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週報|2/17-3/2】2 項長照資源今年起全免費、身心障礙「防災萬年曆」獲國際大獎、聽障者國考可申請手語服務

衛福部推出「到宅照顧技巧指導」及「轉介個別心理輔導、諮商服務」今年起,申請這 2 項服務都免費。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衛福部推出「到宅照顧技巧指導」及「轉介個別心理輔導、諮商服務」今年起,申請這 2 項服務都免費。
Read more院方違反人權的防疫感控,使慢性精神疾病住民被無限上綱的隔離。當生活只剩下吃飯服藥排泄躺床,更導致住民認知功能退化、身心狀態變差。
Read more每個人都可能因疾病、老化、意外等因素面臨身心障礙的狀態,落實 CRPD 是促使社會進步的力量。
Read more公民示威運動其實是社會改革不可忽視的強大動力,也可能是值得資助、給予支持的項目。
Read moreH.O.M.E 看似只是一臺「行動診所」,卻不僅提供弱勢者基本的醫療、社福服務,更讓「多重服務,一次滿足」 ,也讓他們相信:沒有誰會被拋下。
Read more臺灣《CRPD》第 2 次審查落幕,國際委員認為,臺灣政府仍把障礙者當作需要救助的角色,沒有看見他們的主體性。
Read more「一路混亂,就是努力找路。」大疫之下的社區工作者們照顧個案、努力在各單位間打怪,同時曝露在染疫風險中。
Read more相比於去年兵荒馬亂,今年疫情影響更深更廣,萬華地區許多老人、新住民、中低收入戶或無家者,疫情期間的生活「起伏伏伏……」。
Read more現在我們說韌性,是社會或組織在經歷災難後,能從中學習知識與經驗,不能被同樣的災難和失敗,打倒第 2 次。
Read more隨著社會地景的劇烈變動、數位科技發展逸出人類想像,以及實證精神的不斷擴張,公益責信也具有新時代的意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