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礙

精神病不是靈界作怪!永和首創身心支持小站,強制就醫銳減 75%

永和衛生所首創身心支持小站,集結在地盟友減少精神疾病服務案量、阻止許多自殺案件。他們相信,建立一個友善場域,可以讓精神病人有機會融入社區,做社區的志工、好鄰居,而不只是病人。
閱讀全文精神病不是靈界作怪!永和首創身心支持小站,強制就醫銳減 75%

日本漸凍症議員來臺交流:「制度應從人的需求出發,而非強迫人適應」

日本參議員舩後靖彥表示,制度應以人的需求為本,而非讓人適應制度。例如臺灣和日本對障礙者提供職場和通勤協助、就業輔導、重度訪問照護等,但這些資源分散於不同制度中,應在未來修法時整合。
閱讀全文日本漸凍症議員來臺交流:「制度應從人的需求出發,而非強迫人適應」

到底是做生意還是做照顧?庇護工場妾身未明 22 年,未見勞動部退場機制

臺灣庇護工場發展 22 年,每年庇護超過 2000 名身心障礙員工,卻長年營運困難,既要追求利潤又要做照顧,員工月薪普遍不足萬元。國際人權委員和監察院都呼籲勞動部積極研擬退場機制。
閱讀全文到底是做生意還是做照顧?庇護工場妾身未明 22 年,未見勞動部退場機制

葉靜倫/給經營者的推薦指引:當員工職災、傷病或身心障礙,如何善用「合理調整」?

合理調整並不是全新的概念,許多企業早已開始為員工做職務再設計,從中得到更具生產力的團隊、更友善互信的文化。不僅有利求才,也讓員工安心,知道自己無論遭逢職災或傷病,都不會被任意拋棄。
閱讀全文葉靜倫/給經營者的推薦指引:當員工職災、傷病或身心障礙,如何善用「合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