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週報|10/6-10/12】以巴衝突造成 34 萬人流離失所、行政院通過身心障礙照顧 5 年計畫、育有 2 個小孩將有機會申請社宅

行政院通過「身心障礙照顧服務資源計畫」,將擴增社區式服務、自立生活方案等
Read more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
行政院通過「身心障礙照顧服務資源計畫」,將擴增社區式服務、自立生活方案等
Read more在臺灣,平價、優質的幼兒園型態如何展開佈建;何以建立社區連結,使社會住宅成為婦女重新安居自立的所在?
Read more有人利用 Deep fake 技術,將網紅的臉移到 A 片女優身上,並販售這些假 A 片。但臺灣沒有法律能保護這些受害者。
Read more不少聽障人士都會佩助聽器、電子耳,戴一般口罩很不方便,
Read more行政院通過《跟蹤騷擾防制法》新法草案,將「要求約會」、「網路騷擾」、「冒名網購」等都納入規範。
Read more我們建議社會住宅(含包租代管),保障經濟或社會弱勢者的占比應調升至 50%,進一步強化弱勢優先原則。
Read more「天龍房屋」實體「店面」,以反諷式的假房仲店面展示民眾對居住議題的心聲。
Read more社會住宅如何使人民安居,在至多只有 6 至 12 年的居住時間,社會福利服務的導入將是關鍵課題。
Read more住宅部門在追求「數量」的同時,社政部門也必須積極介入「分配」,並承擔人與服務質量的工作。
Read more臺灣社宅仍在數量發展初期,必須堅持「弱勢住得起」核心價值,否則高昂的租金反而排除真正需要社宅的群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