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自己不代表真的想死:陪伴自傷者安全抒發,也看見陪伴者的挫敗
首先要澄清的是,「自傷」和「自殺」是不同的,自傷的目的不是死亡,而是讓自己度過艱難的時刻。
閱讀全文傷害自己不代表真的想死:陪伴自傷者安全抒發,也看見陪伴者的挫敗成功的創新從面對問題開始,解決需求不斷試錯/創學程1:舊瓶就是能裝新酒
「創新」並不一定要無中生有,也並非得從頭開始打造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方案。
閱讀全文成功的創新從面對問題開始,解決需求不斷試錯/創學程1:舊瓶就是能裝新酒不會消失的苦難不能只剩下診斷,把精神疾病視為一種生命處境/《兩種心靈》
當一個與精神疾病日月共存的人,開始把精神疾病視為一種生命處境,會看見這個病症可能代表的其他意義。
閱讀全文不會消失的苦難不能只剩下診斷,把精神疾病視為一種生命處境/《兩種心靈》【善週報|9/3-9/9】機構內性侵法官重判 13 年、輕度聽損兒明年將有助聽器補助、五倍券買庇護商品加碼 50% 優惠
許多輕度聽損兒,因為拿不到助聽器補助,可能錯過說話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明年起,輕度聽損也有機會拿到補助。
閱讀全文【善週報|9/3-9/9】機構內性侵法官重判 13 年、輕度聽損兒明年將有助聽器補助、五倍券買庇護商品加碼 50% 優惠一起釋放照顧壓力!讓家事移工擁有生活與自我,與家庭共創雙贏
在照顧工作之餘擁有「生活」,再因為生活而更能專注於工作,對所有聘僱家庭與長期受困於照顧日常的家屬來說都是重要提醒。
閱讀全文一起釋放照顧壓力!讓家事移工擁有生活與自我,與家庭共創雙贏全球精選/「我好窮」的心態陷阱限制組織發展、字面功夫不如真實「反映」社會多元樣貌、掌握眉角你也可以用遊戲募款
所謂的「多元性」,其核心價值不是你的組織裡面有多少女性、身障人士、少數族群或 LGBTQ+,而是組織的成員組成能否真的「反映 reflect」或「表現 represent」社會的真實樣貌。
閱讀全文全球精選/「我好窮」的心態陷阱限制組織發展、字面功夫不如真實「反映」社會多元樣貌、掌握眉角你也可以用遊戲募款「爸爸沒照顧我,憑什麼拿那些錢?」安置兒拿不到防疫津貼,社家署:家庭糾紛不能丟給政府
為了在疫情下公平對待每個孩子,希望政府能看見機構端的需求與困境,給予安置機構或寄養家庭應有的支持與協助。
閱讀全文「爸爸沒照顧我,憑什麼拿那些錢?」安置兒拿不到防疫津貼,社家署:家庭糾紛不能丟給政府李昀/當診斷做為一種救贖性的詮釋
我的生活只有滿滿的治療,我發現我是個精神科病人,而不是可以漫步下山的正常人,是即使跑再遠,都必須回到山上的孤魂野鬼。
閱讀全文李昀/當診斷做為一種救贖性的詮釋【善週報|8/27-9/2】6 歲以下男孩受性侵人數創新高、行政院要求檢討身障機構人力缺口、德州通過全美國最嚴苛墮胎禁令
監察院發布的「兒少性侵通案調查」顯示,臺灣 2020 年的性侵被害人中,有高達 6 成以上是兒童與青少年。
閱讀全文【善週報|8/27-9/2】6 歲以下男孩受性侵人數創新高、行政院要求檢討身障機構人力缺口、德州通過全美國最嚴苛墮胎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