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暴力中倖存,然後呢?在社會住宅修復身心、重啟人生/《不只是房子》勵馨基金會案例

編按:2022 年,是臺灣社會住宅運動第 12 週年。年中,左岸文化出版了《不只是房子: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作者劉柏宏藉採訪記實、真實故事及國外案例,帶讀者認識社會住宅的發展背景、看見不同世代/社經條件與家庭關係的人們,在社會住宅中的生活。

本書以社會住宅為核心,但始終探問的是更廣的,身而為人的居住權、居住正義的可能、如何形塑更好的城市生活、人與人/與城市共好的居住實踐。

本篇摘錄書中第 3 章部分內容,勵馨基金會進駐林口社宅的故事。並整合多多益善 2022 年 10 月訪問勵馨後,另行更新的數據與資訊。

下月初,多多也將陸續推出社宅服務重磅專題,詳細介紹臺灣各種不同的社宅服務,和你一起打開社區共生的想像。

撰文/劉柏宏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理事長;多多益善編整

理想社會的願景,關乎人們願意如何生活在一起。社會上有各形各色的人,男女老幼、不同學經歷、不同工作與收入,乃至不同身心狀況和疾病的人。我們帶著自身的獨特性,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社會。

這也是社會住宅(以下簡稱「社宅」)所面對的挑戰。社宅不只是要讓不同的人們找到安居之所,更要讓人們能共同生活、互相扶持。而共同生活的挑戰可大可小,關鍵在於找到足以連結政府與居民、嫁接鄰里生活「橋梁」。

其中,「社會福利機構」的故事顯得特別突出。當我們談到社會福利機構與社工的工作,會想到什麼?可能是他們在窮困、高齡或其他特殊處遇的家戶中穿梭,為這些人織起安全網。

但是,當社會福利機構進駐到社會住宅時,所肩負的往往就不只是個案工作,而是需要協助特定群體在社區中與他人共居。任務小至社會局委託特定類型弱勢者的照顧業務,大至整個社宅的敦親睦鄰與社區性照顧。

離開暴力後,如何重返社區、重拾生活?

2020 年 1 月,長期耕耘婦幼服務、受暴婦女庇護的勵馨基金會,成立了「林口服務中心」,進駐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承租 26 戶家庭式住屋,做為受暴婦女離開緊急短期庇護中心/家園後的長期中繼站,並提供受暴家庭孩子們中長期的安置與照顧。

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的基地平面圖:住宅大樓分為 A、B、C、D 區,鄰近機場捷運、林口國/高中,和林口運動公園等。圖/取自國家住宅與都市更新中心網頁

根據衛福部統計,1997 年至 2016 年,臺灣性侵通報案件累計超過 13 萬人,另有逾 165 萬件家暴通報。其中,對於受暴婦女來說,有些人在適當的協助與支持下,可以慢慢重回社會;有些人則需要較隱蔽的保護,避免加害人造成二度傷害。

而根據勵馨的經驗,過去的緊急短期庇護所,往往會因為顧慮加害人再找上門而設計得較為封閉或位處偏遠。然而,封閉的環境會阻斷受庇護者與社區的連結,連帶導致婦女縱使能離開暴力,卻難以回到社區,安心自在的生活

社會住宅的出現,成為勵馨調整庇護規畫的好機會。一個能彈性運用空間、有專業單位進駐協助的社宅,能提供合乎受暴家庭需求的中長期庇護,也能確保不同狀況的受暴婦女,可以有不同的分流安置。

勵馨基金會林口服務中心主任李玉華解釋,勵馨會經由社工評估受暴婦女的狀況,例如,若評估婦女目前還面臨較高的、持續受到暴力的危險,會先安排她繼續在緊急短期庇護所;風險程度較低者,則可以安排至林口社宅。

李玉華表示,勵馨服務的婦女月薪大約在 2.5 萬到 3 萬之間,而在這些婦女中,有扶養孩子的,她們孩子的年紀有 83% 是國小生或學齡前,因此她們的經濟壓力和照顧負擔都較大。勵馨希望她們在社宅生活期間能存一些錢,未來離開社宅後,才不會被經濟壓力壓垮。

勵馨在林口社宅承租的 26 戶,其中 20 戶提供婦女最多 2 年的免費居住空間;另外 6 戶是提供孩童心理諮商的「向日葵小屋」、課後照顧空間、物資分享空間、辦公據點,以及就業培力咖啡店等。

向日葵小屋去年的活動,由專業藝術者帶領孩子用說故事的方式,將生活的挫折和困難,轉化為一幅幅畫作。圖/取自勵馨林口服務中心 fb 貼文
向日葵小屋備有「沙遊室」,孩子可以透過道具表達經驗和情緒。圖/左岸文化提供
在沙遊室中,孩子有時會拿一些平常生活場景中常出現的物件,像是警車和救護車,也會以配有武器的軍隊或是怪獸象徵家暴相對人。圖/左岸文化提供

從受暴家庭回到就業市場的婦女,能在勵馨設立的職場就業站慢慢學習適應,下班後也能有喘息的時間。此外,物資中心開放社會一般民眾捐贈公益物資(家用品、二手家電、衣物等),勵馨再將這些物資分送給社宅和鄰近國宅的弱勢家庭。

成立至今,勵馨在林口社宅的服務對象大致有 3 類,以扶養小孩的婦女優先,其次則是已滿 18 歲,有自立需求的受庇護兒少。另一類則是多元性別者。由於社宅有獨立的房間,可以改善他們在傳統庇護所的群體生活中,會面臨的各種不適處境。

從人權觀點看社福:居住是人權,也是社區共生的起點

對李玉華來說,社宅服務能從過往的慈善救助觀點,轉向從「人權觀點」來看社區和社福,並且將「住宅」視為建立社會安全與穩定生活的基本需求。

「我們曾經家訪過一個案例,家中有媽媽、一個剛上國中的哥哥與國小的妹妹,3 個人為了逃避家暴,只能到外面居住。卻因為貧窮,一家人只能非常擁擠的住在同一個房間裡。」李玉華說:「像這樣的家庭,離開了暴力卻落入貧窮、居住不穩,媽媽也沒有足夠的心力負擔照顧工作。」

李玉華在進駐社宅之前,20 年來做的都是個案管理式的保護性社會工作,到了社宅後,她開始學習如何做社區工作。透過社區服務串連起各式各樣的資源,不只支持單一個案或家庭,還加強社區彼此的合作與互助關係。

也因此,勵馨進駐林口社宅後,不只協助自己庇護的那 20 戶家庭,他們累積建立的各種服務經驗和網絡,還同時為在地社區帶來了幫助。「鄰近的麗園國小校長曾來向我們反映,社宅住戶入住後,學校一口氣多收了 100 多個孩子,其中有許多來自弱勢家庭。但學校的心理師或輔導量能,一時之間不容易補充。」

李玉華說,社會住宅依法需保留 4 成作為弱勢戶居所,當需求大增,在地學校也需要協助。「於是我們商量,如果有照顧能力較不足的家庭,雖然不是勵馨的個案,還是可以透過學校老師來找我們,我們願意共同協助。」

勵馨基金會林口服務中心主任李玉華。圖/左岸文化提供

此外,社宅中的社會服務,是可以外溢到整個社區的。例如,勵馨在社宅裡的向日葵小屋,其中許多需要諮商的孩子,情緒反應和人際關係的張力可能都比一般小孩大,也讓照顧難度變高。因此社宅周邊學校的老師、學生,或是有熱忱的居民,也會一起加入勵馨的團隊,經過訓練之後,依自身專業分組擔任志工,協助輔導孩子適應。

模式很美好,但長久進駐大不易

理想上,社會住宅能讓每個人/家庭擁有獨立的空間,搭配社會福利的喘息服務,減少生活上的摩擦與壓力,從居住層面協助弱勢家庭逐步回歸日常生活。

然而,勵馨目前承租林口社宅的 26 戶房租,雖大多已由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協助分擔,但仍需自行籌措其餘服務成本(含人力或家庭急難救助等)。整個林口社宅服務一年約需開支 1200-1300 萬元,其中半數需對外募款籌措,自籌比例偏高。

除了一般團體難以負擔進駐成本,就空間來說,林口社宅原是作為 2017 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的選手村使用,在空間規畫與考量上,其實缺乏以長期居住為目的的空間設計

例如,社宅內部並沒有足夠大的集會中心,或公共交流與多功能服務場域。也因此,勵馨若需要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還需花費額外的成本承租其他空間,進一步加重進駐單位的負荷。

林口社宅中還設有向日葵食堂,照顧對象不限於勵馨的服務個案,也提供社區裡的兒童課後照顧與餐飲,做為社區兒童支持據點。圖/左岸文化提供
向日葵食堂一隅。圖/左岸文化提供
勵馨在林口社宅中規畫 3 種房型,營造機能各異的療癒空間。其中「自己的房間」提供備有電腦、婦女們可自由使用的彈性空間。圖/左岸文化提供

此外,各單位網絡的連結不順,也影響到服務的提供。例如,最初讓社福單位進駐林口社宅、開設服務中心的想法,雖是由內政部主導,交由國家住宅與都市更新中心營運,並提供非營利法人硬體空間,但是房租或是相關社會福利資源的挹注,仍需由地方政府協助分擔。

然而,政府單位對於資源的規畫與分配,和民間單位所看重的彈性、機動性與穩定性仍有差異。尤其林口社宅是全國第一個由中央政府管理的住宅,其中諸多事務不只涉及橫向不同業務的主管機關,還包括縱向的中央與地方政府權責分配。

目前,中央與地方政府、里長之間的工作交流平臺較薄弱。且林口社宅目前開放約 2500 戶對外招租,未來將有超過 40% 的弱勢住戶。面對龐大的社會服務需求,單靠目前幾個 NPO 進駐單位,量能實在有限。

再加上,住戶的資料、家庭狀況等礙於隱私無法公開,NPO 彼此之間也需要時間磨合、尋找合適的合作模式。目前勵馨只能透過辦活動等方式,滾雪球累積經驗。

顯然,若真要達成以社宅為核心、與周邊社區建立更緊密的社會安全網,還需要中央、地方政府、社福團體,以及在地力量的彼此磨合,尋找適合的合作模式。


延伸閱讀:
1. 從社宅做到社區,看見彼此互助、包容差異的未來/《不只是房子》伊甸基金會案例
2. 看見真實的需求、有意義的創新:讓家庭在社區落地生根、安心生養
3. 荷蘭「橘屋計畫」顛覆全球家暴庇護思維:親近社區才能重返社區,終止暴力未必要終止關係
4. 限期居住的房子如何成為家?積極發展社區服務,讓社會住宅成為弱勢者的堅強後盾
5. 把「媒合」做到好也是種創新:LITTLE ONES 一舉解決空屋危機與單親媽媽困境


首圖/取自勵馨林口愛馨人 & 物資中心 fb 粉專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Right Plus 編輯部
Right Plus 編輯部

2019 年 6 月出生,熱愛海洋和貓,喜歡親近友善又創新的朋友,但也支持必須不友善才能往前衝的人、願意理解因為太辛苦而無法友善的人。

每天都想為世界增加一點正能量,但也無懼直視深淵。努力用文字紀錄社會百態,持續在正確、正常與右翼的 Right 之外,尋找 Plus 的思考與選擇。

文章: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