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週報|8/6-8/12】氣候變遷最新報告出爐、帕運 8/24 將開幕、教捐款人解除「定期捐款」是新型態詐騙

1. 環境|聯合國氣候變遷最新報告:再不減碳,6 年後就可能升溫 1.5°C

聯合國 8/9 發布氣候變遷科學報告「AR6」,這是聯合國繼 2013 年首次發表評估報告「AR5」後,第一次的科學回顧。

報告指出,未來 20 年全球升溫將超過 1.5°C,且在最糟的情境下,2027 年就可能達到升溫 1.5°C。這表示,《巴黎協定》最積極的目標──本世紀末將升溫控制在 1.5°C 以內──達標的機會越來越小。

AR6 進一步指出,人類活動是強烈熱浪、冰川融化、海洋暖化和酸化的主要驅動因素。研究顯示,如果人類沒有燃燒化石燃料,2020 年的西伯利亞熱浪和 2016 年亞洲各地的極端高溫都不會發生。

在最糟的情況下,2027 年升溫將超過 1.5°C,2100 年升溫可達 5.7°C、海平面將上升 2 公尺;即使在理想的減碳情境下,20 年內升溫仍很有可能超過 1.5°C,世紀末的海平面上升則可控制在 0.28 到 0.55 公尺間。

2. 環境|臺灣已升溫 1.6 度,再不好好降低碳排,40 年後可能完全沒有冬天

臺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8/10 舉辦「臺達氣候沙龍」活動,邀請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等學者解讀聯合國氣候變遷報告「AR6」,並分析氣候變遷對臺灣的影響。

許晃雄指出,臺灣過去 110 年來,溫度上升 1.6 度,比全球平均 1.07 度還要高。在全球暖化狀況下,夏天會愈來愈長、冬天愈來愈短,近年冬季更縮短到只有 20 天至 40 天,等於不到兩個月。而且若沒有好好降低碳排放,臺灣最快可能 2060 就會完全沒有冬天。

此外,許晃雄說,在颱風方面,2050 年、2100 年侵襲臺灣的颱風數量會減少約 15%、55%,但強度卻增加為100%、50%,可能帶來更嚴重的災害。

全球暖化將導致侵襲臺灣的颱風強度增加,圖為 2001 年納莉颱風帶來的強降雨,導致臺北地區嚴重淹水。圖/柯金源 @ 數位島嶼 CC BY-NC-ND 2.0

3. 身心障礙|帕運 8/24 將開幕,10 名身心障礙選手代表臺灣出賽

緊接在奧運之後,第 16 屆「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也將於 8/24 在東京開幕,賽事將一路舉辦到 9/5。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帕運」,是一項為身心障礙者舉辦的綜合型國際體育賽事。

臺灣今年在桌球、田徑、健力、柔道、羽球和游泳 6 個運動種類取得 10 席參賽資格,包括 2016 年里約帕運拿下桌球男團銀牌的程銘志、倫敦帕運柔道銀牌李凱琳等人,都有機會再站上頒獎臺。

帕運雖然與奧運同為運動的最高殿堂,選手的努力與難度也不輸別人,但關注度和聲量卻遠遠低於奧運。這次帕運同樣會由 MOD 愛爾達電視直播,歡迎不妨一起收看,也可以關注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為努力出賽的選手加油。

4. 身心障礙|奧運獎勵金是帕運的 3 倍,臺中議員批評政府小看身障選手

東京奧運 8/8 閉幕,臺灣選手奪下 2 金、4 銀、6 銅的優秀成績,各地方縣市也幫奪牌選手提高獎勵金。臺中市就將奧運金牌原獎勵金由 15 萬提高到 300 萬,而身心障礙選手才能參加的帕運奪金獎勵金則從 9 萬提高到 100 萬。

臺中市議員陳清龍指出,身心障礙體育選手訓練過程,要克服身心障礙,特別更困難,但是,奧運金牌獎勵金卻是帕運金排獎勵金的 3 倍,批評政府小看身障選手。

身障選手的努力不輸常人,體育賽事卻常常被輕忽。圖/Photo by Audi Nissen on Unsplash

5. 身心障礙|苗栗自閉院生被虐案:服務供不應求,才讓「丙等」機構一直存在

苗栗縣私立德芳教養院 7/29 發生院生死亡案件,教養院員工涉嫌虐待、毆打 28 歲李姓自閉症院生,最後李生送醫不治。8/9,立委吳玉琴、黃國書、賴香伶與智障者家長總會(智總)自閉症總會等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承諾將修法改善制度、嚴懲施虐者。

吳玉琴指出,德芳教養院院長林丞遠之前曾當過「南投憫惠教養院」和「苗栗譜愛教養院」負責人,這 2 個機構最後都以解散收場。

吳玉琴說,目前《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簡稱《身權法》)63-1 條雖然已經規定性騷擾、性侵害、使用毒品、行為不檢等都不能擔任身障機構負責人,但德芳教養院的案例顯示《身權法》仍不足以遏制悲劇發生,有必要修法。

此外,吳玉琴說,《老人福利法》去年 5 月修法時,將「服務對象致死」的罰款提高為 20-100 萬元,也可以直接令機構停辦 1 個月至 1 年。因此,吳玉琴表示,下個會期,她將提案修法,讓《身權法》中致服務對象死亡的罰則和《老人福利法》一致。

智總則指出,德芳教養院在 2014 年及 2017 年的身障機構評鑑都是極差的「丙等」,這樣的機構之所以還能一直存在,其中一個原因是「身障機構供不應求」。

智總呼籲,國家應考量以「公辦公營」或「公辦民營」方式提供服務,協助無照顧能力的家庭,也避免有問題的的私營機構繼續存在。

圖/Photo by Charl Folscher on Unsplash

6. 身心障礙|「馬馬虎虎」變成「兩隻馬跟虎」?衛福部手語教材採「逐字翻譯」

衛生福利部(衛福部)目前正在編製0-3 歲嬰幼兒手語教材電子書」,但臺灣聾人聯盟指出,這套電子書採取逐字翻譯的「手勢中文」編寫,而非使用「臺灣手語」,嚴重影響聽障者的權益。

立委王婉諭說,「手勢中文」像是把中文字一個字、一個字翻成手,聾人協會常務監事黃淑芬舉例,若採逐字表達的「手勢中文」方式,「偏食」可能會翻譯成「側著身體吃東西」,「馬馬虎虎」則變成「兩隻馬跟老虎」,對聽障者來說根本難以理解。

臺灣聾人聯盟理事長李鴻源說,能表意的「臺灣手語」就是聽障者的母語,也是臺灣正統的自然手語,將「手勢中文」編入教材,可能讓臺灣手語日漸消失。呼籲政府編製的手語教材應該採用臺灣手語,必須要有嚴謹的編輯及審查程序才能出版。

7. 公益|詐騙新手法:教捐款人解除「定期捐款」,一週騙走 200 萬

以往發生在電商的「解除分期付款」詐騙老梗,最近出現變種新手法,詐騙集團將歪腦筋動到社福組織、弱勢團體的捐款人名單上。他們致電單次捐款人,謊稱誤設為「定期捐款」,指示捐款人要操作 ATM 匯款才能解除,上週騙走 200 多萬元。

165 反詐騙專線統計這類詐騙案,上週共發生 27 件類似案件,臺灣樂作創益協會 17 件、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 3 件、弘化同心共濟會 2 件、臺灣防盲基金會 2 件、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 2 件及愛盲基金會 1 件。

警方研判,因爲目前電商資安防護越來越好,歹徒不易取得資料,所以轉移作案目標,改鎖定社福組織、弱勢團體。警方提醒,聽到「解除設定」、「分期付款」、「重複扣款」等關鍵字,請立即掛斷,撥打 165 查證。

圖/Photo by Eduardo Soares on Unsplash

新聞來源:詐騙新手法!假冒公益弱勢團體致電 騙捐款人按ATM匯款

8. 弱勢|行政院打算發振興 5 倍券,109 萬名經濟弱勢可以免費領取

行政院打算發送振興 5 倍券,民眾可用新臺幣 1000 元換面額 5000 元的振興 5 倍券。

為經濟弱勢者將比照去年,由政府直接匯 1000 元至弱勢民眾戶頭,再自行兌換。經濟弱勢對象包含:
*領取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者
*領取「特殊境遇家庭子女生活津貼」或「子女教育補助」者
*未領取補助的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

行政院初估,5 倍券適用範圍與去年相同,實體票券與數位都可以領取。實體店家、攤商皆可使用,此外,非消費用途就不能使用 5 倍券,像是繳納水電費、罰金、勞健保費、國民年金保險費,都不在適用範圍。不過關於 5 倍券的詳細使用規定,行政院目前仍在規劃中。

9. 特教|特教孩子「停課不停學」,新北市發放特教學習箱

為了防疫,新北市各公立幼兒園停辦「暑期課後留園」,也讓特教孩子學習停擺。為此,新北市政府首度推出特教學習箱,發放共 280 箱給特教孩子,讓這些特教孩子在家就能學習。

學習箱內容物包括積木、著色本與蠟筆、穿線卡、黏土、蛋沙鈴、手搖鈴。新北市教育局指出,這些有助於孩子們手眼協調、小肌肉的訓練,並提供聽覺、視覺與觸覺的刺激,能刺激孩子們身心潛能發展。

圖/Photo by Erika Fletcher on Unsplash

10. 人權|香港新法生效:提過「光復香港」、「臺灣獨立」,港府就可以抓你

香港立法會今年 4 月通過《2021 入境條例》,8/1 起,香港可限制任何人出入境香港,我國大陸委員會(陸委會)公布可能誤觸「港版國安法」的行為,提醒大家前往陸、港、澳或過境都要小心。

可能觸法的行為,包括在網路或媒體上發表言論,要求外國政府制裁中國大陸或香港政府;資助、支援香港民間組織;共同舉辦相關活動;持有揮舞或展示相關物品或呼喊相關口號;在網路或媒體上發表轉載或支持相關言論;捐助金錢或物資給相關活動與組織,這些都有可能觸法。

陸委會公布,提及「香港獨立」、「光復香港、時代革命」、「FREE HONG KONG 」、「臺灣獨立」、「新疆獨立」、「西藏獨立」也都可能觸法。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李修慧
李修慧

曾任「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採訪記者,專長原住民、性別、勞動權益報導;「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小編。目前就讀於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臉書專頁 Poem4life。

文章: 159