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編輯精選文章

【專題|聽我們的故事】原住民轉型正義:政治受難歷史與創傷療癒

逆轉平等進程,紐西蘭倉促修改《同工同酬法》,低薪照顧工作、公共服務首當其衝

遍地開花的自立生活革命:從日本到拉丁美洲、改變全球身心障礙者命運

吳學儒/從「手榴彈事件」出發:漢人社工如何在原民部落學習、進退、培養文化敏銳度?

張雅晴/走進國際性別現場:從紐約 NGO CSW 論壇,看不同國界的性別平權挑戰

陽光建北加油站超過 8 成員工是身心障礙者,他們為了讓員工順利融入職場,做了全方位的設計和調整,陪伴員工累積經驗、準備好未來在外面就業的基本條件和能力,縮短他們和一般職場的距離。
IKEA 新莊店僱用 9 名身心障礙員工,他們從面試、訓練工作技能等投入許多措施促進職場共融,一位員工說:「團隊從中學到了很多,懂得怎麼跟自己不同的人相處,看見每個人的優點和獨特之處。」
我和家人達到像現在好一點的狀態,是我們一起花了 10 年修復的。我想告訴跟我一樣的父母,手足有手足自己的天空,千萬不要把他綁在家裡,讓他放風去飛,相信他會飛得好。
我被幾家大醫院以風險太高為理由,拒絕為我檢查腸胃。我想:當腦麻患者連腸胃鏡都無法檢查,這個身體難道只能等死嗎?為多重障礙者而言,我們的需求不只有尊嚴的死去,更包括有尊嚴的活著。
我報名且錄取旅行社的日文小導遊,活動當天卻被主辦方以「坐電動輪椅」為由,臨時拒絕。我希望我是最後一個案例,希望他們往後在遇到身心障礙者時,可以有更好的因應。
我們整理出臺灣近年變動、攸關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的 10 項措施,盼能讓障礙者及大眾更了解這些新進展,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同時,文中也會補充目前制度仍能持續改進的地方。
颱風假期間居服員終止服務,我尿在床上、整天沒吃東西,終於等到個人助理來,我得用短短 2 小時服務時間吃飯上廁所。我支持天災假立法、訂定配套措施,讓獨居重障者能更安心的生活在社區中。
永和衛生所首創身心支持小站,集結在地盟友減少精神疾病服務案量、阻止許多自殺案件。他們相信,建立一個友善場域,可以讓精神病人有機會融入社區,做社區的志工、好鄰居,而不只是病人。
日本參議員舩後靖彥表示,制度應以人的需求為本,而非讓人適應制度。例如臺灣和日本對障礙者提供職場和通勤協助、就業輔導、重度訪問照護等,但這些資源分散於不同制度中,應在未來修法時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