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5188325 2265584695 G N

開放式對話 3 步:以身而為「人」的角色,和精神疾病家庭相遇

撰文/敲敲話行動入家團隊;文中團隊工作者姓名皆為化名

敲敲話行動入家團隊」是伊甸基金會附設活泉之家在 2016 年展開的服務——

當家庭因為「精神疾病」面臨危機時,例如,有精神疾病經驗的家人出現自傷傷人行為、與其他家庭成員發生衝突,或因家人精神狀態而引起的重大家庭變故、照顧者負荷過大等情況,團隊會進入家庭中,一同討論當下面臨的困境、聆聽和理解看似令人困惑或緊張的「精神症狀」。

團隊的工作方法學習自芬蘭的精神危機支持服務模式「開放式對話」——

強調讓精神疾病經驗者和他的家庭、重要他人,彼此藉由「對話」和「聆聽」,讓每個人的聲音、在乎的事情、各種幽微的想法,都可以「多聲複調」(註 1)的呈現出來。

此外,「行動入家」的意思在於強調團隊的服務以「個案家庭的需求」為導向,例如會談時間、頻率、地點,都是由團隊和家庭一起「共同決定」,保有服務的彈性

像是 2021 年新冠肺炎(COVID-19)爆發期間,因為防疫優先,基本上無法「面對面家訪」。但當時團隊接到一個很需要支持的家庭,就秉持「立即回應」(註 2)、以家庭需求為導向的概念,展開了視訊會談。

318200658 2472761089542026 283618371314235009 N
敲敲話團隊舉辦工作分享會,由工作者分享自己的學習與思考。圖/瘋靡 popularcrazy fb

一篇,我們以敲敲話團隊當時視訊入家、服務一對夫妻的經驗為例,帶大家看見會談進行的方法、彼此對話和聆聽的過程,以及帶來的改變。

而本篇,我們想從團隊「工作者」的視角出發,更深入聊聊開放式對話的工作方法,同時穿插不同工作者的自述、觀察與反思。

1提供對話空間:光是「說出來」就很重要,不是為了仲裁對錯

因精神疾病而面臨危機的家庭,和每個家庭一樣,一開始都有各自習慣的相處動態、互動方式,然而當這個互動模式開始「失靈」時,關係就會出現強烈的摩擦,家庭成員都被困在各自的情緒中,感覺不被聽見、不被理解而彼此消耗。

敲敲話團隊認為:這是一種因精神疾病所帶來的「關係的危機」。

此時,敲敲話團隊提供一個「對話的平臺」,讓彼此得以將藏在內心許久的心情發聲出來。這就是開放式對話所相信的:每個人心裡所想、所說出來的聲音,都是重要的。

敲敲話團隊打開這樣的對話空間,是為了讓家庭成員們,把平時在家中與彼此相處時慣用的說話/相處方式,在團隊面前「被見證」,以拓展新的可能。

因此在過程中,如何承接每一個說出來的聲音,是最首要、最重要的目標。

團隊成員典軒(化名):對話過程中,敲敲話團隊並不會要求這麼「實事求是」,對他們(參與會談的家庭成員)來說,透過對話過程促成的「理解」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團隊成員宜欣(化名):每個聲音被說出來,本身就有其重要性。所以敲敲話團隊不需要很直接給建議或是指導,因為這樣會意味著某個方法比較好。

對話不是為了仲裁誰應該做出改變,因為並沒有誰對誰錯,這也叫做「多元真實」,就是打開一個空間,讓原本說了卻沒能被聽見、被聽懂的聲音,可以被好好的承接和回應,也讓每個人在對話結束後,有不一樣的看見。

團隊成員彥安(化名):我相信多元是真實存在的。要相信同一個事件(例如,發生於家庭中的衝突或危機)在每個人(不同家庭成員)的眼中都是不一樣的。而這些都是同時存在、沒有對錯的。這樣的想法,讓我想要讓家人看見彼此的真實感受。

2豐富對話內容:談論經驗和心情、反饋想法、找到解決方案

「對話」是多去談論家人在疾病裡經驗到什麼、什麼是彼此想要盡力避免的事、彼此最不願意遇見的狀況是什麼;

「對話」也是鼓勵家人們談談這些事件背後的心情,那些可能一直存在,卻少有機會去整理的心緒。

1695004887 2765082190 G N
敲敲話團隊入家,陪伴精神危機家庭度過難關。圖/取自伊甸園電子報,徐士堯攝

敲敲話團隊採用的開放式對話,強調不需要用理論來詮釋分析對話,而是在聆聽的過程中,團隊成員也能直接向家庭表達聆聽過程中的想法、被觸動的地方;或使用自己的經驗和比喻,來向家庭表達自己的理解。

這樣的方法叫「反思對話」,能讓對話有不同的可能性發生。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為現狀增添不同的描述方式,能呈現出每個人的多元和差異,而非是非對錯

團隊成員典軒:敲敲話團隊運用各種方式,回應家庭成員丟出來的想法,將一個簡單的想法變得豐富、讓對話是「有機」的感覺。

團隊成員典軒:整個對話的精神,是一直在鼓勵大家用更多不同的方式,或是更多元、更豐富的方式,來談論一件事情。

此外,開放式對話的工作方法也相信,透過對話能挖掘出家庭的「內在資源」。

意思是,家庭本身才是擁有各種「解決方案」(解決家庭中的危機或困難)的專家,因為他們是最貼近彼此的人。敲敲話團隊只是透過對話,讓他們從生活經驗裡擷取出可以因應危機的策略。

團隊成員雅竹(化名):在對話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豐富性,並帶來可能性,他們自己就會想到解決的方法,或者是,原本的問題可能已經不是問題了。

3共譜多元複調:工作者之間的互補,讓人相信能一起度過難關

敲敲話團隊通常會由至少 2 位工作者和家庭一起工作,其中一位的角色為「主持人」,負責主要發話訪問家庭;而其他工作者,則能在會談過程中幫忙注意到其他重要的細節。

透過這樣的反思對話,工作團隊也可以避免在充滿張力、甚至立場互相對立的家人之間來回拉扯。

Resize
敲敲話入家團隊工作者葉雅欣,在工作坊分享開放式對話應用技巧與原則。圖/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vocus

例如,當談到某個話題時,團隊工作者發現家庭中的太太開始拿起平板畫畫,這是前幾次會談沒有發生過的事。

而因為工作者的觀察、點出這個差異時,太太也才有機會表達:因為當天的對話讓她覺得特別緊繃,所以需要透過畫畫來抒發心情。

團隊成員彥安:和團隊一起工作時,我可以信任我的團隊夥伴會互相補位。例如,我能深刻感受這個家庭中先生發生的狀況,並且讓他知道我能理解他;而同時,另一位夥伴就會補位去理解家庭中的太太。因此,我不用擔心成為某人的聯盟,而傷害到另外一個人。

我們也發現,面臨危機時,人會感到焦慮不安,而這樣的焦慮,也會讓我們只關注「什麼事需要被解決」或想移除某個困難。例如,面對發病的太太,先生只覺得未來的日子,好像真的只能不斷承受太太發病。

此時,當工作者不知不覺陷入「要解決問題」的狀態時,會希望能「掌控」局面,反而可能使團隊遺漏更多可能性。

然而,團隊工作者之間的差異,可以讓對立的氣氛轉換,變成一種「多元」的複調。就連工作者自己本身的擔憂,也很適合在這個時候被表達出來,而得到放鬆。

團隊成員典軒:我覺得對話,有時候是讓家庭成員好好訴說他們如何思考一件事,包括正在想的、掙扎的事,然後用各種方法靠近和理解他們。

團隊成員雅竹:有團隊一起的時候,比較不會緊張。譬如說當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時候,可以先聽團隊成員的反思,夥伴們可能就會講出我擔心的事。

團隊成員彥安:當我感受到一個家庭的關卡跟困難時,我會有種好無力、不知道該怎麼做的心情。但當團隊一起面對時,我對於危機的想法就會轉變為,我相信我們可以一起努力度過!這是我相信的事情,我就不會想要逃開。

面對家庭複雜的關係動力,工作者並非單打獨鬥。可以如實的聽見每個人的聲音,甚至是工作者的不知所措,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讓彼此得以更真實的,以身而為「人」的角色,與家庭相遇。


延伸開放式對話:
1. 敲敲話行動入家團隊:在精神疾病之外,一起為關係和生活而努力
2. 紐約降落傘計畫:結合精神病人同儕支持和開放對話,讓「帶病生活」成為可能/【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3. 美加澳數十年 ACT 實踐:5大核心讓精神病人在社區穩定生活,有效支持家庭/【創新!不是空話】專欄
4. 【精衛修法2】走到自傷傷人那一步,早已是精神疾病家庭崩潰的臨界點——社區危機處理為何該入法?
5. 如何與精神病親友相處?了解精神病,其實是在了解「人」


作者葉雅欣註:感謝陪伴我和這個家庭在一起的珈華、宣妤、基瑋。以及特別感謝研究小組的又慧、君緯、湘芸、星喬、思含、可盼、修竹協助訪談、編碼及整理研究資料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