材設計中納入「家長」角色的參與至關重要。
在校園衝突事件中,小學生的狀況相對國、高中生單純,但解決衝突不只是「生生」或「師生」之間,老師往往也需要跟家長維持緊密的對話,去釐清事件真相、確認處理方法。
然而這些溝通,卻又因為總是發生在「衝突發生後」,需要立即面對家長的不安,彼此都想著怎麼樣能盡快解決,很難再開啟深度對話。就算事件告一段落,平常各自也很忙碌,家長實在很難到校參與相關課程討論。
「等到衝突發生的當下就太晚了。」葉美瑩說:「孩子的教育我們本來就在做,但跟家長的討論一直缺乏機會,期待透過這個教材,讓親師生共同互動、理解彼此在意的地方,發揮更好的影響。」
實際上,「我們班的叢林法則」不只突破了教學場域(從校園到家庭)、拉長了討論時間,也能讓「所有人」都學習正視衝突,傳達了「每個人都不能當旁觀者」的意義,提醒反霸凌不只是班級導師或專輔老師的責任。
「如果所有人都想當旁觀者,沒有人聲援那些被欺負、被霸凌的人,事情就會越來越嚴重。」林侃眉強調:「每個人都能影響班上的氣氛,在遊戲中或現實中都一樣—— 我們的每一個選擇,都會影響最後的結果。」
如果你認同我們獨家深耕的公益報導
延伸預防校園霸凌&支持兒少身心健康:
1. 「特殊的人容易被欺負,我想變正常。」失去自我的過動兒與焦慮爸媽們(上)
2. 特教師生衝突後:從小小的摩擦裡學習大大的包容/【後臺人生 EP58】
3. 黃靜盈/我們不是只有在兒童節時,才需要快樂
4. 學輔法上路十年,三級輔導接不住複雜個案、匆促結案、諮商要等一個月
5. 重恩/看不出來的障礙、換了老師才知道「被關愛的感覺」
本文感謝 RC 基金會推薦,Right Plus 多多益善獨立製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