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五寶爸事件,你可以想的不一樣:回應 5 個輿論觀點,重新理解貧窮

編按:五寶爸事件引起媒體和輿論熱烈追蹤討論多時,多多益善身為深耕公益的媒體,時值小組織年前人少事多,我們其實無力深入調查。但看到一面倒的言論,還是希望能提出一些思考點。

我們整理了網路上最多人提出的 5 種聲音,針對這些聲音交流我們的想法,並盡媒體職責提問。我們並不想指責誰,也給不了所謂的「正確」答案,只希望能藉此機會,讓許多人理解助人背後的衝突與考量。

以下觀點來自我們針對此事做的背景整理,以及我們身爲媒體對正負面輿論可能造成的影響所能做的提醒,也感謝一位資深的社區社會工作者願意接受我們叨擾諮詢。盼望下一個五寶爸出現時,我們能有更多元的視角。

資料整理與訪問/王俞茹 實習編輯;撰稿/葉靜倫 總編輯

事件背景

  1. 去年底 28 歲的「五寶爸」在網路上拍賣孩子的手推車,聲稱為孩子籌措醫藥費,開始受到社會關注。
  2. 臺中市行善團訪視、確認家庭狀況,發現家中有 5 個 5 歲以下的孩子,與爸爸媽媽同住在 10 坪左右的租屋處,休息空間僅一張大床,容納一家 7 口。
  3. 經媒體報導後,出現社會團體及社會大眾協助,也順利找到坪數及空間條件較適當的住處,今年一月遷至新居。
  4. 一月搬遷期間,媽媽為 7 個月大的孩子洗澡時,表示因其他孩子的叫喚而分心,意外將水龍頭轉至熱水,燙傷 7 個月大的幼兒。
  5. 媒體陸續報導其他事件,包括一月底時原住處房東指責他們在租屋處留下垃圾,只搬走他人捐贈的新冰箱就離開,經多次提醒仍拖延未清。
  6. 報導也指出,雇主控訴爸爸以搬家為由,未依約定時間出現工作,以及過去曾頻繁向親友借錢等。
圖/ptt

最多人回應的新聞留言

Q1:又不是第一個小孩了,幫小孩洗澡怎麼會冷熱分不清?難道有什麼其他想法跟企圖?

意外發生時,醫院已協助通報家防中心,事件經檢警調查已判定為不慎燙傷。一般家庭帶孩子尚且可能手忙腳亂,5 個孩子的貧困爸媽更可能發生。

其實大多數人都不忍看見年幼的孩子受傷,前半句的困惑理所當然,但後半段「難道有其他想法和企圖」卻已是沒有必要的過度惴測。例如此事經報導後,某位主播公開於社群上發表自己在許多媽媽群組裡的言論,暗示爸媽可能有其他想法跟企圖。

我們強烈呼籲公眾人物察覺自身影響力,避免以不必要、無法得證的過度推斷,導致社會輿論的滑坡效應,也導致社會習慣了鞭打「看起來不夠盡力的父母」,更可能讓同樣處境的家庭壓力倍增。

如果我們可以提問:
1. 這樣的事情在這個家庭裡,真的有很常發生嗎?
2. 如果是,為什麼?如果不是,它是否值得繼續討論(推論)?

Q2:五寶爸利用社會的愛心和對孩子的同情去借錢,孩子是他們博取同情和賺錢的工具?是什麼樣的生存技巧,讓他可以一直貧窮卻不會餓死?

有位社工在 ptt 上分享他的實務經驗,分析各種弱勢者的「生存技巧」,也針對五寶爸分析其「生存技巧」:

五寶爸對外表示貧窮小孩很多個,引發他人憐憫,信誓旦旦承諾會重新生活。如果他今天沒上新聞,除了社工根本沒人會知道他的前後不一致,可以一直以此方法獲得善心人士接濟。

然後接濟他的民眾慢慢發現他個性與行為上的缺點,導致關係惡化,偏偏五寶爸吃嘴仔又很會把事情弄成羅生門(說房東有恐嚇、前老闆跟自己有債務糾紛才會被抹黑)。

如果沒有媒體追蹤他,他這招就是換一個人重新使用,同一套方法用個 5 年不是問題。跟人借錢不還、拿人物資前後不一、去上班先領紅包卻 2 週內辭職,這樣斷斷續續接濟他也不愁吃穿,搞不好還能繼續改機車。所以可以看到他的街頭生存技巧是很厲害的。讓他可以一直處在貧窮狀態卻不會餓死。

專業工作者如同公眾人物,在輿論風向中掌握更大的力道。然而我們的第一個困惑是,這篇看似從社會控制觀點出發、從上至下俯瞰個案視角的評論,雖聲稱是社工視角,卻並未說明這樣的分析所謂何來。

我們可以理解社工或許需要運用「優勢觀點」來評估個案,亦即除了了解個案的困境,亦需理解個案長期在這樣的處境下是以什麼方式生存,以評估後續如何進行適切的因應計畫(處遇)與安排。

但以社會工作專業來說,或許大眾更需要知道的是,「所以這樣的家庭,後續適合的因應會是什麼?」或分享「為什麼有些家庭確實是社工暫時難以介入的?」等,否則實在無法理解這樣挾專業公開論斷甚至揶揄一個家庭的用意為何。

我們也難以確定,從社會工作者口中聽到這樣的話,是否會讓其他相似處境、平常就常和社工打交道的家庭,不再願意開口求助?

在此也容我們引述其他資深社區社工的提醒:

試想,如果你是一個家庭的成員,你有 5 個小孩要養、你的家裡亂七八糟,你真的有辦法好好專心工作嗎?

我們對這個家庭的期待,應該是要循序漸進的。可能需要先穩定一個家庭,再下一個步驟是訓練、然後就業,拆成很多步,不是一下子就期待所有事馬上變好,從 40 分變成 90 分,一下子要他們馬上穩定、乾淨、馬上工作、悉心照顧好小孩,這太過苛刻了。

如果我們可以提問:
1. (即便以上 ptt 分析為真)人在什麼情況下,會需要仰賴他人的憐憫來生存?許多人在貧困時寧願觸法去偷麵包也不願意乞討,靠憐憫生存、到處欺騙真有這麼容易嗎?

2. 理應(在事件之前)出現的國家支持在哪裡?當一個家庭長期用非正式的方法求生時,原先該出現的選項為什麼消失了?例如,如果需要靠補助為生,那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沒辦法穩定工作?如果需要靠博取同情甚至偷拐搶騙,那是什麼原因,讓依法該提供貧弱家庭的資源並沒有進來?

3. 「生存」這件事,除了錢和物資是否已足夠?其他資源(如人際支持、工作學業、家庭功能、身體健康、親職教育等)的長期匱乏,是否會導致一個家庭需要持續以某種狀態求生?所謂的「生存技巧」,有沒有可能是某種長期困境下的「問題呈現」?

Photo by Ken Huang on Unsplash

Q3:我不想努力了,五寶爸補助的錢領的比薪水還多?

有網友計算五寶爸能夠領取的補助金額後,得出了「五寶爸光領補助,錢就比去工作可領的薪水還多」的結論。

不過,其一,根據相關報導,五寶爸的家庭狀況在去年底拍賣手推車、引起大眾關注「之前」,低收入戶的資格並未通過。因此在事發前孩子陸續出生的這 5 年間,父母其實因為育兒等負擔,工作狀況與收入並不穩定,僅領有基本的育兒津貼。直至去年底事發被報導後,家庭才開始有社工協助低收入戶資格與急難救助金申請。

即使是家扶基金會補助金進入的時間點,亦無法確定是從何時開始。(我們曾致電家扶確認,至截稿前尚未得到回應)在社會工作中,了解家庭使用資源的足跡和時間序至關重要,資源究竟何時進入會左右社工對一個家庭的判斷。

例如此事件中,若家扶基金會從很早就開始提供協助,那我們或許可以思考,單純的補助為什麼無法協助他們?除了補助,他們還需要什麼?若在事件後才開始,則我們是否該討論,社會安全網為什麼這麼晚才發現狀況?

其二,臺灣的低收入資格審核全球最嚴苛。但一旦通過,在各方面都有更全面的支援。除了現金,依家庭狀況不同,還可能有房租水電、食物銀行、家用物資與醫療等各項社會服務補貼。

事發前五寶爸的家庭之所以無法取得資格,新聞上說是因為計入「媽媽娘家的資產」── 這是臺灣最典型的低收審核障礙,因為計入根本無法動用的資產或實際上早已關係疏離的親屬收入,而導致人落在社會安全網之外。去年此時,我們正好出過深入專題,探討臺灣特有的社會福利結構困境。(參考:【制度傷人】一場臺灣限定的生存遊戲

其三,就算通過了審查,低收入資格每年覆核,常因各種原因喪失。例如過去常出現貧困家庭就學的孩子開始打工,或找到工作但其實薪資低廉且工時過長,甚至只是遭房東驅趕、搬個家跨了縣市,主管機關不同就直接喪失了低收資格(臺灣特有的戶籍制箝制)。(參考:全球奇景「回家投票」,與認籍不認人的社會安全網

以前例來看,青少年因為清貧而打工,卻喪失低收補助,於是被迫得打 2 份工,反而更無法念書(但此情況在滾動式修法之下,近年已較少發生)。然而,家中有幼子的成人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卻喪失補助卻時有所聞,並不少見。

當低薪扣掉房租等開銷所剩無幾(有低收身分時房租還有補貼),過長的工時又導致無人可看顧孩子時,還有多少人有條件選擇維持工作而放棄補助呢?

依賴補助而不去工作,確實有可能發生。但,這是我國整體福利制度設計的問題,還是個人的責任呢?

如果我們可以提問:
1. 下一次,我們如何可以在家庭走向公眾關注與媒體之前,就能以正式資源接住他們?
2. 《社會救助法》長年沉痾,戶籍制長年箝制福利分配、干擾國家各項政策規畫,究竟何時得解?

Q4:不要再報導五寶爸了!「可恨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不要再浪費愛心幫助像這樣自找的窮人了!

從諸多報導中,我們確實可以看見五寶爸與前房東、前雇主的紛爭與摩擦,但我們同時也在許多言論中看到過度的標籤。尤其,「可恨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我們觀察到眾多的評論。然而,旁觀的我們並不如房東、雇主等承受直接的衝擊與影響,這樣的「恨」意究竟從何而來?這樣的「可恨之人」符合了什麼想像?

人應該長成什麼模樣,才有資格得到幫助?應該討喜、懂得感謝、親切有禮、奮發向上,才值得關注嗎?那如果真的做不到呢?例如受家暴的人長期處於恐懼、退縮、權控之下,對旁人充滿攻擊與防備;青少年在失功能的家庭中成長,成天打架罵髒話;街友在街頭被踢踹、吐口水,找不到地方洗澡,既難友善又渾身髒汙;身障者從小受盡排擠與歧視,自尊心低落。

以上這些舉例,這些情況,都讓人變得不容易討喜。事實上,討喜這件事本身就需要資本──

我們知道說什麼話別人會喜歡,發什麼貼文可以看起來很成功,怎麼做事別人會覺得得體,怎麼穿衣服可以光鮮亮麗。這些全都是充足社會化之下的結果,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條件,即使如此,他們就不值得關注了嗎?

從人權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擁有在社會裡安身、尊嚴生活的基本權利,不管他好不好相處。但從貧困的多元樣貌來看,不好相處,何嘗不也可能是種長期以非常手段求存下的結果與呈現?(參考:就算不夠可憐可愛懂禮貌,每個人也都有權享有社會保障與尊嚴/《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

如果我們可以提問:
1. 「社會提供尊嚴生活環境」的義務,和「你個人選擇要不要幫」的意願,能不能是兩回事?
2. 也許有很多無聲的家庭都跟五寶爸同樣處境,所以我們還是需要報導。但報導是否還有不同的角度可討論?

Photo by Samuel Toh on Unsplash

Q5:為什麼沒有錢還生那麼多小孩,沒有本事就不要生,應該要強制結紮!這 5 個孩子也很可憐,希望社會局盡快安置孩子!

排山倒海的言論都在質疑為什麼要生那麼多孩子?並且希望社會局能夠評估安置這 5 個孩子。大眾對孩子的心疼與關切合情合理,但也許有幾件事可以討論。

其一,安置是國家介入剝奪親權的嚴厲手段,對整個家庭來說都是劇烈的傷痕,是不得不的處遇。對公眾來說,焦點從孩子被安置之後就結束了,好像事情就解決了?事實上,尤其對孩子來說,人生從這個(被)決定之後,才開始要面對更多措手不及的挑戰。

其二,要做出這個決定需考量非常多的條件,絕不是如同輿論一般,僅憑爸爸跟其他人吵架、「個性不好」或媽媽意外將孩子燙傷便能剝奪其父母資格,而忽略家庭中許多複雜的因素。

例如,孩子最後沒有發生安置,即是因為社會局評估「小孩和父母的依附關係良好」。如果每個家庭只因為貧困、收入不穩、父母一時疏失即全部安置,我國(本就搖搖欲墜的)安置體系早己全盤崩壞。(參考:「機構式照顧與安置長路」議題系列)

此外,媒體和輿論一面倒的將父親描繪成一個差勁、軟弱的經濟支柱,背後挾帶的是社會對一個男人的刻板期待,然而在「依附關係良好」的孩子眼中,我們或許能看見全然不同的、一個年僅 28 歲的父親身影。

社會安全網不斷重申「以家庭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然而事件中所有關注點全都在孩子身上,相關資源的討論也僅以孩子為主。更別提在上月初媒體跟進之前,這整個家庭長年以來都無人聞問。

Photo by Damon Lam on Unsplash

回推五寶爸當父親的那一年(最大的孩子 4 歲多),也不過是個 20 出頭的年輕人,而我國雖然面臨國安等級的少子化危機,卻無法給願意生養的年輕人更多的輔導與支持,也無法給成年人合理的資源。想要鼓勵生育,難道不該先支持父母嗎?

更甚者,我們也可以在「沒有錢、沒本事就不要生孩子」的觀點下思考:一個希望生養的家庭,要先達到多大程度的經濟條件和所謂的「本事」,才「有資格」生養?

許多家庭的經濟條件都不寬裕、生養資源不足,卻依然努力照顧。若真如社會局所說,父母在孩子眼中並不如在公眾眼中一般,彼此其實關係良好,那(若硬要相較許多資源豐富卻薄情寡淡的父母來說)這樣的父親,是否真的「沒有資格」承擔父職?

嘗試理解背後的故事並不為了評斷誰比較值得或不值得協助,而是多餘的標籤或許可因此脫落。下一次,我們也可更早阻止事態演變至此。更重要的是,其他無數難以發聲的「二寶三寶四寶五寶爸家庭們」,不必再承受整個社會無端影射的壓力。(至於強制結紮這種嚴重違反人權的事,應該不需要多討論了?)

如果我們可以提問:
1. 我們還可以做什麼,來支持願意生養的家庭?
2. 身為閱聽人,我們是否有辦法要求媒體為我們追問更多值得討論的問題?


延伸閱讀:
1. 專題【貧窮人的台北】
2. 貧窮人的臺北 1:有選擇的時候,誰不想當個體面的好人
3. 專題【制度傷人】一場臺灣限定的生存遊戲
4. 【制度傷人 2】全世界最嚴苛的低收入戶審核:找家之前得先有家、長期失業卻計入基本薪資?
5. 靠爺奶撐起半邊天,還問年輕人為何不生?公共托育難搶、職場掏空家庭人力,沒人有餘裕愛小孩
6. 不只是社福宣導員(上):在社區裡提供多元支持,親子館成為家庭後盾
7. 誰才有資格被愛?誰又活該被打?/暴力安置機構少年甲採訪後記
8. 【南投安置兒虐】 遭爆性侵之安置機構少年:「寧願被丟到感化院上手銬腳鐐,也不願待在那裡被拳打腳踢。」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