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ICE

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身心障礙

到底是做生意還是做照顧?庇護工場妾身未明 22 年,未見勞動部退場機制

臺灣庇護工場發展 22 年,每年庇護超過 2000 名身心障礙員工,卻長年營運困難,既要追求利潤又要做照顧,員工月薪普遍不足萬元。國際人權委員和監察院都呼籲勞動部積極研擬退場機制。

閱讀全文到底是做生意還是做照顧?庇護工場妾身未明 22 年,未見勞動部退場機制

連社福單位都拒收!情緒行為支持長期遭社政忽略,老後照顧雪上加霜

針對嚴重情緒行為的各種協助不足,多數只能仰賴家人自行想辦法,最後被迫住進機構,或接受不適合的服務。也有人從小學就開始排隊,為 18 歲後的安置做準備,真的畢業成年後卻仍然無處可去。

閱讀全文連社福單位都拒收!情緒行為支持長期遭社政忽略,老後照顧雪上加霜

屠崇軒/農場裡的社會工作:孩子建雞舍、長者育幼苗,早一步形成互助網

社會性農場進行的多元服務,能夠促進橫向串聯,讓人與人之間發展出更多的關係、凝聚社區意識。這是很重要的,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能夠讓彼此在面臨嚴峻的生活處境時更有韌性,以維持社會的安定。

閱讀全文屠崇軒/農場裡的社會工作:孩子建雞舍、長者育幼苗,早一步形成互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