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11 永續城鄉與社區
全球動態/6招向捐款者說感謝、新科技可能伴隨高碳排、組織輕易規模化很危險!
影響力並不一定和數量劃上等號,在某項領域具有公正性、權威性、可被公眾信任等也是一種擴張。
閱讀全文全球動態/6招向捐款者說感謝、新科技可能伴隨高碳排、組織輕易規模化很危險!【帶病生活4】喜歡做什麼比生什麼病重要,精神復元「會所模式」的臺灣實踐
在這裡,生什麼病突然變得不重要、不討論回診和吃藥,而是能夠自主決定、自願參與工作,以工作關係連結彼此。
閱讀全文【帶病生活4】喜歡做什麼比生什麼病重要,精神復元「會所模式」的臺灣實踐一年後的萬華現場(下):每天都在照顧別人,如何看顧自己與家人?
「一路混亂,就是努力找路。」大疫之下的社區工作者們照顧個案、努力在各單位間打怪,同時曝露在染疫風險中。
閱讀全文一年後的萬華現場(下):每天都在照顧別人,如何看顧自己與家人?一年後的萬華現場(上):大疫餘波下,沒有誰是局外人
相比於去年兵荒馬亂,今年疫情影響更深更廣,萬華地區許多老人、新住民、中低收入戶或無家者,疫情期間的生活「起伏伏伏……」。
閱讀全文一年後的萬華現場(上):大疫餘波下,沒有誰是局外人蕭雅雯/「爸媽,我長大之後得養姊姊嗎?」為身心障礙手足開啟一場家庭對話
手足在不同年齡階段,面對愛奇兒手足,會出現不同的心情,父母的理解對他們而言很重要。
閱讀全文蕭雅雯/「爸媽,我長大之後得養姊姊嗎?」為身心障礙手足開啟一場家庭對話用藥、貧窮與邊緣化/《尋找尊嚴》作者布古瓦訪談摘記
希望《尋找尊嚴》,能夠讓更多人反思毒品文化,以及社會邊緣,乃至於社會不平等的議題。
閱讀全文用藥、貧窮與邊緣化/《尋找尊嚴》作者布古瓦訪談摘記李昀/沒有人想生著痛苦的病
如果可以從床舖走到浴室,如果可以站著洗完澡,誰願意油膩好幾天?如果可以出門去上班,誰願意整個月卡在 4 坪大的空間中,不斷想著下一餐怎麼辦?
閱讀全文李昀/沒有人想生著痛苦的病【帶病生活3】「還有幻聽沒關係,只要分得出真假」勞動陪伴與同儕支持,讓病人成為一個新人
「其實要跟病友工作真的不容易。必須跟他們一邊工作一邊聊、一邊整理自我,讓他們知道這裡始終有人陪伴。」
閱讀全文【帶病生活3】「還有幻聽沒關係,只要分得出真假」勞動陪伴與同儕支持,讓病人成為一個新人10 大重點看臺灣捐款:疫情中反增 30 億、青少年比不上毛小孩吸睛、金融業最慷慨但也最警覺/《公益觀察 2022》
現在我們說韌性,是社會或組織在經歷災難後,能從中學習知識與經驗,不能被同樣的災難和失敗,打倒第 2 次。
閱讀全文10 大重點看臺灣捐款:疫情中反增 30 億、青少年比不上毛小孩吸睛、金融業最慷慨但也最警覺/《公益觀察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